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斧刑什麼意思

那時候她還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茨威格

這幾天看完茨威格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傳》(別名《斷頭王后》),感慨萬千,就如上面這句話,那些在生活中輕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是免費的,也許未來會讓你付出昂貴的代價,更多是“生命”代價。

斷頭機修長的線條,這座從此岸通向彼岸的木頭橋樑,在它的上端的橫樑上那明亮的路標,剛磨得即為鋒利的刑斧,在暗淡的十月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

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此時已經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悲慘命運,卻在生命消亡之際得出一個真理:只有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誰。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茨威格不愧為最偉大的傳記作家,在這本書中他並沒有對政治著墨,而是專注於安託瓦內特這個人物,從心理方面逐漸展露出她的性格、行動和人生。

茨威格給了她永恆的生命,每當人們閱讀這部作品,她就在小說中復活,沒有言辭激烈的批評,也沒有了無邊際的謾罵,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恰好出現在一個不適合她位置上。

而閱讀這部傳記的意義,是對比我們自身以及所處的當代,找準自己的位置,警醒生命的意義。我們不需要把人物神化,而是把人物人化,不是用人為的理據為之開脫,而是解釋其所負的使命。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步入“悲慘”命運的少女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奧地利皇后的一個小女兒,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她嬌生慣養,在高貴炫麗的皇宮中度過了無憂慮的童年,她聰明伶俐,但不深刻;悟性不低,但不努力;美麗迷人,行為優雅,但是輕率成性,漫不經心。

按照當代的觀念,安託瓦內特就是一個普通的名媛,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

然而命運的荒誕把她放在了一個不平常的位置,在安託瓦內特14歲時就被作為加固奧法同盟這一政治婚姻的女主公嫁給了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這並不是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婚姻,而是一樁赤裸的買賣。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當然安託瓦內特並不知道這些事情意味著什麼,也不會明白自己在這個角色中應該負起什麼樣的責任,她只關心自己的丈夫帥氣與否,生活是否有趣。她生活在紙醉金迷中,在大局觀上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人監視,甚至會被扣上為人輕蔑的帽子。

說到底,一個14歲,沒見過世面的小丫頭怎麼可能懂得禮儀和權勢之間的利弊呢?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無能的丈夫

面對婀娜多姿,面板猶如瓷器般細膩的妻子,路易十六卻絲毫提不起任何男女方面的興趣,不是安託瓦內特不夠妖豔,而是這位準國王有生理方面的缺陷。這位一國之君終日為自己的無能困擾,而得不到滿足的妻子也越發煩悶、焦躁,每天都處在娛樂之中。

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正因如此,你能想象一個情慾初開的少女會多麼失望?而沒有產子則會讓自己受到外界的壓力,也意味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在高壓下她能做的只能是更加的放縱,而因為自己本身的原因,路易十六也是隻能遷就於妻子的任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揮金如土,另一個加以維護的狀態,引起了普通人民的經濟壓力和憤怒。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7年之久,國王依然沒有成為一個合格的丈夫,而安託瓦內特也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驕縱的皇后,對皇宮外的世界充耳不聞。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毀滅

1774年4月,路易十五駕崩,安託瓦內特正式成為萬眾敬仰的皇后,站在了權利的最高點,不在臣屬於任何人,只需要完全聽從自己的想法和脾氣即可。

她獲得了勝利,卻不是身為皇后,而是身為女人。在之後的時光裡,安託瓦內特成為整個宮廷裡最時髦、最花俏,尤其是玩的最盡興的女人,一時間歎為觀止、萬人矚目。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在茨威格眼裡,她就是“一個性格平庸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並不特別聰明,也不特別愚蠢,沒有從善的力量,也沒有作惡的意識。

正如我們文化裡的“無知便是罪”,人心難測,更何況在觥籌交錯的王宮,安託瓦內特的繁榮建立在無數人的嫉妒之上,所有人都在等她墜落,伺機等待自己翻身的機會。

這麼多年裡,皇后沒有進入過一間民房,也沒有出席過一次會議,也沒有試圖瞭解過人民的點點滴滴。

在我看,安託瓦內特的前30年都活在夢裡,她不清楚自己存在的意義,便過上了別人夢想的生活,不知責任為何物,也不知道自己是誰。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安託瓦內特這個既非烈火,亦非寒冰,一個昨天、今天、明天都會不好不壞的人,被命運硬生生拉到一個國家的興亡之中。

命運或許為了撰寫一部史詩,並不想用一個英雄氣概的人來做主角。而茨威格厲害的地方,不是寫出悲劇產生於一個人物的感情過度,而是來自一個人物和她的命運的不和。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覺醒

站在更高的視角,你會明白命運有多麼眷顧這個女人: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給了她宮廷;當她還是一個小女孩,就給了她一頂王冠;當她還是一名少婦,就給了她無休止的奢華和一顆輕浮的心,而安託瓦內特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些都是有價錢的。

而更恐怖的是,這種天仙般的生活從以前到現在,不就是眼前的我們所日思夜想的嗎?不用工作就能有花不完的錢;不需要對任何人屈膝,完全服從於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約束。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歷史早已給出了答案,很多人卻充耳不聞。茨威格從一個人的命運寫出了眾生相,貪婪、懶惰,但又無比渴望成功,羨慕輕而易得的奢侈。

終於在皇后二十九歲的時候,巴士底獄攻陷,民眾的怒吼終於傳到了皇宮中,染血的長矛在空氣中矗立,直逼像權利的頂點。

從這時起,安託瓦內特才見識到什麼才是世界,這把長矛擊穿了她30年來的環境,從這一刻起,這個平庸之人,一向慵懶成性、貪圖享樂的年輕女子,毅然決然的接受挑戰。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她開始勤奮好學,沒有秘書、沒有助手,任何事親力親為。除此之外和外界通訊、接見來賓,制定計劃,一切都是想方設法的彌補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極端的環境讓安託瓦內特脫胎換骨,如果不是有史書為證,誰又敢相信這是同一個人?

然而皇后沒有獲得救贖,這位驕縱一生,年僅38歲的皇后在死亡前從嘴裡說出了前面的那句:只有在不幸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誰。

此言一出,安託瓦內特不愧為皇后,她失去了皇冠,卻找回了人的價值。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結尾:命運

人如何才能成長?

猶如命運有時能把這樣一箇中等資質的人樹立起來,以他強求的拳頭,憑藉暴力讓這個人脫離自身的平庸狀態,瑪麗安託瓦內特就是這樣的一個啟發。

如果沒有經受過這些苦難,如果沒有經受過考驗,她永遠不知道,也不會聽說,她自己究竟是誰。

對於我們而言,一箇中等資質的人物被環境所逼,擺脫自我,變成我們可以充當的各種各樣的人,也許會遠遠超出我們的曾經的認知,這才能讓生命有意義。要做到這一點,命運使用的東西就是不幸。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有些人很難理解,我們面前的困難才是讓我們獲得自由的關鍵,而天生就有的東西卻有可能把你推入深淵。

關於《瑪麗安託瓦內特傳》這部作品,佛洛依德曾給出過高度評價。這位響徹世界的心理學家,幾乎讀過茨威格所有的作品,並認為這部傳記是他最傑出的作品。

安託瓦內特:身為皇后放縱無度,38歲推上斷頭臺,結局令人唏噓

佛洛依德曾給茨威格寫過一封信,寫到:

感謝您的慷慨,我現在幾乎拜讀了您的所有大作。關於人和命運的各種描繪,我不由自主的想說,我覺得它們之中沒有一部像最近這本安託瓦內特傳這樣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我是

@敘白的讀書世界

,95後理科生,起初一邊工作一邊副業,後辭職成全職自媒體人,致力於幫助更多的人愛上讀書,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