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聽說二十四史就前四部可信度較高,其他的可信度低,這種說法正確嗎?如果可信度不高,那有必要讀歷史嗎?”“古今社會相差這麼大,那麼讀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我覺得提出這些問題的人沒有想清楚一個問題,“

我們讀歷史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有一句古話我們想必都聽過,“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這句話來自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用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我們且仔細想想,此話的指向是什麼?

是誰,知道一個國家的興亡衰敗是怎麼發生的?是誰,明白一個人的榮辱得失是怎樣的,懂得一件事該怎麼做才能未雨綢繆?是說話的人,是我們,是這個世上還活著的人。所以,

歷史是為後來人服務的

,讀歷史可以讓後來人借鑑前人的經驗,以免踩到同一個坑裡。

而如今,有很多人將讀歷史的目的混淆了,反而本末倒置了。我覺得,讀歷史的人一般有兩種“誤入歧途”的型別。

其一,

有的人讀歷史糾結於考證,把自己困死在所謂的歷史真相里

,“歷史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沒必要。首先,你我都不是歷史學家,沒必要陷入歷史考據的坑裡;其次,況且

它就算不是歷史第一手資料,就算只是一個傳說,那它的存在有時候也能說明某些道理的。

歷史文獻浩如煙海,是人窮極一生也無法研究完全、研究透徹的,就算是歷史學家也是如此。而且歷史學家之所以去研究歷史,根本上還是為了當世和後世作一番借鑑之用,讓活著的人可以“知興替”、“明得失”。這才是歷史學家們研究歷史的最主要目的,所有的目的都是同一個指向。比如,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目的就是透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資治通鑑》,在題目上就可見作者的心思意願。資,就是資本之義,是作為一種統治萬民、治理天下的鏡子存在的,就是宋神宗認為的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而這部史書起名《資治通鑑》。它既是歷史學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的表現。總而言之,

歷史學家修史,是為當世和後世之人借鑑而作

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是全世界為之矚目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將本國曆史儲存的如此完整。拿西方來說,他們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以一種史詩的形式流傳下來,比如,特洛伊木馬,這是一個關於人神混戰的傳說,真實性幾近於無。西方的史詩更是偏重於文學,而不是歷史。

眾所周知,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然而,除了中國,其他三個留存下來的記錄非常寥寥。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就能找出自己本身存在的問題,就能對自己有所瞭解。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對於歷史,我們實在沒必要糾結它的真假,就算它已經偏離真相,那又怎麼樣呢?我們不還是要相信這些歷史?我們不只能相信這些歷史?所謂的歷史真相到底如何?如今已不得而知。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

如今的歷史已經是歷史學家極力還原出來的

,這就夠了。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還有一種人,所謂讀歷史,不過是讀歷史故事

,他們時而為某個歷史人物悲慘命運唏噓感嘆,時而為某個古人的糗事趣事捧腹大笑,時而為某種歷史惡行怒髮衝冠……當然,這樣讀歷史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要讓自己這般陷進情緒裡去。

因為就算你再義憤填膺、痛哭流涕,那些歷史人物也早已作古,無知無覺,不痛不癢。就算你再大罵慈禧太后的喪權辱國、驕奢淫逸,她也不會知道了。所以,

為歷史故事而情緒波動不止,不是明智的做法。

那該怎麼讀歷史呢?我們讀歷史的時候,不妨想想,它對我們自己有什麼用?我們能從歷史中得到什麼?如果你是一個寫作者,就想想歷史能帶給你什麼?想想歷史本身的存在是為了說明什麼?

比如說,我們都非常熟悉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但是它具體是指什麼意思呢?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做,它不僅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的通史名著,而且它所帶來的的影響自古至今綿延不絕。它披古通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榜樣,後世仿效這種修史體裁者絡繹不絕。正因為

這種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古今史學家們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所以,“史家之絕唱”是魯迅先生肯定其在史學上的價值,使後世有案可稽、有史可究。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離騷》為戰國末年屈原所作,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它抒發了屈原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表達的是屈原個人的想法與情感,說白了,就是屈原發的牢騷和抱怨。它是作為一種純文學作品而存在的。簡而言之,

屈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純文學作品之先河

。“無韻之離騷”,是魯迅先生大大肯定了其中所蘊含的文學價值。

所以,魯迅先生所說的這句話不僅僅是作為一句名人名言存在,它說明了

歷史自有它的價值所在

。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如何讀,才能獲知歷史的價值。那麼如何讀歷史才有用呢?讀歷史真的有用嗎?有用。

我有一個老師精通曆史,文學素養很高,寫文章一氣呵成、不易一字。舉個例子,他曾經寫過很多篇關於美國總統、美國政事的熱點文章,不僅篇篇獲獎,獲得10萬+閱讀量,甚至還能準確預言不少美國政壇的未知之事。我們一度很好奇,問他原因,為什麼他讀中國古文歷史能寫出西方的政事文章?他說,

不論古今中外,歷史都是相通的

他舉了一個例子。《史記》中有一個成語“奇貨可居”,講的是呂不韋以秦國質子異人為投資物件,以生意人的眼光進行政治投資,結果大獲成功,最後自己封侯拜相,富貴不可言。這是秦國統一六國之前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時間來到漢代時期,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也曾被她母親臧兒當作“奇貨可居”送進太子府中。王太后的母親臧兒讓人占卜發現,她的兩個女兒都是大富大貴之命。於是,臧兒就逼著已經嫁人生子的大女兒王夫人離婚改嫁,然後把女兒送進太子府中。幸運的是,王夫人受到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的寵幸,生育數個兒女,其中一個就是雄韜武略的漢武帝劉徹。

這兩個歷史事件發生時代相差百年,但是無論是當事人的目的意圖,還是當事人的操作方法,都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正所謂,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人心人性都是一模一樣,萬變不離其宗。

就像是談戀愛,《詩經》中的姑娘和現代的姑娘都是一個心境,卿卿我我時的幸福甜蜜,分隔兩地的思念憂愁;失戀了,相隔千年的姑娘們也是一樣的痛苦和憤恨,只不過一個寫寫詩發發牢騷,一個上微博講講心情。故而,

不管古今中外,人的情感都是一致的。

雖然古今社會環境相差甚大,生活方式也是有著天壤之別,但是

古人和今人在某些事情上所選擇的行為方式都是相似的。

比如,漢高祖劉邦當年還是混混的時候,他好酒及色,為了免費喝酒,跟酒家老闆商量了一個計策。每次劉邦到武負、王媼的酒肆喝醉了酒睡覺的時候,武負和王媼就聲稱看到劉邦身上常常有龍盤旋。說的次數多了,好奇的人也就多了。劉邦每次留在酒肆裡喝酒,買酒的人就會增加,就為了看劉邦身上有沒有龍出現。結果這時候酒肆售出去的酒就比平常多好幾倍。酒肆老闆多賣了酒,劉邦也喝到了免費的酒,這是一個皆大歡喜、雙贏的局面。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再看看如今,很多網紅店火爆起來靠的不就是同一種營銷方式麼?網紅跟店傢俬下打商量,一個拼命吹捧,帶紅店面,掙代理費;一個生意興隆,盆滿缽盈,給人報酬。宣傳到位了,知道的人多了,慢慢地就形成了所謂的“網紅店打卡”的現象。這兩種營銷策略何其相似?

還比如,漢高祖劉邦為了招兵買馬,就策劃了一起“斬白蛇”的神話。他自稱是赤帝之子,白蛇是白帝之子,因為白蛇擋道,他拔劍將其擊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策劃宣傳,因為在那個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很多人相信這個事情:劉邦是赤帝之子,他神勇無比,斬殺了白帝之子。來投靠他的人慢慢增加,劉邦由此組建了一批隊伍出來。

再看看如今,在這個網課氾濫的時代,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期,很多賣課老師將文案寫得極其誘人,似乎聽了他的課就能馬上月入過萬,就能實現財務自由,走上人生巔峰;如果再附上自己N多頭銜榮譽,帶來的宣傳效果更是聲勢浩大。很多買課的人不也是因為賣課人的大肆宣揚,誇大聽課效果才下手的麼?

所以,

數千年來,無論世界怎麼變,時代怎麼變,思想主義怎麼變,唯有人性和人心是永遠不變的。追逐利益,趨利避害是人永遠不會改變的本能。

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道理,也是我們該從歷史中讀出來的結論。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歷史對現代人還有用嗎?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為什麼要讀古文?為了體會人生況味,感受人生百態,開闊胸懷,增長見識,瞭解人性,以史為鑑,以人為鑑。對寫作者而言,還能獲取歷史寫作素材,鍛鍊文學創作能力,何樂而不為?

總而言之,讀歷史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