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瓦窯哪裡有

聽說在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林和村,有一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現在仍然在燒製古建築用的泥瓦。好奇害死貓,本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因此,便驅車前往參觀。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在福建鄉村,很多老房子(古厝)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恰似一幅幅水墨畫。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而這些老房子屋頂上的黑瓦,就來自這些世代傳承的瓦窯。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怙山鎮的制瓦工藝,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明清時期,因大量民居的建造而盛極一時。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本人去宋代瓦窯參觀時,這座不大的瓦窯還冒著白煙,說明還在生產,於是順著梯步走上窯頂,一探究竟。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瓦窯的主人就住在村裡,但上班也得騎摩托,以便節省時間。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經向瓦窯的主人陳老闆瞭解,看似簡單的瓦片,卻要經過好幾道工序,而且一步都不能錯。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他們一天要搬幾萬片瓦坯,層層疊疊堆滿窯洞,就像一道食物,等著最後的燒製。

第一道工序是踩土,最早用水牛踩踏,現在改用機械,原料是從稻田裡挖出來的深層土和黏土等,整個踩踏要花一天時間,直到土變得既黏又有彈性。

第二道工序是印坯,採用十分原始的工具——木質的模具盒和繃著鋼絲的木架,操作人員赤腳用力將土踩進模具,然後用鋼絲架輕輕一刮,薄薄的瓦坯便做成了。

第三道工序是風乾,這道工序比較費時,晴天也需要10到20天,雨天則需要將近兩個月。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第四道工序就是入窯,瓦坯入窯不僅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活,每一摞有幾十斤重,抱在懷裡要十分小心,防止破裂。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第五道工序是燒製,也是制瓦的高潮,燒製過程要歷時半個月。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一片瓦,兩斤煤,1斤水!”陳老闆介紹說,開始燒窯時,要在窯洞口點燃柴火預熱,燒一天,此時窯內溫度漸漸升高,換火力更猛的煤燒製,連續燒製七天七夜。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經過火的淬鍊,還要歷經7天水的考驗。瓦窯頂部可以蓄水,窯頂的水滲透進窯洞,遇到高溫瞬間變成蒸汽,在發生神奇的轉變後,被燒得紅彤彤的瓦片便蛻變成了防水性更好的黑瓦。

談到經濟效益,陳老闆不好意思了,“現在一片黑瓦才一塊錢,成本就要9毛,利潤低,是又髒又累的體力活,年輕人都不願意幹,會這門手藝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永春縣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本人稱為“海上瓷茶之路”)的發祥地和起點之一。據《永春縣誌》卷三十一《文物志》記載,早在商周時期, 永春湖洋溪流域就有燒製古陶。自宋至清,永春桃溪流域、湖洋溪流域的陶瓷(青瓷、碗、盤等)、漆器、茶葉、老醋等物產都是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日本乃至非洲坦尚尼亞等地。

當然,現在手工制瓦的利潤空間日益狹小,從環保、生態角度看,手工泥瓦也終將被機制玻纖仿古瓦替代。四川彭州桂花鎮的現代仿古磚瓦廠生意還仍然興隆,只是原料越來越難找,而且越來越貴了。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四川彭州桂花鎮的仿古磚瓦廠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四川彭州桂花鎮的仿古磚瓦廠

本人是在2015年前去參觀宋代瓦窯的,不知永春怙山鎮的瓦窯現在的境況如何了?應該被打造成文化旅遊景點了吧?

福建永春,有座燃燒了近千年的宋代瓦窯

宋代瓦窯的瓦片製作工藝

朱穆欣寫於天府花園水城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