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文】太極步怎麼走?教授太極拳傳播者在太極拳中的誤區

太極步怎麼走

現在練的太極拳看似軟綿,柔和無力,讓很多人看成是老人的專屬拳種,年青人好似以學太極拳甚是毫無面子可言。這其實是太極拳傳播者在教授太極拳的過程中已經進入了誤區,導致沒有能夠將太極拳文化傳達精準到位。正如我剛開始接觸太極拳的時候,別的太極拳練習者說:把拳練得慢,手腳放柔,沒有什麼文化內涵可言。其實他們真的不知道太極拳的氣勢是多麼的宏偉和博大,但他們豈能知道太極拳就僅陰陽核心理論已經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了。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可能窮其一生我也不能窺見太極拳的奧妙。這豈不是人生的悲哀。

【體育人文】太極步怎麼走?教授太極拳傳播者在太極拳中的誤區

太極拳之法來源於大自然,就拿大自然之物來舉例吧。以樹為例:樹分為樹根,樹莖,樹枝,樹葉。太極拳可分為:功力,外形,拳術技術的用法。樹根深,莖壯,枝葉才會茂密茂盛,不管來多大的颶風也不會被吹倒。而那些樹根錢,樹莖小的樹,一陣微風也會把樹枝吹斷或者連根也會吹起來。當我們武藝功力深,然後體壯沉穩輕靈,武藝的技法也能漸悟能用。甚至能夠隨心所欲。假如功力尚淺,就很注重拳技的用法,就像樹根不深,而且還枝繁葉茂,也會輕易被風吹斷。那麼練武也會迷茫困頓,一事無成,真的是枉費一腔熱情,學了老人拳罷了。

練武的人知道這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就很明瞭的說出了樁功是最最實在和核心的根本。太極拳實際上就是一步一樁,如果教拳的老師不講樁功應遠離。站樁是增長功力的必要途徑而且是最重要的根本。要漲功力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為什麼那麼多人練習太極拳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久的人還不能運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進行樁功基礎的訓練。人體是有能量的,人體的血管脈絡像一條條川流不息的小溪在維持我們生命體的正常運轉。武術的樁功就是為我們身體建造一座核能量庫,將我們的能量不斷積聚在我們丹田這座核能庫中,當能量越聚越多的時候,當我們在使用時,我們積累的能量就會像開閘的洪水一樣蓬勃而出、氣勢恢宏、勢不可擋,我們學的相應的武藝技法才能運用自如,反之則會徒勞無功。

【體育人文】太極步怎麼走?教授太極拳傳播者在太極拳中的誤區

我們練習樁功最需要形、意、氣三者結合,太極拳則是以外形的不斷變化為最基礎的意、氣運動,形要中正。渾圓樁則要求我們在練習時渾圓圈從前後、左右的四面支撐慢慢再做到八面支撐,而且要求再練習中要勞宮穴斜對檀中穴,意守命門穴,氣上至檀中穴、下至丹田。

如果習武者想要快速提高功力水平,必須樁功的訓練、拳架的訓練、技術的運用三方面訓練著手。就像樹木生長的一樣,根莖葉都是同時生長的。太極拳也是一樣的,從一個整體開始。但是有的拳友會這樣想單練樁功幾年、拳架再練幾年、推手散手的技法再練幾年,這些不按自然規律訓練的太極拳,也是違背了太極拳的自然生長的原理。

【體育人文】太極步怎麼走?教授太極拳傳播者在太極拳中的誤區

站樁訓練、套路訓練、和技法應用的全面發展,均要涉及,按照自身的水平調整,因時制宜,練習者能夠有收穫,有收穫也就會很開心。例如:六點開始練樁功半小時,六點三十開始練一個小時的拳架,七點四十開始半小時糾正拳架,最後是半小時的推手散手應用的技法練習。

自身個人練功的體會:站完樁功後全身會變得放鬆、有明顯氣感,意念守在命門,越是做好形、意、氣三合,就越能感覺勁變得沉穩堅實,氣也能夠歸回丹田;練拳那麼飄,那麼氣喘吁吁。最後越練越舒服,越是感覺神清氣爽、欲罷不捨。那麼我們在練拳時怎樣判斷拳勢的正確與否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看實用性!太極拳是武術,那麼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那麼拳術的正確與否不是好看,而是看你能不能做到攻防兼備。

【體育人文】太極步怎麼走?教授太極拳傳播者在太極拳中的誤區

太極拳看起來柔和緩慢,但是用在身上就會讓人覺得乾脆而迅速,勁大無比,其實是因為腳步快速移動,但是手上的動作是緩慢的,這樣一來給人就產生了視覺差,其實這就是太極拳魅力所在。太極拳怎麼練就怎麼用,腳快就能顯得手快。第一方面是因為實戰方面的需要,技術的應用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能隨心所欲。第二方面養生,不用上竄下跳搞得氣喘吁吁,太極拳而是以內動為主,雖然也同樣汗流浹背,但是練完太極拳後必定是氣定神閒、精神飽滿。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也會很開心,心情舒暢、胸懷寬廣。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