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所謂巾幗不讓鬚眉,講的就是女性並非生來就是弱者,就一定不能強過男子。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抗遼,傳誦古今;今有鐳射女神侯靜、密碼學家王小云,在自身崗位上幹出了極致,扛起了中國科研發展半邊天。試問,有她們這些代表人物在,誰還能說女子不如男。

這裡我們要講的同樣是一位國寶級女工匠,一位用一雙巧手點亮雷達之眼,在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的女科學家:顧春燕。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在如今這個科技時代裡,人們對於“雷達”一詞大抵不是陌生的,它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投入到探索敵方飛機使用開始,經過了幾十年的科技進步洗禮,無論是種類還是分類方式都變得越發複雜。

當然,隨之而來的便是效能的不斷提升,甚至如今它不僅在軍事中擔著重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也有著重要作用,例如氣象預報、洪水監測、地質調查等。可見各國對於雷達相關技術推動研究的重要性,早就明白了科技發展重要性的中國自然也不例外,無數科學家對其投入了研究,而這其中顧春燕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2007年22歲剛從技校畢業後的顧春燕進入到了中國電科十四所工作,起初她和其他同組新員工一樣,主要負責的是微組裝工作。別看她每天都就只是將一把小鑷子玩弄於手中,可她就是用這把小鑷子串起了我國最尖端雷達的核心。

從剛入所時和九位同事一起組裝的中國第一部星載相控陣雷達中大塊頭元件,到如今以微米計算的小方格元件,顧春燕不僅見證了中國雷達技術的發展,更是她用實力的成長撐起了中國雷達技術的發展。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2016年8月份,我國的“高分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十四所所有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因為這枚搭載了“超級透視眼”的衛星研發背後,充滿了太多艱難險阻。光是用那只有一根頭髮絲8分之1粗細的金線,連線太赫茲雷達晶片內部器件的工作就難住了所有人。而這個過程不能借助於機器,只能靠人手,就在研究陷入困境之時,顧春燕接下了給雷達“做手術”的重任。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不能用焊槍,沒有火星,這場“手術”過程顯得尤為安靜。因為全程只有主治醫師顧春燕一人,手術刀只有15微米的硬質針頭,輔助工具也只有高倍顯微鏡。

剛進所時的顧春燕為了練技術,可謂是從來都將細緻放在了首位,就連手腕抬起的高度,她都會透過尺子去測量,因為那樣可以更好的保證,鍵合時讓極細的金線拱起的弧度保持一致水平。

也正是因為她如此日復一日的練習,讓她可以在這場“手術”中穩中求勝,在六萬赫茲的震動頻率下,完成了收發元件的串接。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而這也只是顧春燕憑藉超高的技藝,迎難而上的諸多難題中的一個。我國海軍裝備中的航母與驅逐艦上的“海之星”雷達,空軍戰鬥機上的火控雷達等等都有過顧春燕的“操刀”元件。

從一名普通的元件員工,到如今的微組裝高技能專家,顧春燕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也在將自己的精湛技能傳授給他人,不斷為國家培養相關人才,助力更多人推動中國雷達發展,讓祖國的國防力量越發強大。

國寶級女科學家:一人撐起中國天眼半邊天,顯微鏡下為雷達做手術

一次次的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己,顧春燕是在用雙手一點一點地推動中國雷達發展。她的工作崗位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但她卻用實力打贏了每一場仗。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具有“大國工匠”之心的科學家們,撐起了中國天眼半邊天,中國才會越發強大!在此,向所有為國家建設而付出過努力的人,致以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