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未來丨這座自然博物館,如何讓藏品“復活”?

03:29

四川線上記者 文露敏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中,夜色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化石、野獸標本紛紛“復活”……某種程度上,即將開館的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也能實現同樣的圖景。

“復活”的繽紛生命

一步入博物館大廳,就看到幾隻“翼龍”俯衝而下:這是一個訊號,提醒來客,遠古的畫卷馬上要徐徐展開。

乘坐直升電梯踏入博物館二樓,拐進“龍行川渝”展廳,一抬頭,合川馬門溪龍骨架化石正伸長著脖頸——幾乎占身體總長度一半的脖子,是它最顯著的特徵。長24米,真化石含量達80%以上……只是看一眼,這尊“亞洲完整恐龍化石中的最大者”,就以強勢的姿態奪取了人們的眼球。

“合川馬門溪龍化石在1957年發現時,並沒有發現頭骨和前肢骨骼。”成都理工大學教授、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籌建組常務副組長歐陽輝介紹,1965年初次裝架時,由於對此類恐龍的認識有限,它的研究者不得不用“樑龍”頭骨的模型來代替。直到2000年左右,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才藉助歐陽輝等新發現的馬門溪龍頭骨化石,給合川馬門溪龍換上了正確的頭骨。

如今,在這座新博物館裡,人們將見到還原度更高的合川馬門溪龍。2021年,成都理工大學組織科技人員對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進行了“體檢”,發現除了一部分骨骼斷裂、鋼架腐蝕,還存在姿態不準確等問題。“根據新的研究認識,我們為合川馬門溪龍復原骨架增加了尾椎數目。”歐陽輝說。

博物館內,還有更多“起死回生”的生物。踏入“繽紛生命”展廳,彷彿置身於自然生境:溼地、森林、高原……濃縮在了這個不大的空間之中。青頭潛鴨、小熊貓、雪豹……眾多的動物標本在這裡,姿態各異,活靈活現。廊梯旁的一隻瞪著雙眼的婆羅洲猩猩,是工作人員劉詩洋個人最“看重”的標本。這隻滿身紅毛的猩猩,生前曾是成都動物園中的“明星”,在很多成都80後、90後的腦海中留下了難忘的童年記憶。

“以前都是我們看它,現在,輪到它看我們了。”劉詩洋說。

科技助力“沉浸式”體驗

從“龍行川渝”展廳的合川馬門溪龍骨架下流連走過,出了門,對面就是“恐龍揭秘”展廳。在那裡,還有一隻更加逼真的合川馬門溪龍——按1:1比例製作的復原塑像。

與合川馬門溪龍化石相比,這尊塑像“有血有肉”。為了增強參觀者的互動體驗,前面還設定了觸控式螢幕,為觀眾提供更多細節知識。觀眾甚至可以透過測量腿骨的長度,利用資料演算法稱量出馬門溪龍的體重;再透過按下按鈕,為這個巨大的植食性恐龍“投食”。

像這樣的博物館“黑科技”,在這裡隨處可見。比如,猛獁象骨架前,就設定了AR體驗屏,觀眾透過點選螢幕上的骨架造像,可以實時瞭解動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等資訊,透過轉動AR顯示屏,攝像頭就會掃描骨架,觀看動物復原後的三維模型,並與展廳中陳列的骨架進行現場比對。

除此之外,博物館開放後,還有環幕影院、4D影院等,讓參觀者能夠“足不出戶”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和神奇。

記者探訪發現,一件件藏品並沒有“躲”進玻璃展櫃中,都好似“復活”了一般。未來,這座博物館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思索呢?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