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寶“病癒”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讓國寶“病癒”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施工人員採用了“懸挑架杆”的工藝搭建腳手架

讓國寶“病癒”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龍門石窟奉先寺滲漏水治理與危巖體加固工程前期搭建腳手架6900平方米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 李韶萌 通訊員 王青茹 張亞光 文圖

翠柏青黛染綠水,窟龕倒影灑清澗……波光瀲灩的伊水之上,盧舍那大佛的倩影“迴歸”!

2021年12月6日,時隔50年,龍門石窟奉先寺再次“大修”。2022年7月21日,歷時228天,龍門石窟奉先寺危巖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工程正式竣工,6900平方米腳手架開拆,盧舍那大佛再“開顏”。

據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預計3天后,盧舍那大佛將全部顯現,外圍的腳手架和防護網約需15天拆除完畢。

4萬米鋼管編織“手術衣”

時隔半個世紀奉先寺再“洗塵”

去年12月6日,龍門石窟奉先寺危巖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工程啟動,自1971年以來,時隔半個世紀龍門石窟奉先寺再“洗塵”。

奉先寺,位於龍門石窟西山南段,原名“大盧舍那像龕”,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雕像精美,技藝精湛,是龍門石窟開鑿規模最大的摩崖像龕,也是龍門石窟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眉若彎月,秀目俯視,奉先寺正壁主尊盧舍那大佛,以其“相好稀有、如月如日”的微笑,征服了海內外遊客。然而千百年來,滲漏水及危巖體,一直是威脅此地文物安全的主要病害。

去年12月,恰逢《“十四五”石窟寺保護利用專項規劃》釋出,龍門石窟奉先寺大型滲漏水治理和危巖體加固保護工程正式啟動。

40000米鋼管、8000平方米防護網、6900平方米腳手架……龍門石窟奉先寺時隔50年“就醫”,工作人員給它編織了嚴密的“手術衣”,而為了不妨礙遊客一睹大佛真容,工程採取半開放式。

7月19日,龍門石窟奉先寺危巖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工程,經過了洛陽市文物局組織的竣工初步驗收,約6900平方米腳手架今日正式開拆,據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預計3天后,盧舍那大佛將全部顯現,外圍的腳手架和防護網約需15天拆除完畢。

望聞問切

黑科技讓國寶“再現芳華”

“我們的工作日常,就是對國寶‘望聞問切’的過程。”龍門石窟研究院石窟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馬朝龍介紹說,龍門人多年來堅持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相結合的思路,遵循最小干預、可逆性修復、真實性即修舊如舊的保護原則。

據馬朝龍介紹,此次給奉先寺“治病”,從勘察設計到資料收集,再到施工階段,龍門石窟研究院組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浙江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多學科專家學者參與其中。

研究人員利用探地雷達探測、紅外成像技術、3D掃描測繪數字化技術等,進行工程前期勘察設計和方案編制。在施工現場,利用3D掃描測繪成果編制的《奉先寺裂隙及滲水病害調查圖》,完整地向公眾展示了奉先寺的“病根”。

出於保護文物的目的,此次腳手架搭建要求既不能接觸到壁面,還要保持一段距離。施工人員採用了“懸挑架杆”的工藝,用巖體錨點與腳手架相連,斜拉加強筋,加裝防墜網、防護網,確保架子更加穩固。

時隔50年,保護“國寶”有了新技術、新方法。馬朝龍介紹說,透過研究和對比,此次滲漏水治理工程中使用了偏高嶺土類灌漿材料,治水效果比較好。而針對窟龕表面裂隙封堵,用的也是新型修復砂漿。

而在五六十米高的腳手架上封堵滲水點,無異於“空中繡花”。老石匠劉建設曾參與50年前奉先寺修復保護工程,他告訴記者,封堵的邊緣要達到與石窟本體嚴絲合縫,還不能外溢,“這就很考驗手藝和耐性。”

此外,在工程進行過程中,藉助搭建的腳手架,龍門石窟聯合多個院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科研團隊,利用微波水分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拉曼光譜儀等多種科技手段,對其進行全面“體檢”,透過無損檢測等技術,對洞窟及文物表面風化程度、含水率進行測定,形成完整的石窟病害“體檢報告”。

馬朝龍告訴記者,根據“體檢報告”,確定了以往工程採用的錨杆加固措施截至目前是有效的,可以有效地提高盧舍那大佛結構上的穩定性。

盧舍那曾“身著霓裳”“金箔貼面”

奉先寺“體檢”中有多個考古新發現

在盧舍那大佛身體表面,研究人員發現了綠色、紅色、黑色等彩繪顏料殘留,首次在盧舍那大佛面部檢測到金、銀元素存在,並發現有金箔。

這意味著,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在建造時很可能採用了貼金工藝,或“金箔貼面”“身著霓裳”。盧舍那大佛右側脅侍普賢菩薩表面保留的白色物質,經分析其成分主要為鉛白。“鉛白大量發現,為龍門石窟彩繪鍍金的傳統工藝研究、保護材料的研發,提供了資料。”馬朝龍進一步釋疑道,鉛白即鹼式碳酸鉛,是古代畫圖和化妝品的重要顏料,不但為顏料附著、金箔黏結提供良好介面,也為抵禦自然風化發揮了一定作用。

此外,調查發現,普賢菩薩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

科技+文物!建設“數字龍門”

國寶也有了“大資料”

龍門石窟研究院資訊資料中心主任高俊蘋介紹,藉助時隔半個世紀的奉先寺“全面體檢”,研究人員登上腳手架,採用三維鐳射掃描、多影象攝影測量等多種資料採集手段,對奉先寺各個壁面及附屬龕群的造像、題記、建築遺蹟等所有資訊做好整體和細節的數字化全息記錄和呈現,建立當前技術條件和認知條件下最完善的數字化檔案,為保護、檢測、修復、考古、研究、展示等各項工作提供資料支援。

史家珍告訴記者,龍門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開展的賓陽中洞帝后禮佛圖虛擬復原專案,透過國際學術合作途徑,將陳列在美國的帝后禮佛圖(資訊有很大程度的缺失和錯誤)、院藏2000多塊禮佛圖殘塊與賓陽中洞殘壁實現隔空資料重聚和造型還原,再現國寶級文物帝后禮佛圖百年前未破壞之時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