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在雲南元謀發現全新劍齒虎族等化石 或為“古猿殺手”

中國科學家在雲南元謀發現全新劍齒虎族等化石 或為“古猿殺手”

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儲存的興永龍川劍齒虎牙齒化石(大)及另一種貓亞科的化石。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攝

中新網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團隊在雲南元謀古猿化石點最新研究發現約800萬年前的多種型別劍齒虎化石,其中包括命名為“興永龍川劍齒虎”的一種全新的劍齒虎族動物。他們認為,這些劍齒虎掠食者很有可能會選擇元謀古猿作為主要食物之一。

這項古動物研究由北京大學博士後江左其杲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世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吉學平研究員等共同完成,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林耐動物學報》(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線上發表。

中國科學家在雲南元謀發現全新劍齒虎族等化石 或為“古猿殺手”

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江左其杲受訪介紹興永龍川劍齒虎牙齒化石等研究成果。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江左其杲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表示,元謀古猿產地是華南地區最重要的化石產地之一,在這裡曾經發現數以千計的蝴蝶祿豐古猿化石,是研究中國古靈長類、古猿、古人類的重要視窗。因此,理解元謀古猿的生活環境,對理解中國早期類人猿演化的環境背景具有重要意義。

合作團隊這次對元謀古猿化石產地的哺乳動物開展研究,他們詳細描述並修訂了元謀古猿化石產地的貓科動物,研究發現元謀古猿化石產地的貓科動物組成與中國北方差異很大,和歐洲、南亞也有明顯的差異,似乎屬於一個獨立的生物地理區系。

中國科學家在雲南元謀發現全新劍齒虎族等化石 或為“古猿殺手”

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儲存的興永龍川劍齒虎牙齒化石(大)及另一種貓亞科的化石。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他介紹說,此次在元謀古猿化石點共發現5種貓科動物化石,其中4種為劍齒虎化石:體型最大的是近劍齒虎,由於化石材料稀少,具體種類難以確定,但似乎和中國北方的恐近劍齒虎關係密切;體型第二大為一種全新的劍齒虎族動物,命名興永龍川劍齒虎;兩種體型較小的劍齒虎可能和廣佈於歐亞大陸北方的吉貓存在親緣關係,但不屬於相同的屬種。另一種化石為中型的貓亞科成員,代表中國晚中新世已知最早的貓亞科化石之一,其個體大小與如今華南的金貓接近。

研究團隊透過元謀化石產地貓科動物體型組成分析發現,大型貓科動物擁有明顯的排他性,導致共存的食肉動物選擇其他獵物作為主食。元謀古猿產地有多種大中型貓科動物,其中最大的近劍齒虎和龍川劍齒虎大小近似於現生的虎和美洲豹,很有可能是以有蹄類動物為主食,而靈長類古猿對於它們來說體型過小。不過,兩種中型的劍齒虎和蝴蝶祿豐古猿的體型接近,適於捕獵古猿,再加上大型貓科動物的壓力,很有可能會選擇古猿作為其主要食物之一。

中國科學家在雲南元謀發現全新劍齒虎族等化石 或為“古猿殺手”

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江左其杲展示興永龍川劍齒虎牙齒化石。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江左其杲稱,因此,華南地區的古猿可能面臨很大的來自貓科動物的捕食壓力,這種捕食壓力可能促進了其在晚中新世(距今約1100萬-530萬年)時期的快速演化,到距今約600萬年的祿豐動物群時,已經演化成不同的物種。

據瞭解,貓科動物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全部都是掠食者,對維繫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晚中新世是貓科動物的繁盛期,尤其是種類多樣的劍齒虎類,佔據食物鏈的頂端。過去在歐洲和中國北方的晚中新世地層中曾經發現過大量的貓科動物化石,但這一時期華南地區的貓科化石記錄卻非常零星,屬種歸屬也不是很明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