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為了這款新作,已經在征途團隊13年的小劍,多次請教了IP締造者

史玉柱

“其實是我們一直逼著自己不要開(公測)”。在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中,遊戲日報問起了製作人趙劍楓(下文簡稱小劍)為什麼《原始征途》手遊還沒上線。

小劍從進入巨人網路後的13年裡一直在征途專案組,曾負責《征途2》、《征途2經典版》等多款產品,也是征途IP賽道負責人。去年6月份遊戲日報曾在“征途嘉年華”上與小劍聊到過《原始征途》這款產品,當時他們計劃在2021年底前推出。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根據小劍透露的資料,目前《原始征途》手遊已經進行了八輪測試了,最新開的一個區匯入了35000人(一半來自IP老使用者,一半來自各平臺買量),十國區平均下來一個國家大概3000多人,這個人氣專案組都覺得很不錯,但他們還是堅持不著急推出。

“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把這款遊戲打磨得再久一點”,小劍告訴遊戲日報,目前《原始征途》手遊正在完成一個新目標,“這次確定今年內上線了,然後大概4月有一輪新的測試”。

一、我們和小劍聊了聊《原始征途》手遊想做什麼,還缺什麼

開創了網路遊戲免費時代的征途系列,自2006年至今已經相繼推出了《征途》、《征途懷舊版》、《綠色征途》、《征途2》、《征途手機版》、《征途2》手遊,累計流水超300億,當前每年仍舊有約20億的收入,是生命力最強的國產IP之一。

而《原始征途》從立項之初就承載著IP的新未來:

讓更多人感受征途的魅力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從字面意思上解讀,這款產品不只是要做出老玩家期待的原汁原味,還要做到讓更大範圍的“新使用者”喜歡。這多少給人一種“不協調的矛盾感”,因為事實證明不同時代的遊戲使用者在遊戲型別、品質和玩法偏好上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差異,還原+創新很難去平衡。

小劍認為這其實是一個事情,《原始征途》是想立足於自身的核心魅力(國戰),然後對遊戲進行現代化改造。他舉了個測試期間的例子,早期征途的國戰需要準備很久,然後一打兩三個小時,“你會發現這樣做給了(當下的)使用者之後,他自己又接受不了了”。此外還有之前征途手遊的老玩家給專案組留言,說遊戲做得很好,我的生活不允許我長期玩下去。

所以小劍說的這個“改造”不是在征途樂趣和征途味道上面,而是在適應手機時代和生活節奏上面。也就是說,征途專案組想要在《原始征途》上還原的是內容,創新的是表達形式。

“征途不會特別下沉,我們也沒想著去讓新一代的二次元使用者喜歡”。 對於“更多人”的目標群體定位,小劍認為是25歲以上,這是結合幾代產品的變遷來預估的。老《征途》端遊的平均年齡層是35歲,到了《征途2》和《征途手機版》大概是30歲,《征途2》手遊大概是28歲,最新一代也是下探一點,但是不會太大。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在征途團隊的理解裡,征途的魅力是到一定年齡階段的使用者會感興趣的,隨著玩家年齡的增長,他會想去感受和體驗這種型別,算得上是“成年人的戰場”。所以後來做《原始征途》他們甚至會為了自由度而一定程度上放棄現在多數產品追求的平衡,然後發現玩家很喜歡。

有了準確的目標受眾,也有了研發思路,剩下的就是具象化需求,然後把產品做出來了。比如“怎麼讓玩家在5分鐘內感受到國戰魅力”;“怎麼讓玩家渡過無聊關”;“怎麼去做這一群體使用者更舒適的聊天方式”;“怎麼滿足當單機來玩的玩家的需求”等等。

征途團隊在這個過程中選擇的落地方式是

“使用者共研”

二、推翻半年成果,和玩家一起玩、一起聊、一起做《原始征途》

其實“靈感來自於使用者”這個理念很早就融入在巨人網路的研發中了,小劍表示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不過全程與使用者共研,《原始征途》以及另一款產品《征途網頁版》是首次嘗試。

在堅定這個方式之前,小劍提到《原始征途》也曾遇到過難邁過的“坎兒”。

那時候這款產品還叫《代號征途S》,團隊已經做了大半年,當時創新很多,但是測試時使用者說不夠還原。這時候就麻煩了,按照使用者的想法重新做一個,怎麼和團隊交代?這是更大的工作量和不可預知性。可繼續做下去的話,內容上玩家只會部分喜歡,部分不喜歡。

最後小劍和他的團隊選擇了“重做”。小劍告訴遊戲日報,“其實我們已經很清楚使用者的需求了”,所以前面就當是一個學費,後來我們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很快就把產品做出來了,這之後就看到了成果,測試的使用者留存資料提升了很多。後面就一直堅定在和使用者一起做。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遊戲日報整理了聊天中小劍提到的征途團隊怎麼落實使用者共研的安排,基本是以下幾種:

1、讓策劃去玩遊戲,但這個玩不是說去看產品,而是去看玩家,他們在遊戲裡聊什麼,有什麼訴求,混入到玩家裡搞清楚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這樣可以避免“我以為”的誤差。

2、舉辦線下玩家見面會,聊兩個事情:①聊玩家代表收集到的新問題和解決方式;②聊專案組針對上次收集到問題計劃進行的改動。

3、征途專案組喜歡招募新人(匹配產品年齡段的),做出的新內容會在內部交流時問他們“能不能玩懂”。如果他沒Get到,就說明產品做的不到位。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小劍表示征途團隊做共研的關鍵點是“關注使用者”,更具象化一些就是

“我們走到使用者中去,而不是他到我們這裡來”

,這個主動性很關鍵。以舉辦線下玩家見面會為例,重慶只是第一站,今年如果外部環境沒問題,還會有三四場,基本上兩個月會辦一次。至於城市的選擇,玩家在哪裡,就去哪個城市。

“我們在見面會問了玩家意見後,回去就做調整修改規劃,然後做完再到見面會交流可行性,收集玩家新的意見”,這就是《原始征途》去年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情。小劍告訴遊戲日報,“線上不夠準確,真正面對面聊一聊,可能玩家的肢體語言、情緒,可能是他在論壇和電話訪問上根本表達不出來的”。透過這種方式,讓策劃真正接地氣,去掉自以為的部分,然後修改工作計劃,真正把玩家認為重點的內容優先做開發安排。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可以看到,征途團隊在透過各種可行的方法來完成對“IP老使用者”以及“目標新使用者”訴求的全面覆蓋,從個體到代表到內部,儘可能地去了解使用者需求。

三、請教史玉柱後,《原始征途》多了“不急”和“不定”兩個標籤

“共研的思路其實引自史總(史玉柱)”

聊天的過程中小劍提到巨人網路董事長,同樣也是征途IP締造者的史玉柱。他當時去求教史玉柱怎麼了解使用者,史玉柱告訴小劍“使用者很難了解”,小劍打定主意要了解其中的“秘訣”,然後史玉柱告訴他“所以才要不斷了解使用者”。

對《原始征途》這款產品,史玉柱多次給過指點。

比如測試期建議他們多找點人(玩家),“人多就好玩,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而後征途團隊去做測試後,發現十國區確實就比四國區的資料要好很多。這也催發了《原始征途》後續研發的一個想法:去做個公有化地圖。比如把中立區、新手村的所有區服合併起來,儘管大家不是在同一個區服玩,但是能在同一個地方見面交流。這個技術不難實現,而它會帶來玩家社交體驗的明顯提升。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另外史玉柱還經常提醒他們“不要太著急,慢慢改”。“所以我們現在沒有定上線時間,也沒有定專案要達成的營收KPI”,小劍認為現階段《原始征途》的進展就是核心玩家比較滿意,但是在“更多人(感受到征途魅力)”上還有很多空間,這也是現階段主要攻克的目標。而之所以不去定營收KPI,也是希望能不讓營收壓力帶偏產品設計,集中在“征途魅力”核心上。

小劍告訴遊戲日報,當時他聽到“所以才要不斷了解使用者”時有種封神的感覺,但並不怎麼懂,後來在做嘉年華與玩家聊天,做產品共研的時候,慢慢就感覺答案清晰了。為此,遊戲日報特地詢問了下如今小劍與征途團隊怎麼理解“使用者共研”的關鍵點。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小劍認為首先要堅持的核心原則就是滿足玩家需求,“只要使用者需求在的地方,我覺得我們都可以去改變”。這個改變不需要去劃定尺度比例,因為使用者代表的是環境對產品的要求,所以不管是細微的調整,還是巨大的改動,都應該去認真研究,也就是玩家主導。

但是這裡有一個過程,玩家更多的是表達他的訴求,然後專案組去把這個訴求給轉化成創意,然後做出來。期間策劃要剋制自己的創意,以玩家為源頭。

這就涉及到了策劃和玩家在共研過程中的定位。在征途團隊看來,策劃需要有洞察者的思維邏輯,不是去發揮和表達,而是去理解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就比如對4匹馬的速度不滿,他真正想要的是快,而並非12匹馬。這就需要走進去玩家裡去了解玩家,分析玩家。

而玩家方面則要做到足夠有代表性,避免只是個人訴求,所以官方對於線下見面會玩家的篩選是很細緻的。隨著共研的理念被玩家認可,如今能看到玩家代表在來之前都會主動在聊天頻道里、貼吧等地方收集意見,一方面是能展示出更多需求,另一方面這些玩家代表回去後的照片等分享,也能讓更多的玩家感受到征途團隊的誠意。

當然除了這些玩家明確的需求,在產品的效能最佳化、節日活動安排等基礎的內容方面,還是要專案組自己來處理的。

在小劍看來,使用者共研這種方式未來必然會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流,很多遊戲公司或者產品已經在做這塊了,只是可能不叫這個名字。從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概念的發展來看,使用者創造的邏輯會逐步擴大,遊戲行業只是沒有來得那麼快而已,但總會到來。

一個16年老IP,要把遊戲使用者從35做到25歲,《原始征途》憑什麼?

整體來看,“使用者共研”實際在滿足《原始征途》核心使用者的“原汁原味”上已經實證有效,而在第二圈層的更多使用者上表現如何,就讓我們期待這款產品之後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