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漢武帝劉徹的太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後,醒悟過來的劉徹十分懊悔,對誣陷或威逼過劉據的人恨之入骨,隨後展開了大肆報復。

第一個陷害劉據的奸臣江充,早在兵變爆發時就被劉據斬殺了,劉徹還不放過他的家人,夷三族。參與構陷劉據的太監蘇文被燒死在橫橋上,其他有牽連的人也沒有好下場。

只處死當事人還算仁慈的,常規操作是滿門抄斬,誅其全族。這場報復行動前後牽連了數十萬人,其中也有無辜者。

單報仇還不夠,劉徹為了表達對劉據的哀思,專門修建了一座思子宮,並在湖縣建歸來望思之臺,祈望劉據的魂魄能夠歸來。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這又是報仇又是思念的,深厚的父子之情體現得淋漓盡致,按理來說對於劉據的後人,劉徹應該珍而視之,把對劉據的虧欠全部彌補在他們身上才對,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劉據的妻妾兒女都在巫蠱之禍中遇害了,只有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逃過一劫,被關押到長安的官獄裡。劉徹似乎對他並不關注,任這小曾孫長於官獄。

這可太不合常理了,一邊為兒子之死悲痛萬分,一邊又對兒子僅存的後代不管不問,怎麼說得通?

有人說是因為劉徹並不知道還有劉病已這個人,這不太可能,劉徹只是老了,還沒傻。該知道的事兒他都知道,甚至還會比尋常人考慮得更多。

而且天下皆知皇帝對太子感情很深,底下那些人敢不彙報太子之孫的下落嗎?若沒有劉徹的授意或默許,他們又怎敢一直把流著皇室血脈的劉病已關在獄中?

那麼,口口聲聲念著劉據的劉徹,為何不能厚待劉病已呢?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其實已經厚待了。

長安官獄的負責人丙吉極為關愛劉病已,專門挑選了溫柔厚道的女囚徒,將劉病已交給她們照顧,出錢出力,以私人財物供養劉病已。因而劉病已雖被關在官獄裡,也沒吃太多的苦。

丙吉為何如此呢?

史書上的解釋是他同情劉據和劉病已的遭遇,才發了善心。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本來就是劉徹派到獄中照料劉病已的人。就算沒有明說,讓一個同情劉據的官員到劉病已所在的官獄,態度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劉病已快滿5歲時,劉徹病重,有個望氣士說長安官獄有天子之氣,劉徹便派使者去核查長安26官獄中的犯人人數,不分罪行輕重一律殺掉。使者到了丙吉這裡,丙吉緊閉大門,堅決不讓使者進去。

要知道,使者前來是奉了皇帝的旨意,丙吉哪來這麼大的膽子,敢和皇帝的使者叫板?這隻能說明,他早知道劉徹不會傷害劉病已。

使者回去後加油添醋的告了一通狀,越老猜疑心越重的劉徹卻沒發火,還說這是天意,下詔大赦天下,劉病已得以出獄,由祖母史良娣的家族撫養。

就在同一個月,劉徹駕崩了,臨終前留下兩道遺詔,一是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這三位顧命大臣封侯;二是將劉病已收養於掖庭,並令宗正將其錄入皇家宗譜,正式承認他的身份。

也就是說,劉徹臨死前還掛心著劉病已,這是極為難得的恩寵。這裡還有一個巧妙的安排,掖庭令張賀曾是劉據的家吏,對劉據忠心耿耿,劉病已在掖庭得到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還幫著操持人生大事,十分盡心。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縱觀劉病已人生前期,咱們會發現,雖然他看似處境艱難,實際上走到哪裡都有人保駕護航。在官獄裡有丙吉,出獄後有史家,入掖庭後有張賀。要說劉徹沒在其中發揮作用,誰都不會信。

那為什麼表面上看起來劉徹對劉病已很冷淡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劉據起兵是事實。無論他的理由有多充分,起兵就是謀反。不管劉徹有多思念劉據,劉據起兵的罪名都沒有被洗刷乾淨。作為劉據之孫,劉病已身上也是有原罪的。

其二,劉徹不想讓朝臣會錯意,避免引起新一輪的儲位之爭。雖然劉徹對劉據之死感到十分痛心,可他從沒想過將大位傳給劉病已,他還有好幾個兒子呢。但如果他撫養劉病已,很可能引起大臣們的誤會,萬一他們幫劉病已爭位怎麼辦?

其三,劉徹想讓劉病已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劉病已的身世,註定了會引來很多野心家、投機者的關注,劉徹不親近他,反而可以減少他的風險。

況且劉徹已是風燭殘年,對劉病已最大的期望大概就是活下去,傳承劉據的血脈,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期待。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可人算不如天算,劉徹不會料到,皇位由兒子劉弗陵,到孫子昌邑王劉賀,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了劉據一脈。劉病已在霍光的扶持下,成為了中興西漢的孝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