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又叫茶園公仔,因生產加工泥公仔的人主要住在上、下茶園而得名。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製作,明末清初至民國初期廣為盛行,深受東莞乃至珠三角地區的民眾所喜愛。聞名的“公仔街”就位於茶山鎮潔淨路。

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與當地民風民俗有著密切的關係,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和深厚的藝術底蘊。過去東莞,凡生了男孩的家庭,不論貧富,都會在第二年元宵節前,為孩子舉行“開燈”儀式。遷居茶山的先民生了男孩後,特地塑泥公仔增添喜慶,漸漸茶山公仔成了“開燈”必備品。

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是用泥模印出來的,所以背後是平的,正面色彩鮮豔。俗話說“茶山公仔,要面前不顧背底”,一語道出了茶山公仔的特徵及其獨特風貌。茶山公仔的生產過程與捏朔泥人不同,主要包括練泥、印模、上彩三個步驟。

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取材於戲劇中的歷史、神話人物,主要包括“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夜戰馬超”、“牛郎織女”、“四兄弟”(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茶山公仔可分為五個級別,一級品是立體配套,精工彩繪,穿著真絲綢衣;二級品亦是精工彩繪,但不穿真衣;三級品則是一般彩繪,可配套或不配套;四級品是一般彩繪,每套四個,統一格式,俗稱“四兄弟”;五級品單個不配套,多為“天姬送子”、“狀元及第”、“醒獅迎春”、“福祿壽”之類。

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開燈的人家,一定要買幾套“四兄弟”回去,除了家中擺一套外,祠堂也要擺,還要送給親朋好友,一是取其開枝發葉,人丁興旺之兆,二是取其團結友愛,互相扶持之意。

非遺廣東|“要面前不顧背底”——茶山公仔

目前茶山公仔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