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挑食、拒食、不好餵養怎麼辦?

在臨床上經常碰到一些進食少,甚至拒食明顯,嚴重的挑食偏食的餵養困難的孩子,嚴重危害著寶寶的身心健康,讓家長焦慮不已。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餵養困難?

餵養困難在廣義上是一個總稱,包括所有的餵養問題,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關於餵養問題的術語越來越多,臨床工作中常使用的術語有餵養問題、餵養困難、餵養障礙等。ICD-10 中定義的餵養困難為非特異性的、無器質性疾病的餵養問題,歸因於忽視、情緒障礙等異常親子關係和心理社會問題,器質性餵養困難則有明確的病理原因。

寶寶挑食、拒食、不好餵養怎麼辦?

孩子有哪些表現需要警惕餵養困難?

Ø 拒食持續 1 個月以上

Ø 進餐時間延長

Ø 進餐時緊張、注意力分散

Ø 攝入量減少

Ø 缺乏適當的獨立進食

Ø 餵養時間過長

Ø 夜間餵養

Ø 不能適應適合年齡的食物質地等。

孩子出現餵養困難應該怎麼辦?

1。糾正不良的餵養行為

以下幾項基本的餵養原則是普遍適用的:

Ø 避免用餐時分心;

Ø 在進餐時保持愉快的狀態;

Ø 限制用餐時間;

Ø 每日 4~6餐,兩餐間僅喂水;

Ø 提供適合年齡的食物;

Ø 引入新食物時嘗試 8~15 次;

Ø 鼓勵自主進食;

Ø 進餐時結合年齡允許一定程度的髒亂。

2。營養補充

對於攝入不足的兒童可以提供額外的能量補充,飲食種類有限的情況下可以提供多種營養素補充,已經確診的單一營養素缺乏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補充。例如補鋅、補鐵等,要在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口腔功能訓練

對有口腔感覺運動功能異常的兒童可以進行口腔功能練習,包括口內、口周的按摩、口腔運動訓練、味覺刺激等。

4。針對性干預

若有器質性疾病,應先進行治療,若沒有證據表明餵養困難是器質性原因造成的,或在器質性疾病治癒後餵養問題持續存在,應分析兒童進食的具體表現與親子關係型別,比如家長是否有餵養方式不當、強迫餵養等方式,從而採取針對性干預措施。

臨床常見幾種餵養困難問題的處理

1。挑食

對於挑食,一方面可以進行必要的營養補充防止能量及營養素缺乏,一方面要進行行為干預。臨床可以根據膳食評價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測結果補充對應的營養素。在餵養方式上,可以透過鼓勵、觸控食物、遊戲等方式讓兒童熟悉食物,如果同時有感官異常,必要時可以進行感覺統合和行為治療。

2。食慾差

解決食慾缺乏最關鍵的是建立飢餓與飽足的良性迴圈,保證必須的營養。首先是能量及營養素的補充,開始是兒童易於接受的,可以選擇高能量強化的食品或者液體在每天的最後一餐結束後補充,以免影響正餐攝入。有一部分兒童平時活動量正常,但是對吃飯不感興趣,也很少有營養不良及認知障礙的情況,對於這類兒童,在兩餐之間至少應該間隔 3 小時,中間除了水不提供其他食物,以增加飢餓感。也可以採取行為療法,比如利用玩偶遊戲讓兒童概念化飢餓和飽足的感覺,可以提高兒童調節食慾的能力。

3。恐懼進食

拒絕進食不是因為食慾差,而是恐懼進食帶來的不舒服,與既往餵養時體驗到的厭惡性、創傷的經歷有關,比如窒息、嘔吐和鼻胃管餵養。最重要的是減少和消除餵養有關的焦,消除引起疼痛和不適的原因,改變引起恐懼、焦慮的餵養環境。比如在嬰兒睡眠時進行餵養,早期過渡到使用杯子或早期引入固體食物,可能有助於緩解嬰兒的焦慮和恐懼。更換不同的地點,使用不同的餐具、桌椅等有助於減少與過去餵養經歷的負面聯絡,進行遊戲、積極強化與獎勵的行為療法都有助於克服恐懼。此外,針對年齡大點的孩子,可根據病情選擇心理諮詢和精神病類的藥物。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