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河北篇·民族團結之旅|三代人接續奮鬥鑄就塞罕壩精神

影片攝製:河北日報記者 曹智

看壩上風光,賞民族風情。6月下旬,筆者從大廣高速轉承圍高速,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門口。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部,距離北京北部385公里,屬大興安嶺餘脈。當地人告訴我們,清代初年,這裡是漠南蒙古兩部族的遊牧地。蒙古族人認為這是神靈之山,又因這裡風景如畫,所以稱它為賽堪達巴漢。賽堪是美好、美麗的意思。達巴漢是高嶺、高原的意思。賽堪達巴漢意即美麗的高嶺,後來蒙漢合璧,轉音為塞罕壩。

汽車在林海中穿行,路旁一株株30多米高的松樹整齊挺拔。

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王尚海紀念林”。拍打著高聳結實的樹木,很難想象,半個多世紀前,因過度砍伐,這裡“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風一起,漫天的黃沙就奔著京津吹去。人們常用“屋頂揚沙”形容這樣的情景。

為改變這種情況,1962年,一支來自全國18個省(市、區)的127名大中專畢業生放棄城市優越生活,開赴壩上地區,與當地242名幹部、農民工一起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進軍渾善達克沙地,開始艱苦創業。

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人員介紹,圍場是我國唯一的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當地少數民族多。最初的369人大家庭中,就有不少人是滿族、蒙古族、回族等。在造林過程中,大家已經沒有民族的區分,同甘共苦,共克難關。

第一年,他們造林千畝,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林1240畝,成活率不到8%。兩次造林失敗,一度讓這支隊伍情緒低沉。

“1964年春,全場幹部職工齊聚馬蹄坑開展會戰,餓了就伴著雪水啃冰冷窩頭,大幹3天,造林516畝,成活率達到96。6%,開創了國內機械種植針葉林的先河。”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回憶說,各族幹部群眾團結一心,頂風冒雪,夜以繼日,反覆試驗改進機械,對每塊地進行研究,對每棵苗進行分析,終於取得了造林的決定性勝利。

老書記王尚海彌留之際,指著林海方向,艱難說出“塞……罕……壩……”三個字。遵從遺願,他的骨灰被撒在馬蹄坑,伴他長眠的松林被命名為“王尚海紀念林”。

“沿著高速看中國”河北篇·民族團結之旅|三代人接續奮鬥鑄就塞罕壩精神

6月2日拍攝的位於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亮兵臺(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馬蹄坑會戰後,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三代塞罕壩人堅持植樹造林,建設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百萬畝人工林海。

從1962年至2020年底,塞罕壩森林面積由24萬畝增加到11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8%提高到82%。林木總蓄積量由33萬立方米增加到1036萬立方米。

黃沙被緊緊鎖在叢林深處。從1962年至2020年底,塞罕壩的無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風天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上世紀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塵天數為56。2天,近年,北京春季沙塵天數減少七成多。如今,塞罕壩每年為京津地區涵養水源、淨化水質2。74億多立方米,釋放氧氣57萬多噸,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

多民族共同創業,多民族共同守業。

近60年的造林過程中,林場不斷吸收滿族、蒙古族、回族等人員進入隊伍。孫雙印就是其中一員。

在“王尚海紀念林”旁,筆者遇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業科工作人員孫雙印。“這塊林地營林基本完成,我正在檢查是否有遺漏的地方。”他一邊在林地進行踏勘,一邊拿著表格記錄。

隨著林木的增加,林業科的工作重心從造林逐漸轉為營林。透過間伐、撫育等手段,讓其他樹種穿插落戶,逐漸把林子培育成混交、異齡、復層林。“如今,我們正在開展營林盲區全清零行動,力爭把每一片林子都管理好。讓近自然模式在森林的每個地方都能得到體現。”他說。

“我是滿族,2008年畢業後就一直在林場工作。儘管我的父母不是林場職工,但我知道,不少滿族三代人都把青春奉獻給了林場。就拿我工作的林業科來說,也是由多民族組成的隊伍。工作中,大家都一門心思要把林子管護、經營好。”孫雙印說。

漫步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小鎮,售賣特產的商店鱗次櫛比,滿蒙民族特色撲面而來。

“沿著高速看中國”河北篇·民族團結之旅|三代人接續奮鬥鑄就塞罕壩精神

6月2日拍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美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

“7月5日,防火期結束,塞罕壩也將進入旅遊旺季。看,我的屋子已經收拾乾淨,期待客人的光臨。”在總場小鎮“亞紅農家院”前,負責人亞紅熱情地邀請筆者進院參觀。

她指著乾淨整潔的屋內陳設介紹,近年來,塞罕壩的美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她是滿族,她的農家院頗有當地特色,旅遊旺季經常爆滿。今年,一些市民已經提前聯絡預定。

貢嘎是蒙古族,他也在為旅遊旺季的到來做準備。“6月下旬,一些零星的外地遊客已經到來。到了旅遊旺季,每天這裡都有數不清的遊客乘坐我的車輛遊覽。我要把它收拾好,方便接送。”他一邊擦拭越野車,一邊高興地說。

“我們的度假村,就是民族團結的一個縮影,運營團隊是漢族、滿族、蒙古族團結合作的大家庭。”在蒙古大營度假村,接待經理馬冠軍告訴筆者,蒙古大營度假村裡有54個蒙古包,每個蒙古包設定兩個床位,非常受遊客歡迎。這裡,有專門的蒙古包,能讓人們在裡面進行“詐馬宴”,頗具蒙古特色。他們還會進行一些民族表演。

“沿著高速看中國”河北篇·民族團結之旅|三代人接續奮鬥鑄就塞罕壩精神

塞罕壩機械林場蒙古大營度假村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河北日報記者 曹智攝

大規模營造林活動,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帶動周邊地區鄉村旅遊、養殖業、山野物資、手工藝品、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林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託百萬畝森林資源,積極發展綠化苗木、森林旅遊等綠色生態產業,每年可增加各族群眾收入6億多元。

汽車沿著道路駛入林子深處,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亮兵臺前。

巨大的石塊四周,一株株挺拔的樹木就像整裝待發計程車兵,氣勢非凡。以前,這裡是多民族“肄武綏藩”的練兵場。如今,這裡成了多民族合作營造林的舞臺。從亮兵臺到馬蹄坑,民族團結精神隨處都能體會到。

近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在民族團結方面的工作獲得了肯定。該林場曾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塞罕壩機械林場原場長田軍曾獲得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

近期,民族團結在塞罕壩又有了新的內涵。今年5月,河北民族師範學院與塞罕壩機械林場簽約合作,雙方將依據各民族團結合作的歷程共同打造“心繫黨魂、情繫塞罕壩”原創現實題材舞臺劇;雙方專家還將共同開展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各族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為世界貢獻了生態治理的中國智慧。 (河北日報記者 曹智 通訊員 王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