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前兩天的文章引起很多朋友的關注,今天再加一些圖片,更詳細的介紹一下這枚與“和氏璧”齊名的“隨侯之珠”。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蜻蜓眼”珠,這種類似於蜻蜓複眼造型,以眼睛圖案作為裝飾的圓形玻璃珠,也常稱為“鑲嵌玻璃珠”。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蜻蜓眼珠最初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埃及被發現,後透過歐亞草原向東,由遊牧民族遷徙或商貿等方式傳入中國內地,最初在春秋末戰國初傳入黃河中下游及長江流域,在戰國時期頗為流行直至西漢初期,之後逐漸減少趨於消亡。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玻璃眼珠多為球形類,並不規整,有個像扁方形或扁鼓形。尺寸比較小,絕大多數直徑不足二釐米。一般多在1-1。5釐米之間。珠地多為綠、藍或黃色,母體均半透明。其飾紋簡單,採用西亞常用的幾何圖案,與同期中國玉器或金屬器物上傳統的雲紋、蟠螭紋和龍、壁邪等圖樣大不相同。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蜻蜓眼等玻璃珠飾,並非完全都是西方的鈉鈣玻璃系統,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藍胎珍珠紋管狀蜻蜓眼,每一顆蜻蜓眼都是中國那個時期傳統文化的意識載體,古人講究的內斂與和諧,對稱與平衡,敬仰天地與神明,無不體現在蜻蜓眼色彩、紋飾與形制上、高度的和諧上;美不勝收,絕不突兀。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蜻蜓眼”紋飾與色彩的千姿百態,是先人對天地、宇宙、社稷、生命的認知、甚或崇拜與表達,絕不會空穴來風,古人不會為了裝飾而裝飾。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寫作《盜墓筆記》的作者南派三叔就將他自己的收藏的蜻蜓眼標出289萬的價碼。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我國古代先民也一直在利用當地資源技術等條件學習和模仿,並進行自己的創造、製作包括蜻蜓眼在內的玻璃製品,那就是鉛鋇玻璃和鉀鈣玻璃。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其眼睛圖案的製作工藝包含鑲嵌法、疊層堆積法等多種手法,與西方及中國內地玻璃製品有相似性。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這種鑲了”複合眼珠“的玻璃珠在春秋戰國時期流進中國。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這種彩色繽紛、燦爛奪目的西亞玻璃珠受到了當時中國王公貴族的極度喜愛。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存放的這個戰國嵌玉嵌蜻蜓眼式玻璃銅鏡 ,在河南洛陽金村出土,是當時藝術創造的精粹表現和代表。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這種蜻蜓眼等玻璃製品的最初創意仍然來自於遙遠的西亞、埃及或地中海一帶,恰恰反映了或許這就是2000年之前古代先民的國際視野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意識。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因後期發展中在玻璃珠母體上鑲同心圓,製造出“眼睛”效果的鑲嵌玻璃,猜測因形似蜻蜓的眼睛。

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睛-蜻蜓眼

蜻蜓眼玻璃珠因為造型精美,出土之後就備受矚目。蜻蜓眼珠這一特殊形制的琉璃珠造型方式,由最初單純的喜愛而仿製,到最終被中國本土文化逐漸同化,成為我國那個時期自己民族特殊的文化符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