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玉螭是什麼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說文》曰“

韘,射也

”,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古時弓箭的弦很細,拉曳時會磨傷手指,將韘佩戴於大拇指上,可免去手指疼痛。歷經數代發展,韘的實用功能逐漸消失,造形也產生差異,功能亦從最初的實用之具逐漸演變為象徵權利或具有禮儀功能的佩飾。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商代 玉韘 安陽婦好墓出土

迄今考古發掘中最早的玉韘見於商代婦好墓,青黃玉質,表面區域性白化,並附著少量黑褐色有機質。器身作中空圓筒狀,一端齊平,一端為弧形斜面,可套於成人拇指。表面陰刻獸面紋,眉、眼、鼻、口等處另以減地處理作淺浮雕狀,剛勁有力的線紋表現具有典型的商代紋飾風格。獸面下方透穿兩孔,以便穿系與繩固定,背面下部有一凹槽,可用於勾弦。商代玉韘造形通常與婦好墓所出者相類,整體短小,呈圓筒狀,內部中空無底,一端齊平,另端斜口,器壁透穿小孔,用以穿線系綁,即使表面滿布紋飾,卻仍可顯現以實用為主的製作初衷。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商代 玉獸面紋韘 故宮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玉韘逐漸喪失鉤弦功能,形態也開始從環狀盾形向扁平體發展,並最終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片狀佩飾器——“韘形佩”。此期為韘形玉佩形態變化最為豐富的階段,可謂其發展鼎盛時期。造型,不但更顯發達,而且十分誇張。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戰國 青玉雞心佩 故宮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戰國中晚期 玉韘 湖北博物館藏

西漢早期的玉韘,即使承襲了戰國晚期的遺風,但細察下,仍不免看出若干具體的變化。西漢早期,原用以勾弦的柄狀凸翼,多被鏤雕美化成出廓的鳳鳥形,看似實用的韘形器,實則已盡失扣弦射箭的基本功能。此時玉韘出廓的凸飾已演化成左右的附耳狀,造型富於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期凡實用的韘器,因套在食指用以扣弦之需,故皆具一定的高度。相反,對於裝飾用的韘形玉佩,因其主要用途在於佩戴,故形態趨於扁平、中孔漸小、紋飾考究華麗。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西漢 勾連紋玉韘 上海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西漢 透雕雲紋白玉雞心佩 河北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龍紋韘形佩 寶雞青銅博物館藏

西漢晚期的玉韘除繼承前期的風格外,還在原幾近環繞包圍式的形態上,設計佈局此起彼興,也愈趨鬥豔爭奇。西漢晚期的韘形佩,雖各個嫵媚千秋,但也具若干共同的特點。此期的韘形玉佩外觀形體趨向狹長的形態發展,孔徑亦因而趨小,間或略大,其圓孔也傾於橢圓的變化。韘形佩兩側出廓的凸飾異常發達,甚或誇張式的包圍主體的周邊。兩側出廓的龍虎或鳥獸紋隨形顯得格外修長而蜿蜒,或與襯附的雲海攀援纏繞,其生動活潑或凝厚簡練,皆可領略其時代風采。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西漢 玉韘形佩 河南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玉螭鳳紋韘 故宮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玉夔紋韘形佩 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玉韘演化成了韘形佩,但在冷兵器時代,扳指一直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的漢族扳指兒與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區別:漢族扳指從側面觀是梯形,即一邊高一邊低,而蒙古族、滿族的扳指兒一般為圓柱體。

清代以來扳指漸漸成為一種戴於右手大拇指上,用於賞玩的裝飾品,材質多樣,玉、水晶、瑪瑙、象牙、松石、青金石等,造型多為圓箍狀。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清代 玉扳指一組 故宮博物院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玉韘/韘形佩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西周 龍紋玉韘 震旦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心形佩 徐州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浮雕龍鳳紋韘形玉佩 徐州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透雕獸紋韘形玉佩 徐州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西漢 透雕龍虎玉佩 海昏侯墓出土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漢代 虎形螭紋佩 天津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螭鳳紋韘形佩 震旦博物館藏

遇見古玉舊時光縫隙中的產物——玉韘(shè)

龍紋韘形佩 震旦博物館藏

《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玉韘的演變,是社會觀念、宗教信仰以及先民的精神世界的體現,千驕百媚的韘形玉飾,更在悠久的中國古玉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文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