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君臣共治什麼意思

唐朝

,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

盛世王朝

,如今在國外中國人的聚集地還會被翻譯成“

唐人街

”。而唐朝最興盛的

貞觀年代

文化

蓬勃發展,

經濟

蒸蒸日上,其體現出來的

治國思想

以及統治者的

政治心態

,都是如今我們研究

古代傳統政治理念

君臣政治思想

的重要參考。

貞觀時代

,統治者連同官僚信奉

歷史仁政

,這種注重政治禮法的心態使絕大多數百姓對唐代統治心悅誠服,社會穩定有序,而他們這種重視百姓的

政治心態

,也促使了高高在上的

官僚階級

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社會本質問題上去,以此來實現了

政治社會

的穩定和家國社會的合理性。

官員們對

天道

的信仰,加固了統治者的集權,皇帝以

文化薰陶

來將手中事務分散到官員手裡,在保證權力不被分散的前提下,讓

君臣共治

效率最大化。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一.君臣共治理

古代重視的是

中央集權統治

,但是皇帝只有一個,個人的精力顯然不夠處理整個龐大的

國家機器

,而這個時候臣子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唐朝貞觀

時期在後代享譽盛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臣子們有了能夠站上朝堂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權力,這給予了他們一定的

成就感

君主和臣子在一同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臣子需要對君王表現出足夠的忠誠,而君王則需要給予陳子一定的信任,以避免

孤家寡人

被架空。拋卻

封建王朝

這層殼子,君王和臣子的合作關係其實非常穩固,除卻少部分野心極大對自己身份認定不認同的人之外,大多數人和皇帝都是同一個目標。

在共治過程中,臣子屬於

輔助僕從

的地位,能夠在政務處理上發揮一定的作,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順從於統治者的。當時的人們接受的教育就是

禮儀尊卑等級森嚴

,他們沒有平等思想,他們的責任認同和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合作關係還有很大的區別。

換個角度來說,唐朝貞觀年代的君臣共治,只不過是有一定合作意味的

上下級統御

1.貞觀君臣和君臣關係

在唐朝貞觀年代之前,其他國家朝代也有過

君臣共治,分權下理

的例子,但大多數情況效果都不甚理想。

而在借鑑了

歷史經驗

之後,唐朝貞觀年代的統治者某發出了新的君臣合作方式,他們從歷史之中看到了

霸權君主

的衰亡,也看到了

臣子亂政

的慘象,這就意味著兩種極端的不同情況。

唐太宗曾經和自己的兩個臣下

房玄齡

、蕭

長談。

皇帝問:“隋文何等主?”

臣子們回覆說:“

克己復禮,勤勞思政

,每日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之論事。宿衛之人,傳餐而食。雖非性體仁明,亦勵精之主也。”對隋文帝評價極高。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但是唐太宗卻有著自己的不同看法。

“此人性至察而

心不明

。夫心暗則

照有不通

至察

多疑於物

。自以欺孤寡得之,謂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決,雖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復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廣,豈可

獨斷一人之慮

?朕方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

委任責成

各盡其用

,庶幾於理也。”

他首先承認了

隋文帝

的勤勞和賢明,但卻認為他的缺點和紕漏更多。

作為一代

開國之君

,忙於政務,勤勤懇懇是大多數皇帝的標籤,但是隋文帝在這些優良品質之外卻有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太過於

獨斷專權

,不肯相信身邊人。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雖然朝堂上收納了一大批人才,但是皇帝不肯將權力稍稍的留給他們一點,

狂妄自負

,認為自己便可以掌握整片家國,這樣反而堵塞了群臣們發表自身

政見

的機會,全部成了唯唯諾諾的

酒囊飯袋

雖然皇帝擁有著

至高無上

的地位,其個人素質也必定超越旁人許多,但人總是會有出錯的時候,一個人總是

包攬全域性

,那麼他

稍有差池

便會引起巨大的負面後果。

君王熱衷於

獨斷專權

,就算朝堂裡臣子怎麼驚才絕豔,也沒有辦法改變朝局中的一些問題,在唐太宗看來,隋朝便是毀在

獨斷專權自私

蠻橫問題上。

吸取了歷史教訓,他便提出要信任群臣,將自己手裡的任務下放給官員,皇帝只需要在一旁起到

監督督促

作用,既能夠保持國家執行的高效率 也能緩解皇上肩膀上的負擔。在登基之後的第五年,唐太宗曾經感嘆,

河清海晏

,天下太平,同時肯定了臣子們在國家執行中的貢獻,“此非朕一人之力,實由公等

共相匡輔

。”

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一則鑑

前代成敗事

,以為元龜;二則

進用善人

,共成政道;三則

斥棄群小

,不聽讒言。”

這三件事看上去難度不大,但卻需要一代統治者

以史為鑑

善用賢良

,高高在上的皇帝在追捧之中很容易

剛愎自用

,能夠保持理智清明,唐太宗的政治才華可見一斑。

二.君臣分職,共成政道

君臣共治給皇帝和臣子提供了一個

合作的渠道

,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皇帝卻掌管著主要的控制權力。下放到臣子手上的任務,大多數重要性沒有那麼強,不會決定國家興亡的繁瑣事。

除去這種模式之外,君主還會將自己已經做了決定的政務放到臣子手中,令他們

實施落實

,自己在一旁行監督責任,節約精力又鍛鍊了屬下。

“君臣之道臣有事而君無事也,

君逸樂而臣任勞

,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事無不治,

治之正道

然也。”

這是一種最理想的合作方式,君主只需要提供決定的選擇,而臣子則會高效率不拖沓的將這個決定落實到現實中去。在落實的過程中,皇帝會盡自己所能的為臣子提供信任扶助。

“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也,是

君臣易位

也,謂之

倒逆

,倒逆則亂矣;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是

君臣之順

治亂之分

,不可不察也。”

前文中提到隋文帝的例子便是一種不健康的君臣處理方式,君主天天通宵達旦,而臣子們卻無所事事,這隻會造成朝廷的

低效率

和官僚階級的

散漫無能

不管是什麼樣的理想狀態,都需要足夠有力的

監督機制

來輔助執行,如果臣子權利太過肆無忌憚,那麼權臣就有可能威脅的

中央集權

的統治。因此君臣的

職責分工

是必須要用

法律規則

來分清的,不能讓君主一人拍腦門決定。

1.君臣之道的具體體現

“故冕旒垂拱,無為於上者,人君之任也;憂國恤人竭力於下者,人臣之職也。”

君主和臣子之間合作的

規則規範

被稱作是

君臣之道

。在君臣之道中,皇帝要挑選賢良忠誠的大臣幫助自己,而大臣則需要兢兢業業的完成下放到自己手裡的每一件事。除了做自己分內之事之外,大臣們還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向君主進言。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2.君臣共治,共成政道途徑

向皇帝傳達真實的社會問題和治理現狀是每一個臣子的職責,處於

廟堂之高

的君主很難親自目睹,現如今社會是什麼模樣,這個時候就需要大臣在一旁起到輔佐進言的作用。

在固有的認知之中,君主是有

從政美德

的,是人中之龍,是人世間萬種美好事物的化身。在這種前提之下,大臣們的

積極納諫

便是在促進君主發揮自身美德,這也是大家所共同認定的忠誠表現之一。

在長時間不外出的深宮裡,皇帝透過臣子的語言來判定現如今政策實施的背景,以及自己處理政務的正確與否。

唐太宗深諳這個道理,他認為隋朝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於皇帝埋頭於深宮之中,而臣子們卻不願意開口,導致後來天下大亂,

亡羊補牢

已經晚了。

“非是煬帝無道,臣下亦不盡心。

須相匡諫

不避誅戮

,豈得惟行諂佞,苟求悅譽。君臣如此,何得不敗?朕賴公等共相輔佐,遂令囹圄空虛。願公等善始克終,恆如今日!”

看到毀滅教訓的唐太宗一直虛心聽從臣子勸諫,《

貞觀政要

》曾經記載,唐太宗為了鼓勵手下積極向自己勸諫,每當看到有人對自己提意見,臉上必定是春風拂面和顏悅色,得到

積極反饋

,大臣們自然也就能放下自己內心的顧慮,敞開心懷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

諫官

隨入,

預聞政事

。”唐太宗重視諫官,以此推動政治清明,在一定程度上還減少了貪官汙吏。

在唐朝時期,最有名的進諫官員就是為

魏徵

,他曾說,“若使君臣

常無懈怠

,各保其中,則天下無憂不理,自可

超邁千古

也。”肯定了君臣共治的合理性,也肯定其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除了皇上自己一個人的監督之外,臣子之間也有

互相掣肘

的機制。在唐朝初年統治者便設立三省制,以此來互相分散權力,彼此監督。“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或有護己之短,忌聞其失,

有是有非

,銜以為怨。或有

苟避私隙

,相惜顏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難違

一官之小情

,頓為

萬人之大弊

,此實亡國之政”。

唐太宗鼓勵臣子們放下自己內心的私慾,不要顧忌虛假的顏面,只要對民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膽的說出來。如果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私慾而不敢像皇帝進言,那麼久而久之,這些小問題積攢在一起就會變成國家的大問題。

三.君臣觀的反思

在理想化的社會中,皇帝和臣子的相處和諧而又愉快,彼此信任又互相坦誠。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總是有自己的私心,並且人也永遠不會保持一個完美的狀態。

官僚

作為

封建統治

的工具,本身就和皇權的

獨斷

產生著巨大的衝突性

官僚制度

是皇帝創造出來維護自己統治,替自己統轄百姓的。但皇帝也知道,人有人性和私慾,他必須要想出各種辦法來防範臣子,他們之間彼此的完全坦誠根本無法做到。

中央集權的權力

集中也讓皇帝對官僚集團產生了日益增多的顧忌,“藏天下於筐篋者也,利不欲其遺其下,福必欲斂於上;用一人焉則

疑其自私

,而又用一人以

制其私

”到了君主的位子上,人就會變的擔憂自私,手中掌管的權力越大,就會越害怕流失和消逝。

並且在古代

家國一體

的情況下,在皇帝眼裡國家就是他一人的財產,不管是百姓還是幫助自己處理政務的臣子,都是被利用的工具。

而大臣們在進入官僚體系之後 也會想盡辦法為自己謀私利。

北宋時期,大臣

朱勔

的田產面積令人震撼,每年從百姓手裡搜刮來的糧食就不計其數,而明代內閣大學士

徐階

田地數量也令人駭然。

官僚體系的成員有一部分特權,他們十指不沾陽春水便比底層百姓活得有滋有味,他們的貪汙腐敗在某些程度上來說促進了國家的腐壞,這些灰色收入全部都壓到了百姓的肩膀上,就算君主有意改變這種局面,在龐大的

官僚體制

之下,大多數皇帝可能也無能為力。

除了能夠毅然決然不計後果查貪官的

朱元璋

之外,還真沒有幾個皇帝將貪汙這種事情追查到底。

理想化的

君臣共治

封建社會

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皇帝大臣多麼的互相信任且有才有德,個別人的本性依然難以被

高尚者

同化。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四.小結

君主在封建社會中

至高無上

。他們有

文化認同性

。同時也有

政治認同性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君主並不能真正虛心聽從臣子建議。就算是唐太宗這種一代明君,也不能完全做到他所敘理想。

君臣分職,共成政道:從貞觀君臣政治思想,談對君臣觀的反思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之中,統治者在不斷探索君臣合作新形式,從唐朝的

三省

到明朝的

內閣

,這些體制的演變以及共同的合作理念,都值得我們對比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