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造秤的智慧,十六顆星的由來!

星代表什麼數字

古老的“秤”和安然16顆星:

“秤”是由春秋時期范蠡發明製作。古代的秤由秤砣、秤桿、秤盤三個部分組成,其秤桿的學問最大。古時候的計量單位是十六進位制,即十六錢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於是在秤桿上就有了十六個制度。這十六個制度以星為記,每顆星代表一兩,這就是星的由來。星是金色,不能用黑色,意思是用秤做買賣的人要心裡乾淨,不能為了銀錢而昧了良心。

十六顆秤星也都有著自己相隨的文化,第一顆星叫定盤星,它的重量為零,代表基準。剩下的為準星。定盤星定人心,從零開始。

秤桿前七顆星是北斗七星演化而來,告訴人們稱的時候要心中有方向,不能貪戀金銀,要在買賣中做到中正公平。

秤桿後邊的六顆星代表著東西南北上下六方,這幾顆星的意思是做買賣時要找準位置,不可偏斜,不可缺斤少兩。

而最後的三顆星則為福、祿、壽三星,其意思是說做買賣時若少了一兩就沒了福,少了二兩則無了祿,少了三兩更是會折壽。

秤在古代有著相當高的文化地位,並且適用於各個階層。人人心中有桿秤,因為這桿秤不僅代表公正、公平、公道,還有良心與誠信。

秤雖小,稱人心,稱誠信,稱良知,稱天下。

安然的十六顆星文化與古代十六進位制秤桿上的十六星文化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