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東漢末年朝廷沒兵了嗎

三國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時期,三國時期的英雄們也深受大眾的喜愛。今天我們說一下,起點高,實力強最後卻自殺身亡的公孫瓚。公孫瓚起兵的時間比較早,大本營設定在幽州一帶,公孫策手下的兵,綜合能力很強的,水軍的綜合作戰能力那是槓槓的。手下精兵數萬,為何到最後卻節節敗落,一事無成呢?

公孫瓚曾擁兵十幾萬割據一方,他一生作戰無數,有勝有敗,但是就像高考對於人生的意義一樣,有些戰役你是不能輸的,而公孫瓚不止輸了,還輸了3場對於他而言決定他生死的戰役。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是哪三場慘敗的戰役。

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公孫瓚一敗

劉虞這個人和公孫瓚其實本來沒什麼深仇大恨,當時任幽州牧,公孫瓚其實和劉虞節度很不對付,公孫瓚自恃兵力強大,對自己的軍隊缺乏嚴格的管理,放縱士兵掠奪百姓。劉虞可忍不了公孫瓚這樣禍害百姓,久而久之,他對公孫瓚的厭惡越來越重。

隨著公孫瓚軍隊的暴行越來越多,劉虞決定率兵十萬要去攻打公孫瓚,公孫瓚雖然自負,但是作戰能力不差的,對付一個小小的幽州牧還是綽綽有餘的。結果可想而知,劉虞大敗,最終被迫害致死。

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劉虞死後,公孫瓚更是得意了,畢竟打了勝仗,但是,正所謂福兮禍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劉虞的朋友們集結了總計十萬大軍去攻打公孫瓚為劉虞報仇,士氣鼓鼓,公孫瓚連日作戰,加上軍隊作戰能力受損,最終公孫瓚大敗於鮑丘。後來,公孫瓚的運氣一直不太好,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元氣大傷。

公孫瓚二敗

總體而言,公孫瓚的部隊原本的作戰水平還是很高的,在很早以前,公孫瓚親自帶領軍隊打仗,他殺的那些遊牧民族不敢有任何舉動,他們不敢南下,沒事就在家放牧。還有在黃巾軍起義的時候,他先後好幾次攻殺了十多萬黃巾軍,差不多俘虜了又七萬人。

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但是後來他駐紮到幽州附近。這些地方比較偏僻而且氣候不太好,寒冷,潮溼,不適合居住,軍隊的生存條件艱苦,也就是說老窩位置不好,再好的兵也不適合這樣造啊。久而久之,軍隊的作戰能力一定會下降,所謂有心無力。後來和袁紹大戰的時候,除了中了袁紹的埋伏,軍隊作戰能力下降也是其失敗的原因。

公孫瓚大敗後,逃回易京堅守,自己手中的三千鐵騎被殺,出路基本上全部都死了,受到了這樣的打擊之後,從此公孫瓚變得消沉起來,疏遠賓客,慢慢墮落起來,導致身邊沒有一個親信,沒有人願意為他賣命了。

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終戰

公孫瓚最後還是死於袁紹之手,作戰中,公孫瓚一面派出自己的兒子前往河南黑山軍求救,另一方面據守待援。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四月,黑山軍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救援。援兵還沒有到來,公孫瓚這個傻瓜就派遣人員前往送信,不料,信件半路被袁紹軍隊俘獲。

東漢末年擁兵十幾萬,一代驍將曾割據一方,最後卻一事無成

袁紹軍依計伏擊了公孫瓚,導致其大敗,信心全無。後來,袁紹掘地道城樓下,毀壞了望樓。公孫瓚遂引火自焚。其首級被袁軍送往了許都曹操。

一代英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最後一事無成。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北岸的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