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前言:

對於國家與國家間的戰爭與衝突,孟子認為合適的時機(天時)不如地理位置的便捷(地利),地理位置的便利不如上下齊心(人和)。

在我國古代戰爭史中,即使是弱者也有可能在關鍵的戰役中拿下關鍵一手,即使是再強大的政權也有可能在會戰中功虧一簣。因此理性的統治者往往對於戰爭非常慎重。

東晉雖然衣冠南渡偏安江南,卻為南方守住了百年基業

,一直到隋朝天下一統,繼承其基業的南朝才宣告覆滅。而在北方強大的不可一世的北魏卻終其一朝未敢南下,最後在內亂中宣告覆滅,不免令人唏噓不已。這種攻守之勢相異,國運迥然的現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 北魏鼎盛時期的版圖

北魏政權是由北方遊牧民族所建立,難以實現真正的集權

1

、北魏長年征戰,內耗嚴重

在彼時北方最為強大的政權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中,強大的前秦因為指揮不當被東晉抓住了戰機,一舉擊潰。就連君主苻堅也在戰敗後不久去世。作為政務治理強人的苻堅一去世,之前被他用鐵腕政策統領起來的前秦霎時間分崩離析。各地的文臣武將割據一方。這樣前秦在戰敗後本就衰頹的國力更加虛弱。

這時在北方的鮮卑族中有拓跋珪所統領的拓跋部一部在亂世中發現了機遇,自立為王,先使用國號“代”。後改為“魏”,

《資治通鑑》當中記載:

“昔商人不常厥居,故兩稱殷、商,代雖舊邦,其命維新,登國之初,已更曰魏。”

又因為其國家在中國北方,為了和其他時代的“魏”政權區分開來,因此在史學研究中往往將之稱為北魏。

此時的中國北方已經因為強大的前秦消失打作一團,北魏無論是想置身事外或者隔岸觀火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個新生政權自出現伊始就不得不投入到漫長的征伐之中。在經過長達十三年的征戰消滅了北燕後涼等諸多強大的割據政權,正式統一了中國北方。

但是這種漫長的戰爭對於北魏自身的政務治理格局也留下了極深的隱患。首先是常年征戰的北魏內部極度重武輕文。一些主要作戰方向上的親王和將軍手握重兵,不可一世。這些人雖然名義上聽朝廷的節制,但實際上完全無法指揮。

如果當朝皇帝是一名政務治理軍事強人尚且可以壓制他們,但一旦皇帝自身平庸或者低幼,那麼這些人就會成為政權的巨大威脅;

其次北魏在北方常年征戰,對於北方的經濟和人口破壞極為嚴重,沒有充足的勞力也沒有運轉正常的經濟,這使得北魏政權百姓生活相當困苦,民變頻發。最後是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對於內部衝突的處理也非常麻煩。這些都為北魏後來無力南下埋下了伏筆。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北魏步騎兵

2

、改革過於激烈觸及核心利益

北魏在建國之後深切的感受到了原有的部落首領制度已經無法治理愈發龐大的國家。這種政務治理制度與現實情況的嚴重脫節在國家幾十年的發展中被逐漸放大。北魏的高層管理者不得不承認,如果選擇繼續四處征討而不修內政的話,很快國家就會因為無法有效管理而重新四分五裂。

因此北魏放緩了對外作戰的程序,轉而將重心放到國內的恢復重建以及政務治理制度的改革上來。為了方便管理中原地區的領土,原有的平城作為國都已經不堪大用。因此北魏孝文帝在進行了激烈的朝野鬥爭後,將國都遷往了洛陽。《魏書》當中記載稱:

“(帝)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顆於馬 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

之後北魏孝文帝開始對北魏進行全方位的漢化改革,從文化到政務治理,全方位向漢家王朝學習,史稱“孝文帝改革”。這一系列改革使得北魏政權在短時間內從一個落後的奴隸主政權轉化為了在當時具有先進性的中央集權帝國。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孝文帝像

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北魏中央政權觸動了一部分勳貴們的利益,使得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支援朝廷。同時邊境地區因為長期交戰,所以改革也進行的不徹底,因此這些人坐擁強大且不受中央朝廷節制的軍力,對於國家構成了強大的威脅。

之後北魏邊境六鎮接連起兵反對中央朝廷,大奸臣爾朱榮藉此機會發動宮廷政變控制了整個朝廷。但是此時國家社稷已經完全崩壞,爾朱榮只是一個陰謀家和小人,根本無法整合如此龐大的帝國,因此在此之後北魏最終分裂為兩個政權,分別被成為東魏和西魏。

曾經強大的北魏政權走向了覆滅。自然也無力發動南征。

北魏軍事上並不適合對付南方的敵人

1

、北魏軍隊構成不適合在南方作戰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 南北朝軍隊野戰圖

北魏政權在北方的殘酷搏殺中,其軍隊的步兵部分由數量適中的重灌步兵以及大量僕從炮灰輕步兵組成,重灌步兵的來源一般是自耕農,而輕步兵則是奴隸或者佃戶。

而作為軍隊尖刀的騎兵部隊則是由國家的中小貴族自備武裝,組成強大的重灌鐵騎,再輔助於這些貴族僕人、家臣組成的輕裝弓騎兵負責包抄和襲擾。除卻作為炮灰的輕步兵外,這支軍隊堪稱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十分強大。

但是陸上力量如此的強大,代價就是水軍力量幾乎等於零。因為長期在北方作戰,使得北魏基本不怎麼重視水軍的發展,畢竟保持一直擁有相當戰鬥力的水軍所要花費的資源不亞於一支同等規模的騎兵部隊。因此北魏空有強大的陸軍,但是如果無法突破長江天塹的話,這些強大的將兵只會在渡江的過程中被人截殺,最後全部沉到水底餵魚。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南朝水軍手中強大的樓船

而且就算成功渡過長江,因為南方水網密佈,大騎兵集團無法進行突擊與穿插,基本發揮不了作用,只能白白浪費給養或者淪為步兵。在鍾離之戰中,北魏軍隊雖然僥倖渡江,但是就是被限制在岸上,最後

“緣淮百餘裡,屍相枕藉,生擒五萬人,收其資糧、器械山積,牛馬驢騾不可勝計。”

(《南史》)

2、北魏軍隊和朝廷存在嚴重的不信任,無法團結

北魏孝文帝為了使國家加速向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國發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漢化改革,提拔了一批有能力的漢族士子和豪強。這些人的出現分化了一部分屬於以前鮮卑勳貴們的權力,這些人認為自己與拓跋家一起起兵,建國後權力卻被分化,心理都十分不滿。因此處處針對漢人官僚。而且這些人建國過程中功勳卓著,朝廷也不敢過於壓制他們。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北魏時期的洛陽城平面圖

其次隨著國家國土的擴張,越來越多的漢人開始進入北魏軍隊。但是這些人與軍中原來的鮮卑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將兵語言不通,觀念迥異,地位又相對較低,很受軍士鄙夷,自然沒有什麼鬥志。而大量鮮卑人在戰爭中損耗,生還下來的又有一部分成為了軍官,一線很多士兵都是漢族,這樣的軍隊又能有什麼戰鬥力呢?

據《魏書》

記載

稱:

“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

朝廷內部鮮卑派與改革派互相碾軋使得命令不行,官員不思為國分憂,反而拉幫結派勾心鬥角,大量的行政資源被浪費。曾經強大的軍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毫無鬥志,得過且過。這樣的國家,即使皇帝胸懷壯志,也不敢揮師南下吧。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鮮卑人復原圖

3、

邊境軍閥勢力強大,國家無法控制軍隊

隨著北魏疆土的不斷擴大,面對漫長的國境線,北魏朝廷派遣六名大將前往鎮守,史稱“六鎮臺”,並派遣精兵強將加以輔助,每年劃撥大量軍費以供使用。

但漸漸的,這些軍隊遠離中央控制,不再是國家戍守邊疆的精兵強將,而是成了驕兵悍將,不但不聽指令,還經常挑釁朝廷。他們手中以十萬計的兵士無法為國家所用,甚至國家還需要另外的軍隊去看住他們,時刻警惕他們犯上作亂。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孝明帝元詡

之後隨著政務治理強人孝文帝去世,這些軍隊越來不聽節制,最後導致了六鎮之亂的爆發。

但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朝廷命令爾朱榮率領忠於朝廷的軍隊平叛,爾朱榮表面聽令,行動上也積極打擊叛軍,連戰連捷,深受朝廷器重。

但是背地裡爾朱榮卻在與麾下將帥勾結,願意追隨自己的,就安排為心腹,平日養尊處優,麾下將士也會享受更好的補給與待遇。那些不願與他同流合汙的將帥,他便安排他們和他們的部屬從事先登破陣,殿後鏖殺之類的任務,削弱乃至消滅他們的力量。

不久六鎮之亂被順利平定,爾朱榮風頭無二大權在握。之後爾朱榮利用自己的黨羽在駐地遙控朝政,待時機成熟便一舉入京,使得北魏陷入又一次大亂。

魏書》當中記載稱:

“三月,沃野鎮人破落汗拔陵聚眾反,殺鎮將,號真王元年”

對於爾朱榮的評價,

《魏書》中

稱:

“終乃靈後、少帝,沉流不反;河陰之下,衣冠塗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終於夷戮也”。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爾朱榮劇照

無論是六鎮兵團還是爾朱榮,都是北魏朝廷曾給予厚望的強大兵團,但是他們先後造反,代表著北魏朝廷已經無法控制他的武力。在這種大背景下自保尚且有虞,南下進攻就更無從談起了。

北魏統一了北方,為何不願揮師南下

▲爾朱榮發動的河陰之變

總結:

北魏王朝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當中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朝代之一,北魏前期以所向披靡之勢一統北方,滅亡後燕、北涼等政權。多次打敗南方北伐軍隊,使得南方政權多年不敢北望。

然而北魏的局勢卻在後期迅速惡化,不僅僅其國內民族矛盾突出,鮮卑貴族爭權奪利,更為嚴重的是北魏王朝隱藏著分裂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外戰爭自然難以取勝。

參考文獻

1、

《魏書》

2、

《資治通鑑》

3

《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