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材職相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嗎?材職相的歷史意義!

材職相什麼

才能要與職位相稱

古人曰:“君子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者乃治亂之源也。”可見,能當其位是用人的重要原則,是判斷領導者用人是否正確的首要標準。在用人時,領導者一定要根據人才的能力安排相應的工作,既不能讓統御千軍的將帥之才去做伙頭軍,也不能讓縣衙之才去當宰相;既不能讓溫文儒雅、坐談天下大事的文官去戰場上馳騁,也不能讓叱吒風雲、金戈鐵馬的武將成天待在宮廷內議事。應該根據各自的特長派給他們相符的職位及工作環境。

【薦讀】材職相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嗎?材職相的歷史意義!

不當其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都是失敗的用人方法。大材小用會極大地浪費人才,必挫傷人才的積極性,使其遠走高飛,另謀高就。小材大用只會把原來的局面越弄越糟,成為專業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用人必考其終,授任必求其當”,現代領導應該以古人為榜樣。

狄仁傑就是一位善於用人的官吏。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朕欲得一賢士,你看誰能行呢?”狄仁傑說:“不知陛下欲要什麼樣的人才?”武則天說:“朕欲用將相之才。”狄說:“文學之士溫藉,還有蘇味道、李嵋,都可以選用;如果要選用卓異奇才,荊州長史張東之是大才,可以任用。”於是擢升張束之為洛州司馬。過了幾天,武則天又問賢,我說:“臣已當薦張柬之,怎麼沒任用?”武則天說:“朕已提拔他做洛州司馬。”狄仁傑說:“臣向陛下推薦的是宰相之才,而非司馬之才!”於是,張束之遂被遷為侍郎,又被任命為宰相。事實證明張東之沒有辜負重任。可見狄仁傑深懂任人應當其位的道理。

【薦讀】材職相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嗎?材職相的歷史意義!

在考慮能當其位的過程中,領導不能將人才能力的高低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還得考慮人才的性格、品行。如果此人性格懦弱、不善言辭,則公關和推銷方面的任務就不宜讓他擔任;如果他處事較隨意,且常出一些小錯,不拘小節,財務方面的工作就不應讓他來做;如果品行不太端正,愛佔小便宜,且比較自私,對這種人尤其要小心任用,最好不要委以重任或實權,而且眾人應監督他,以免危害大局,一旦發現其惡劣行為,立即嚴懲不貸,絕不心慈手軟,以防止“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湯”。所以,作為領導,在用人時一定要綜合考慮人才的能力、性格和品行,再授予適當的位置。

此外,作為領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要考慮,即年齡。年輕人熱情奔放,充滿活力,且敢拼敢闖,創造力強;中老年人沉穩、冷靜,忍耐力強,且有豐富、老到的經驗。經驗是年輕人所缺乏的,而闖勁卻是中老年人所缺乏的。瞭解到這些,領導確定人選的時候就應該參考該項工作的年齡要求。

【薦讀】材職相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嗎?材職相的歷史意義!

同時,領導者也不能忽視年齡層次的問題,機關部門、事業單位的年齡層次可以適當偏大一些,姜畢竟還是老的辣。而企業的年齡層次宜年輕化一些。因為年輕人精力充沛,後勁十足,還有很長的工作年限,而年紀較大的人可能即將離任。這樣公司人才斷層的情況就可以避免,有利於公司持續快速發展。

大材小用會極大地浪費人才,必挫傷人才的積極性,使其遠走高飛,另謀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