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德高望重是什麼意思啊

在《大秦帝國之裂變》中,相信很多觀眾對老甘龍這個角色記憶猶新。他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定國柱石的感覺。果不其然,隨後我們知道了他是三朝元老,官至上大夫。老甘龍在朝野德高望重,就連國公嬴渠梁也要敬他三分。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老甘龍逐漸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我們原以為甘龍閉門不出,就是為了讓新法更好地推行。然而甘龍的目的卻不是這樣,他只不過是靜默等待一個時機罷了。

在甘龍閉門這段時間裡,他精心謀劃了一場“狸貓換太子”的陰謀。他把新百里獻上來的精品糧食換成了沙石碎谷,從而引得太子嬴駟勃然大怒,最終導致了嬴駟違法犯罪。接下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差點讓變法停止。我們終於看清了,老甘龍其實是一個大反派。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大夫,與商鞅無冤無仇,最多隻能說二人政見不合,為何他偏要與商鞅為敵呢?

首先,我們先要理解甘龍所說秦國變法與他國變法的三大不同:

最大不同一,秦國國君嬴渠梁鐵心支援變法;最大不同二,商鞅是個徹頭徹尾的法家;最大不同三,如此君臣相遇,幾乎化成了一個人。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嬴渠梁鐵心支援變法,這一點山東六國國君無人能比。商鞅把法家思想研究得如此透徹,當今世上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嬴渠梁和商鞅相遇,君臣一心,無所猜忌,這一點從古至今,絕無僅有。這三大不同,就表明秦國變法是其他各國變法所不能相比的。

這樣的變法,其結果就會導致秦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法不避權貴,老世族封地縮水,僅此兩點就會激起世族功勳的全力反抗,這就是老甘龍決意與商鞅為敵的原因。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第一點,春秋戰國,封建社會,當時是要分尊卑貴賤的。貴族功勳有特權,比如“刑不上大夫”。此外,劇中三大世族元老和杜摯等人,口口聲聲都是“賤民這樣,賤民那樣”,足見,貴族功勳是不屑與平民百姓為伍的。

如果秦國新法把貴族和平民一視同仁,這無疑會遭到甘龍為首的老世族極力反對。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第二點,未變法前,平民是沒有田產的。商鞅廢除“井田制”,就是把國家的土地進行重新再分配,從此全民有田可耕。而在此之前,田產都是歸老世族所有。在他們心中,田地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怎麼樂意把它們分給平民百姓?

所以,商鞅觸碰到了老世族原有的利益,當然會受到老甘龍的仇視。

《大秦帝國》老甘龍德高望重,與商鞅無冤無仇,為何偏要與他為敵

從明面上看,老甘龍與商鞅無冤無仇,但是在暗地裡,老甘龍與商鞅已經結下了不解之仇。把“商鞅變法”擱在今天來看,它無疑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但是在當時,卻讓商鞅遭到了所有貴族的仇視。

商鞅不懼權貴,給廣大平民百姓帶來了切身利益,最終使秦國變得強大。正好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普通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這才是變法的偉大,這才是商鞅的偉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影視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