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分封制開始瓦解。北京地區因地理位置特殊,西漢時處於北方邊境,並未實行郡縣制,曾分封過燕國和廣陽國,使得這裡存留了不少王侯墓葬,大葆臺西漢墓則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座。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漢初諸侯國

大葆臺西漢墓位於今北京市豐臺區郭公莊,共兩座墓,一號墓墓主人為廣陽頃王劉建,二號墓為夫人墓。劉建是漢武帝之孫,父親乃漢武帝第三子燕刺王劉旦。武帝駕崩後,劉旦謀奪皇位,計劃失敗自縊身亡,燕國被除國。漢宣帝即位,封劉建為廣陽王,建立廣陽國,劉建在位29年,國力強盛。不難想象,他的陵墓定是一座等級高貴、陪葬豐富的地下寶庫,考古發掘也證實了這一點。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大葆臺西漢墓考古發掘現場

1974年,一煉油廠在北京市豐臺區黃土崗鄉大葆臺修建儲油罐,意外發現了白膏泥、木炭以及五銖錢。考古勘探發現該地下4。7米遺存一座大型木槨墓,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室長23米、寬18米,分為甬道、外迴廊、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後室六個部分,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功能清晰,宛如墓主人生前所居宮殿的縮影。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大葆臺一號墓遺址復原圖

一號墓出土了金縷玉衣殘片,使用二槨三棺的五重棺槨以及黃腸題湊的帝王葬制,墓主人是一位諸侯王無疑,但具體身份卻爭論不休。西漢時期,燕國和廣陽國都曾統治過該地區,燕國曆經8位國王;廣陽國曆經4位國王,12位諸侯王誰才是正主?困惑之時,墓道中發掘出三輛真車真馬陪葬品。史料記載,漢元帝之後實行墓葬從簡,不再允許使用真馬真車陪葬。這樣看來,墓主人只能是漢元帝之前去世的諸侯王,再結合出土的五銖錢以及一件刻有“二十四年五月丙辰丞”的紀年漆木器,符合所有條件的只有兩人,即劉旦父子。但劉旦因造反自縊身亡,死後不大可能享用黃腸題湊和金縷玉衣。因此,墓主人唯有劉建!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真車真馬陪葬

大葆臺西漢墓的重要意義在於證實了黃腸題湊葬制的真實存在,這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一座使用黃腸題湊的諸侯王(後)墓。《漢書·霍光傳》記載,所謂的黃腸題湊,是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劉建墓外迴廊正好有一圈3米高的木頭牆壁,是由15880根長90釐米、寬高各10釐米的黃心柏木,端頭向內、層層鋪砌而成,這與文獻所描述的黃腸題湊非常符合。整座地宮埋入地下2000多年,仍未坍塌、堅固異常,讓人嘖嘖稱奇!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大葆臺西漢墓地宮結構

可以說,黃腸題湊是中國古代極為尊貴的一種葬制,但加工難度巨大,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頗多,尤其是對木材的需求更是難以估算。西漢後期,長安城附近的森林砍伐殆盡,想要製作一套上好的黃腸題湊非常困難。因此,東漢以後黃腸題湊逐漸消失,最終被廉價易得的磚石材料所取代。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黃腸題湊

大葆臺西漢墓考古發掘前就已被盜,破壞嚴重,但仍出土了400多件文物,其中不乏精品,如牙棋、玉舞人等。1983年,在墓葬原址修建了中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這些文物為人們瞭解西漢社會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但該博物館也因年代長久、建設陳舊無法滿足使用需求,已閉館10年之久,亟待升級。

探秘大葆臺西漢墓, 昔日邊疆幽州, 發現中國首座黃腸題湊地宮

大葆臺西漢墓(新)博物館

近期,有訊息稱,為更好地展示漢代歷史文化標識,2022年底透過原址改建博物館,新館將於2024年建成投用,屆時將迎來一場更為宏大的漢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