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的一個建築工地上,一名工人突然挖到一個普通的陶甕。開啟一看,裡面竟裝滿了金銀寶物。

專家們對現場第一時間進行了勘測,在陶甕附近又挖出兩個陶甕,一共發現1000多件文物。

其中,包括陝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楊貴妃最愛佩戴的葡萄鳥紋銀香囊、12條鎏金小金龍等。

《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何家村窖藏

這些工藝精美的文物,全部來自盛唐時期。這就是轟動世界的“何家村窖藏”。

在古代,何家村原址位於長安城興化坊。青年曆史學家覃宜明在《活在大唐》中指出,長安城共有108坊,均遵照一個區域劃分準則,即“東富西貴,南虛北實”。

興化坊位於長安城西部,緊鄰朱雀大街,住的都是達官顯貴。由此可見,這批國寶級文物的挖掘,並非是一種偶然現象。

《活在大唐》是覃宜明在潛心研究隋唐史8年後的鼎力之作,堪稱唐朝百科生活指南手冊。全書用通俗的語言,風趣幽默的文字,再現大唐盛世中,長安城的繁華之景。

下面,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去大唐時期最鼎盛的長安城,看看千年前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

《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01 皇子腳下,規矩多

長安城,既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同時期全球最大的城市。唐朝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到長安坊市後,曾作詩:“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哇。”

這首詩極其宏觀地描繪出了當時長安城的全景佈局。或許,有人會說,“雲旅遊”全憑想象也太腦補了吧?

別急,翻開《活在大唐》,在首頁處,有一份“唐代長安城的構造圖”,上面詳細標註了108坊和所有城門的具體名稱。

但是,手拿一份長安地圖,我們就能隨心所欲地橫逛長安城了嗎?

中國有句俗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古人規矩多,尤其生活在皇子腳下,必須遵守城內規章制度。否則,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吃板子,蹲牢房。

譬如,每晚7到9點是長安城的宵禁時間。可是,你偏偏耐不住寂寞,非要找朋友喝酒聊天。那麼,一旦被巡街使發現,難免遭遇一頓杖責,打得你皮開肉綻。

但是,古人也並非那麼不留情面。宵禁開啟後,有三類人,還是可以繼續趕路的。他們分別是:有要務在身的官吏、生病者、辦喪者。

只是,這三類人需要提前找縣令,或者坊正(所在小區負責人)開個臨時通行證明,方可在城中行走。

長安城中,有一條主幹道“朱雀大街”。在古裝戲中,我們經常看到演員們騎著高頭大馬,在街上肆意狂奔的場面。

如若他們在朱雀大街上,上演這種你追我趕的場景。那可是萬萬不可的,因為朱雀大街直達皇城,被譽為“皇家的臉面”。

有人在朱雀大街上,騎馬狂奔,那是大不敬之罪。一定會被道旁的巡邏人員當場攔住,二話不說先賞賜你五十大板。

如若平民百姓在街上偶遇官員,沒有及時為其讓道,輕則被對方訓斥,重則拘留。

《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騎毛驢的賈島

有一天,大詩人賈島騎著小毛驢逛長安城,時至秋風落葉,景緻宜人,賈島詩興大發,吟出一句:“秋風吹謂水,落葉滿長安。”

正當賈島陶醉於美景之際,卻因為衝撞了京兆伊劉棲楚的車駕,在長安監獄住了一夜。

還有,如若穿越回大唐,穿衣也是頗有講究的。我們常聽說“白衣書生”,便是由此而來。

在古代,等級制度森嚴,衣服意味著社會地位,一定不能穿錯。在唐朝,讀書人在進入仕途之前,只能穿白衣;商人和屠夫穿黑色衣服;唐高宗李治時期,禁止任何人穿黃色衣服……

02 古裝電視劇,看看罷了,千萬不可當真

電視劇中,有皇室或者重要官員出場時,往往會在石板鋪路的街道上,上演一番“潑水淨街”的場面。

可是在唐朝,石板是緊俏的戰略物資,連皇家的臉面朱雀大街都是由黃土構建而成。

每逢下雨之際,朱雀大街上便會泥濘不堪。如果恰巧皇帝要在此時出巡,有關部門就要“黃土鋪道、潑水淨街”。

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男主一出手,便是幾十兩紋的闊綽場面。

在大唐,這種場景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銀子並不是流通貨幣,而是一種收藏品。因為國家不具備開採銀礦的能力。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均以“銅幣”為主。

在明清時期,“秀才”是讀書人中,最低級別的稱號。可到了唐朝,秀才卻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每年由皇帝親自欽定秀才。也就是說,唐朝的秀才可是最高級別的稱謂。但是往往都是年年為零的狀態。因為,全科學霸實在是少之甚少。

古代一些身高位重的官宦子弟,往往都是妻妾成群。那是因為在唐朝,如若沒有子嗣。就意味著後繼無人,皇帝就會收回對你的土地賞賜。

所以,為了家族興旺,為了“子承父業”。古人必須順勢而為,想要壯大家族,首先必須多子多孫才行。

還有,在電視劇中,我們偶爾會聽到一句臺詞:“皇城腳下,豈能容你如此囂張?”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皇城是皇帝的住所。可在唐代,皇帝並不住在皇城裡。

皇城是兵部辦公的地方,像電視劇中,常演的御史臺、大理寺、國子監,以及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譬如:吏部、禮部、工部、刑部、戶部都在這裡。

《活在大唐》: 穿越長安之旅, 瞭解大唐文化

03 那些被我們誤解多年的烏龍事件

古裝劇中,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彙——“大人”。可如若重返大唐,我們千萬不可稱呼對方為“大人”。

在唐朝,“大人”是用來稱呼父親的專屬稱謂。想想,在大街上,你管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叫聲“大人”(父親)。滿大街認爹的節奏,這可讓對方情何以堪啊?

還有,我們經常在劇中,聽宮女尊稱皇后或者貴妃為“娘娘”。可在唐朝,“娘娘”這個詞彙卻是用來稱呼母親的。

這些被我們誤解多年的“稱謂”烏龍事件,在《活在大唐》這本中,比比皆是。

譬如:“小姐”一詞。從宋朝開始,“小姐”就與妓女畫上了等號。即使到了現在,我們也深知“小姐”這個詞彙,是不能隨意亂叫的。

在唐朝,“娘子”不是妻子,而是專指那些未出嫁的少女。主人家裡未出嫁的女兒,婢女可以稱呼她們為“小娘子”。如有排行,就是“大娘”、“二孃”、“三娘”,以此類推。

少爺這個詞彙,其實也是後世才出現的。在大唐,僕人往往稱呼少主人為“郎君”或者“阿郎”……

《活在大唐》這本書,以史為據,為我們開啟了一場“雲遊大唐長安”之旅,帶我們重返13朝古都最繁華的時期,體驗不同的社會階層,以及豐富多彩的大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