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與政治體制的變化

1344年夏天,元朝統治下的淮河流域接連遭受旱災和瘟疫。濠州鍾離太平鄉的一個佃農九口之家,半個月內相繼病死4人。家中的小兒子、年僅17歲的朱重八為飢餓所迫,削髮為僧,出外遊方乞討。後來,他有了新的名字朱元璋,並且因緣際會,成長為一個新王朝的開國君主。

明朝的建立與政治體制的變化

1351年,元朝爆發農民起義,動亂波及全國。佃農出身的起義將領朱元璋勢力逐漸強大,統一了南方。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軍北伐,攻佔大都,推翻了元朝。明太祖性格多疑、專斷,迷戀權力,事必躬親。他廢除了自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並且嚴令子孫永遠不許設立宰相。這一舉措對以後500餘年的政治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

明朝的建立與政治體制的變化

宰相廢除後,皇帝需要直接領導六部等具體職能部門,工作壓力成倍增加。明太祖的兒子明成祖在位時,選拔一些文官到皇宮內的文淵閣值班,充當秘書。從此,形成一個常設的秘書諮詢機構,俗稱“內閣”,其官員稱為某殿或某閣大學士。大學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皇帝在票擬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覆奏章,稱為“批紅”。明朝中期,有的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

明朝的建立與政治體制的變化

比較而言,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還負責提督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17世紀20年代,宦官魏忠賢一度主宰朝政,實施恐怖統治,被稱為“九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