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漢末三國是一個群雄輩出的年代,在這數十年間,曹操,呂布,袁紹,劉備等人爭霸中原,他們的佳話史詩一直流傳至今。但在中原紛爭,群雄爭霸之際,偏遠的遼東卻在公孫氏手中安定一時。公孫氏割據遼東數十年,旁觀中原紛爭,外驅丸胡鮮卑高句麗,儼然獨立於中原之外,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那麼公孫氏又是如何做到在漢末三國安穩割據遼東半個世紀的呢?

漢末

遼東公孫氏開國之主公孫度原本就是遼東本地士人,後公孫度隨其父舉家遷往朝鮮半島的玄菟郡。在玄菟郡年輕的公孫度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當時的玄菟太守公孫域,公孫度因為與玄菟太守死去的兒子同名同姓同等年紀而深受太守的喜愛。因此公孫度沾了光,先後被舉為秀才,得以入宮為郎,步入仕途。

遼東來的公孫度在朝內的仕途並不順利,在他由宮中尚書郎得遷冀州刺史之時,被人以謠言誣陷,不得不免官避嫌,寓居於洛陽,但很快公孫度的轉機就來了。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外戚何進為擊敗宦官招董卓入京,不想外戚宦官統統被董卓包圓剷除,董卓以武力自任相國,獨攬朝政。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董卓

而董卓的心腹愛將徐榮恰好與寓居洛陽的公孫度為同鄉,寓居公孫度得以經同鄉徐榮的面子求得了遼東太守的官職。公孫度在朝之時看清了漢朝江山即將大亂,而之前同樣想法的劉焉率先出外為官佔據益州的行為大大刺激了公孫度,公孫度也萌生了同劉焉一般割據一方的想法

初平元年,度知中國擾攘,語所親吏柳毅、陽儀等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劉焉率先割據益州為眾人做了一個表率

佔據偏遠遼東的公孫度也有自知之明,遼東偏遠,周遭還有烏丸、鮮卑、高句麗等化外民族窺伺,難以真正參與到中原爭霸之中。因此公孫度根據遼東的情況制定了保境安民,不參與中原事務,獨王一方的策略。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公孫度對內自立為平州牧、遼東侯,委任親信吏員控制地方,並乘中原大亂之時用兵朝鮮半島的樂浪、玄菟,從海上出軍收山東半島的東萊郡為己有。多次用兵高句麗、烏丸等族,威加遼東,在當時可謂小霸一方。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三國

公孫度在世之時,公孫氏總體上執行的是佔據遼東,乘中原大亂擴充實力的策略。公孫氏在初期並不願將自己並不強大的勢力參與到中原軍閥之戰中,曹操挾天子封公孫度為武威將軍時,公孫度也婉言辭謝。

但隨著中原亂局逐漸清晰,公孫氏割據一方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公孫康

建安九年公孫度死,其子公孫康繼任為遼東太守。同年之前在官渡之戰中獲勝的曹操再次北上討伐袁氏,這次曹操成功地擊敗了袁尚袁熙,盡有袁氏北方四州之地。;建安十二年,曹操出軍討伐窩藏袁尚袁熙的烏丸族,此次有驚無險,曹操擊敗烏丸,袁尚袁熙及烏丸殘軍逃奔公孫康。曹操經過此次戰役基本盡有北方,北方再無勢力可以與曹操爭雄。

面對如此情況,公孫氏割據一方的策略面臨極大的挑戰,如果繼續執行公孫度獨善其身的策略,勢必會面對統一北方的曹操。因此公孫康經過考慮,明智地決定歸附曹操,公孫康計斬袁尚袁熙,將首級呈送曹操。同時南方孫權派遣使者渡海而來,試圖拉攏公孫氏,也被公孫康所殺呈送曹操。

曹操順水推舟,接受了公孫氏的效忠,封公孫康為襄平侯,左將軍。並允諾:

海北土地,公孫子孫, 世世有之。

在獲得公孫氏的效忠後,曹操便投身中原與劉孫二勢力爭霸中去了。而公孫氏也在獲得曹操的承諾後,放心地繼續割據一方的土皇帝生活。其後公孫氏依舊致力於拓邊實民,建安十四年,公孫康率兵大破高句麗,焚燬其國都,大掠人口物資而還。並分玄菟郡為帶方郡,收集朝鮮半島散落的流民,屯邊帶方。

公孫恭

公孫康死後,其弟公孫恭即位。此時曹丕已經篡漢稱帝,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公孫氏政權開始完全依附曹魏。公孫氏在公孫康後便接受曹魏的封賜,承認與曹魏的主僕關係,公孫恭也不例外,魏文帝在其即位後,便封其為車騎將軍、平郭侯。

但公孫恭時面對曹魏,公孫氏不再如過去聽調不聽宣,單獨進行內部政務,曹魏開始對公孫氏進行指令與調動。魏文帝便多次下令遼東公孫氏歸還中原離散的人口和士族,而公孫氏無不從命。

公孫淵

公孫恭雖然面對曹魏不得不委曲求全,但公孫恭在位時期遼東郡在對內和對外中依然是穩定的。後因公孫恭身有疾病,不能治國,公孫康之子公孫淵便引人造反,逼迫公孫恭禪位。

公孫淵即位後面對公孫康、公孫恭時期以來曹魏的強大壓力,遼東獨立一方的地位逐漸被動搖,不得不聽從曹魏的宣令。公孫淵十分的不滿與惶恐,他覺得以遼東獨立中原數十年,佔據五郡的勢力不能葬送與曹魏之手。

因此在他即位後,一反公孫家三代的策略,試圖主動參與到三國爭霸的時局之中。公孫淵的想法與想拉攏公孫淵的孫權不謀而合,公孫氏再次與吳國相互往來。

孫權甚至親派太常與萬人使團渡海至遼東,封賜公孫氏。但公孫淵認為吳國遙遠,魏國地近,吳國不足以為外援。因此在吳國刻意以政治目的拉攏時,公孫淵並不像牽扯進魏蜀吳三國交戰之中。後公孫淵主動反悔,殺吳國使臣呈送曹魏。

但公孫淵的小伎倆並沒有奏效,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其父公孫康的時代了,公孫淵殺吳使不僅沒有達到殺袁尚袁熙的效果,而且引致了曹魏的猜忌和孫權的怒火。

後孫權多次聯合高句麗、烏丸試圖武力報復公孫氏,加之曹魏的猜忌,此時的遼東以是危機四伏。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滅亡

魏明帝景初元年,在外有孫權與周邊民族侵襲的背景下,曹魏也將矛頭對準遼東而來。明帝命毌丘儉率軍奔赴遼東,試圖以武力逼迫公孫淵入朝洛陽。此役公孫氏憑藉遼水天險僥倖擊敗毌丘儉軍隊,但與曹魏已不得不翻臉對抗了。

公孫氏在毌丘儉征討之後自立為燕王,勾結鮮卑侵襲曹魏邊境,但自知曹魏不會善罷甘休的公孫淵還遣使孫吳,試圖取得孫吳的支援。孫權只以一句同休慼,共存亡的空話糊弄了過去。

果不其然,景初二年魏明帝搜刮國庫,以司馬懿為帥率大軍再次北上伐遼。這次遼水沒有擋住敵人,司馬懿奇兵繞過遼水防線突襲襄平城,公孫氏主力在回軍途中與司馬懿大軍決戰被全殲。司馬懿兵圍襄平,遼水反而成了司馬懿運兵運糧的通道,公孫淵無力抵抗只得率軍突圍,在途中被殺,首級被送往洛陽,其領地傳檄而定。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至此從公孫度開始割據遼東和朝鮮半島五十年的公孫氏滅亡。

公孫氏為何可以割據遼東五十年

一:漢末亂世,中原政權無力北顧

自公孫度割據遼東,中原歷經漢室衰敗,董卓亂政,諸侯討董,群雄爭霸等長時間的混亂。割據中原的各政權連眼前的事物都未處理乾淨,根本難以插手極北之地的遼東。

公孫瓚,袁紹,曹操爭雄之時,各自都是互相的心頭大患,相比二者而言,公孫氏不過是肘腋之患。對於他們而言解決強大的其他二者才是大事,一個保境安民的遼東太守再強大也根本威脅不了佔據中原的他們。

在曹操統一北方後,最大的問題也是南方孫權劉備,解決中原對這些人來說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在赤壁和漢中之戰後,曹魏政權元氣大傷,不得不採取守勢,加上諸葛亮數次北伐,對公孫氏威脅最大的曹魏更不可能投入大量精力對付公孫氏。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二:遼東偏遠,遠離亂世的核心區

遼東郡和玄菟、樂浪等郡遠離中原,從北平到襄平的距離都與洛陽到北平的距離相等了。如此遙遠的距離首先造就了天高皇帝遠的公孫氏土皇帝。再次從中原出發討伐公孫氏無疑會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面對南方未定的局面,討伐公孫氏的風險會讓中原政權得不償失。魏明帝派司馬懿討伐公孫氏的花費也是極其巨大的。

三:遼東天險

遼東之西為遼水,遼水下游平原之地在古代由於水溫氣候的條件有著大片沼澤,在古代被稱為遼澤。遼澤天險水澤為患,以致遼東與中原的交通一直不便,大軍難以同行,遼澤天險也幫助公孫氏抵擋了第一次曹魏的大軍,公孫氏也一直在依靠遼水和遼澤建造防禦堡壘。遼水天險無疑加大了中原政權攻擊公孫氏的風險和難度。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古代遼河下游有大澤

四:公孫氏成功的外交政策

公孫氏前三代的外交政策十分成功的,公孫度與董卓勢力緣分匪淺。後又十分明智地執行保境安民,不參與中原紛爭的策略。在亂世局勢沒有明朗之時,這個策略無疑非常成功,讓公孫氏承受了最小的外部壓力,而且還能在渤海地區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

曹操統一北方後,公孫康也十分明智地選擇了以袁尚袁熙兄弟人頭為見面禮,向尚有南方之患的曹操投誠,雙方都以最小的代價解決了信任問題。

公孫氏的滅亡雖然主要是因為曹魏的強大而必然的趨勢,但公孫淵一改之前歷代的外交政策,兩面討好卻適得其反,無疑也是其敗亡的重要原因。

五:公孫氏歷代對遼東成功地經營

公孫氏自公孫度起,向東竊得玄菟,樂浪,向南得東萊郡,足以證明公孫度在遼東實力並不弱小。加上公孫度本人威信卓著,到任即殺郡中數百家,為人非常強勢,大權獨攬。

故河內太守李敏,郡中知名,惡度所為,恐為所害,乃將家屬入於海。度大怒,掘其父頉,剖棺焚屍,誅其宗族。

三國亂世之中,公孫氏為何能安穩割據遼東五十年?

公孫度

遼東雖小,卻還是有一定軍事實力,公孫度本人甚至意圖乘鄴城空虛之時偷襲:

聞曹公遠征,鄴無守備,今吾欲以步卒三萬,騎萬匹,直指鄴,誰能御之?

可見公孫氏對外擁有一定的武力威懾,雖然並不能真正威脅曹操等大勢力,但在尚有強敵得情況下足以讓這些大勢力三思。這也是為什麼曹魏直到明帝時期,公孫氏公開謀反之時才會征討,而之前從未用兵的原因。

總結

公孫氏割據遼東五十年,無疑是那個時代特殊的背景導致的。中原大亂,王朝的核心基礎分裂。作為邊緣地帶的遼東順勢而起,在次一等的強人帶領下保境安民,無疑順應了百姓的需求,也為遼東百姓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這寄託於中原情勢的政權在天下大勢已經明朗,曹魏元氣恢復的情況下逐漸敗亡也是必然。公孫淵一改之前執政者的風格也是因為公孫氏肉眼可見的衰敗讓其難以承受。即使沒有公孫淵,在曹魏日益強大的三國末年,公孫氏也難逃一紙詔書傳檄而定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