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高平陵政變時,曹爽被大司農桓範痛罵蠢“如豬如狗”,他這話罵的一點毛病沒有。如果按題主假設的問題,即,曹爽在高平陵政變中不投降,而是以小皇帝曹芳的名義號令天下共勤王,他的勝算有多大呢?如果這樣,保守點說他也能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勝算;理想點說超過百分之八十也是有可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依據: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第一,曹魏統治的人心還在。曹魏政權經過曹操的奠基,到曹丕稱帝時,透過九品中正制與士大夫階層合作分享了曹魏政權的權力,所以基本獲得了絕大部分的人心支援,經過曹叡的鞏固,再傳到曹芳時,可以說曹氏家族對曹魏政權統治的正統性,正處在比較強盛的階段,其內部反對曹氏當皇帝的人只有極少數,他們的力量也非常弱。在這種大背景下,曹爽以小皇帝曹芳蒙難的名義號令魏國各地的軍隊前來勤王,共同對付司馬懿,應該很快就能招來一批勤王的兵馬,再配合輿論宣傳戰,估計司馬懿很快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就連其所佔據的洛陽也會有不少人,在暗中破壞司馬懿的行動。曹爽這時派出支援曹魏皇帝的老將及曹家會帶兵的人,率領勤王兵馬圍攻司馬懿,這勝算必然超過半數以上。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老話正是對曹爽最有力的支援。因為他只要稍微運作一下,就會將司馬懿的行動,由他們兩位顧命大臣之間的權力之爭,轉化成司馬懿對曹芳皇權的威脅,這就相當於曹爽佔到了道義的制高點,所以,得到軍心、臣心、民心的支援,是大機率事件。這樣勝算能不大嗎?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第二,曹爽還有獲得軍隊支援的資本。曹爽專權後,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主要都是腐化墮落的問題,政治上除了與司馬家為敵之外,他在曹魏政權內部並沒有再樹立其他明顯的政敵。當時,曹魏內部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四股:一是曹爽集團,二是司馬懿集團,三是元老集團,四是地方實力派。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雖然針對的是曹爽,但曹爽手中畢竟掌控著小皇帝曹芳,所以,這就是他的王牌,他只要按照曹操當年“挾天子令諸侯”的策略開展行動,必定能爭取到元老派和地方派的支援。那樣,曹爽戰勝司馬懿的可能性超過百分之六十,甚至達到百分之八十的希望是不是很大呢?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第三,支援司馬懿的軍隊有限。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靠的是其多年在曹魏軍事集團中的積累,靠的是老謀深算和軍事韜略,再有就是他掌控了洛陽城及皇太后等皇室成員,至於真正能支援他的軍隊人數,其實是有限的。如果曹爽以皇帝名義號令魏國軍隊討伐司馬懿,最後能真正為司馬懿家族效命的恐怕就更少了,這樣曹爽的勝算豈不是越來越大?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但歷史不能假設,曹爽放著剷除政敵的大好時機,卻採取了最愚蠢的“投降”策略,如此結局令人唏噓!

高平陵政變:曹爽我不投降,讓皇帝下令勤王,司馬懿你還有戲嗎?

但曹爽在高平陵政變中,用自己及其家族的人頭為儲存魏國實力做出了貢獻,換來了司馬懿對曹魏政權的主導和絕對控制,變相地維持住了曹魏相對於蜀漢和東吳的優勢國力。如果曹爽透過與司馬懿展開軍事鬥爭獲得勝利,殺掉司馬懿家族,那麼,他雖然更好地維持了曹魏政權的統治,但卻極大地消耗了曹魏的內部力量,曹魏相對蜀、吳的國力優勢可能就沒了,或至少會弱化很多。那樣,可能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會多延續很多年,司馬家的西晉就更不可能出現了,自然五胡亂華也不會發生,那豈不是一件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