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來源: |大書法微報 ID:zysfjxh」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拓本冊,18×10cm,臺北故宮物院藏。王獻之小楷書曹植的《洛神賦》,自宋代以來,僅殘存中間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簡稱為《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洛神賦十三行》用筆挺拔,與其父王羲之的小楷相比,王獻之的書法用筆已完全沒有隸意。王羲之的字比較含蓄,多用“內擫”筆法;王獻之的字神采比較外露,以“外拓”用筆為主,兼以“內擫”,“外拓”和“內擫”和諧統一,因此,王獻之既有王羲之楷書凝練、樸厚之質,又極具清健、秀逸的氣韻。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洛神賦十三行》的結構,不僅繼承了羲之變橫為縱的結字法,而且隨情所至。有些字的撇、捺等筆畫伸展很長,但並不輕飄柔弱,筆力都能運送至筆畫末端,遒勁有力,神采飛揚。有些字的個別筆畫,採用行草寫法,化繁為簡,使結體靈動多變、婀娜多姿。有些筆畫多的字寫得很大,但整體上又能與筆畫少的字相統一,或大或小、或長或短,疏密恰當、開合分明,具“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天然之趣。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洛神賦十三行》的章法縱有行、橫無列 ;字與字之間揖讓有序、顧盼生姿,行行氣勢完整 ;行與行之間,間隔亦時緊時鬆、鬆緊自如。 《洛神賦十三行》是王獻之的楷書代表作,其風姿秀美,形態活潑多姿,神滿意足,被譽為“小楷極則”,後人極為推崇,多以此為摹寫範本。清楊賓在《鐵函齋書號》中雲 :“字之秀勁圓潤 , 行世小楷無出其右。”事實也確實如其所說,在王獻之以後的書法家,就小楷成就而言,沒有能超越他的。《洛神賦十三行》的藝術價值,在傳世書跡中是極為少見的。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2】晉中{+書}令王獻之書。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3】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以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4】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拳拳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5】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6】鶴立,若將飛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兮,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遠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7】靈雜逯,命疇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姚兮,攜漢濱之遊女。嘆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行世小楷無出其右

【8】瓟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