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地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學來的技巧運用得得心應手

幾年前,我在參加一次數學教研活動時,聽一位特級教師上的公開課,感覺他的講課方式與眾不同,比普通教師更能吸引聽課者的注意力。為什麼同樣的教學內容,特級教師講課的效果會高人一等?我一直心存困惑,直到有一次參加一項關於NLP的繼續教育培訓,才終於找到答案。那麼,什麼是NLP?N-neuro神經、L-liguistic語言、P-programming程式,它被翻譯成“身心語言程式學”。它是透過“模仿”的方式,去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下面,就以我的實際體驗,淺談一下NLP對教學的幫助。

不斷地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學來的技巧運用得得心應手

一、執教者的聲調

上文提到的那位特級教師一上講臺,其講課的聲音就顯得獨具特色,顯得很有磁性。大家都知道,同樣一個故事,不同的人講,其效果經常是大相徑庭,有的人講得栩栩如生,讓人聽得興趣盎然;有的人則講得平淡無趣,讓人聽得乏味犯困。兩者都是講同一則故事,效果卻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兩者聲音上的區別。細心觀察,大家會發現善於講故事的人,講述時,聲音比較有“譜”,就像樂譜那樣“哆唻咪譁嗦啦唏”,抑揚頓挫;在聲調上巧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音量上結合高、低、強、弱,讓人覺得悅耳。而不善於講故事的人則語調平淡,讓人聽得乏味。那位特級教師在上課初始,先用普通的音量問學生對學習本課知識有沒有信心,學生用平常的音量回答“有”,該師對學生的回答語氣不滿意,又用比較高的音量問:“大聲點說,有沒有信心?”學生這次也提高音量,說:“有!”該師還不滿意,又一次用堅定有力的聲調說:“你們的態度還不夠堅決,請你們用更加充滿自信的聲音告訴我,有沒有信心?”這次,學生用響亮而充滿自信的聲音回答道:“有!”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提高起來。這無疑歸功於執教者那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與

引導,聲調的運用則是成功的關鍵。我們在上課時,也可以仿效這樣的聲調變化,使我們講課的聲音更具吸引力。

二、執教者的動作

心理學家赫拉別恩曾提出一個公式:資訊傳播總效果=7%的語言+38%的語調語速+55%的表情和動作。語言只佔溝通的7%,而肢體語言卻佔55%。由此可見,肢體語言在日常溝通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很多演講家在演講時,都會使用很多的動作以配合演講。恰當的肢體動作,往往能給演講帶來錦上添花般的作用。教師在上課時,使用恰當的講解動作,亦能為教學帶來不少色彩。比較常見的一些教學動作,如上課時請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不應用手指去指對方,而應手掌向上,以平伸的姿勢示意對方回答。這樣,可以增加教師的親和力;而在學生回答完後,教師在請學生坐下時,加上適當的點頭與微笑,無疑會比僅對學生說聲“坐下”更顯人性化;在講解條形統計圖容易比較大小的特點時,結合兩手一隻抬高、一隻放低地擺在身前的動作,會使講解更加直觀。當然,在做動作時,要注意在時機與幅度上都要適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一般來說,手勢動作要自然、大方、不做作。手勢可以有多種變化,但在使用時,次數又不能太過於頻繁,否則學生會感覺眼花繚亂、乏味而無吸引力。因此,在使用動作時應注意適度的原則,使動作的運用恰到好處。而這方面的技巧,優秀教師已為我們做了良好的示範,我們在觀摩優秀教師的公開課時,除了學習其教學流程的安排外,還可以多多觀察他們的肢體動作,相信學會巧妙地使用肢體語言,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不少幫助。我在實際教學中也學著去運用一些動作,不過,讓人汗顏的是,有一次,我發現幾個學生在下課時偷偷模仿我的動作,然後哈哈大笑,估計是我的動作做過頭了——畫虎不成反類犬,搞得我極不好意思,不過事後想想,他們上課的注意力在教師這邊,而不是在開小差、思緒飛到課堂外,那顯得“做作”的動作,也算是有點“價值”的。

三、教學的模式

關於這點,內容就很廣泛,本文就以目前比較流行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模式為例,講講自己是如何把這一先進經驗進行一番NLP。事情源於一次聽課活動後的專家點評,有位專家在評課時順便提到他在其他地方聽過一節課,那節課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去教學生,而教師則重在“圍觀”。獲取這一資訊後,我回去也學著“模仿”這一教學模式,想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在一節講解

《百分數的運用》的課後練習課時,我先把題目在課件上展示:在學校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參加圍棋班的有32人,參加航模班的人數比參加圍棋班的多25%,問參加航模班的有多少人?然後,我先請一位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學生A)上講臺扮演“老師”,讓他畫線段圖及列算計算,接著,我問:“有誰願意向這位同學提出問題,向他發出挑戰!”,臺下的學生都像在看熱鬧一般,沒幾個人要舉手發言,我索性點名叫了一個平時成績很不好的學生B,“逼”他提問,沒想到,他一開口就讓我倍感意外,他問學生A:“你為什麼畫線段圖時,要先畫圍棋班的,而不先畫航模班的?”

問與答中講解完畢,教師只是偶爾“插一下嘴”。回顧這個教學片段,當時提出的幾個問題,如果是教師自己講解題目,再讓學生對教師提出問題,他們可能都不敢說出來,而讓學生去問學生,他們就敢於暢所欲言,更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而這次成功的教學,得益於我NLP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模式。

四、結語

NLP的核心就是模仿,透過“複製”成功人士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使自己獲得成功。比如模仿優秀教師的語調、語速、表情、動作以及教學模式等,學習他們調動課堂氛圍、掌控課堂節奏的技巧,促進自己的提高。但要注意:這裡講的模仿並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個性,在教學方法上應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把NLP中的模仿當作簡單的“依樣畫葫蘆”,把自己“克隆”成另一個人,而喪失自己的個性,這無疑是錯誤的,甚至可能會畫虎不成反類犬——適得其反。NLP中的模仿,是指在學習他人技巧的同時,又能結合自身的特點,發揮自身的潛力,不斷地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學來的技巧運用得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