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三十六計

第二計 圍魏救趙

與其強攻集中的敵人,不如使用計謀將它分散,然後逐一擊破;與其出兵正面攻打敵人,不如迂迴到它虛弱的後方,而後將它置於死地。

【計名由來】

國學三十六計

本計出自《史記》記載的齊魏桂陵之戰。計名則出於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位於山東的齊國求援。齊王即刻招募8萬軍隊,任命田忌為統帥,孫臏為軍師,火速前往救援趙國。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趙都邯鄲,與魏軍決一死戰。但軍師孫臏建議說:“魏國出動全部精銳部隊攻打趙國,國內必定空虛,沒有重兵把守。此時,我們應該攻打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這樣,魏軍必定會停止對邯鄲的包圍,回兵救援本土。”田忌聽從了孫臏的建議,帶領齊兵向魏都大梁進軍。訊息一經傳開,魏將龐涓慌忙從趙國退兵,全速趕回魏國救援,而這時,齊軍己在魏軍回國必經之地桂陵一帶(今河南長垣縣西)設下伏兵,以逸待勞。魏軍長途跋涉,精疲力竭,又遭到齊軍的突然伏擊,大敗而歸。趙國之圍也很快被解了。

國學三十六計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戰例。後人把這次戰列的經驗加以昇華、概括,列為三十六計的第二計。可見,此計主要是用來解圍的。它的特點是:以迀為直,避實就虛,攻敵之所必救,以此來解除敵軍的圍困。具體地說,就是當本軍某部遭敵軍圍困不得突圍時,救援的軍隊不應直接攻擊圍困的敵軍,而應以迀為直,選擇敵方防守相對空虛而又地處要害的地區進行攻擊,以迫使敵方撤圍回援,並趁敵軍再回援途中無所防備的情況下發起突襲,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