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晚唐時期取代回鶻汗國統治蒙古高原的是大黠戛斯[xiá jiá sī]汗國,這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民族,其後裔生活在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中國境內的就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柯爾克孜族。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柯爾克孜族)

【融入漢人血統的白種人民族】

早在西漢宣帝時期(前91年—前48年),史書上第一次有了黠戛斯民族的記載,當時的名字是堅昆,又叫契骨、結骨,是草原霸主匈奴汗國西北的一個弱小勢力。

當時的堅昆人“

赤發綠睛

”,“

人皆長大

”,“

皙面

”,白面板大個子,基本上是白種人的特徵。

漢武帝時期,漢朝大將李陵出征匈奴,兵敗後投降匈奴,被封為右賢王,管理區域就是堅昆族傳統居所。那裡古稱劍水,是一條由南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河,下游是現俄羅斯境內的葉尼塞河。

李陵本來是被迫投降匈奴,但漢武帝處置不當,殺了李陵全家,李陵歸國的可能被徹底斷絕。無奈之下,李陵就努力的生生生,甚至生了一個族群出來。

當然,想必這並非李陵一人所能,隨李陵一併被俘的漢軍將士,甚至還有其他被俘和擄掠而來的漢人都在努力的生生生,這才有了後來的黃白混合黠戛斯族。

總之,漢人血脈和白人血脈的堅昆族融合,其中黑頭髮黑眼睛的都是李陵等漢人的後裔,併成為黠戛斯民族的主流。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葉尼塞河——上游古稱劍水)

【六百年如一夢】

之後六百多年,黠戛斯受阻於鮮卑、柔然等草原上的新興民族,一直與中原斷絕聯絡。直到突厥崛起,黠戛斯成為突厥臣屬,才重新見於中原史書。

這六百年間,中原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又到了隋王朝。

在隋文帝時期,還未分裂的突厥是中原王朝的最大敵人。當時突厥南侵大隋,卻不料背後起火,黠戛斯、高句麗、靺鞨等原臣屬於突厥的勢力發動叛亂,東西南北夾攻加上內部爭權奪利,突厥汗國陷入長期內亂,並分裂為東西突厥,黠戛斯也成為西突厥統御下的一個勢力。

唐王朝成立後,很快滅亡了東突厥,扶持薛延陀汗國成為蒙古高原新的主人,西突厥也成為大唐藩屬,唐王朝的觸手開始伸入了西域。

黠戛斯當時相對勢弱,同時依附西突厥和薛延陀,中原,仍然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遠方。

隨著唐王朝在蒙古高原和西域的深入,李世民貞觀後期先消滅了薛延陀汗國,又遠征金山討伐東突厥殘餘車鼻可汗,西突厥也日益衰落,黠戛斯與大唐越來越近。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黠戛斯得到周邊的鐵勒諸姓入長安朝貢的訊息之後,其酋長意識到機會來了,親自前往長安朝貢,在看到大唐的繁榮和強大之後,主動提出“

願得持笏

”,想成為唐朝皇帝面前手持笏板的臣子。

本來李世民就對劍水流域歸附非常高興,這是唐王朝西域擴張的顯著成就,黠戛斯酋長主動要求稱臣,更是加速了這個過程。於是,李世民在劍水流域設定了堅昆都督府,隸屬於燕然都護府,任命黠戛斯酋長為左屯衛大將軍、堅昆都督府都督。

從此,劍水流域納入唐王朝版圖範圍,黠戛斯族這些李陵後人,也在六百年後重新成為中原政權子民。

至於黠戛斯認親之事,幾部正史都沒有提及,李世民也並未對黠戛斯有特殊優待。倒是數十年後唐中宗時期,根據《新唐書》記載,黠戛斯來朝,唐中宗曾對使者說:“

而國與我同宗,非它蕃比

”,算是坐實了這個傳言。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配合唐王朝對抗後突厥】

黠戛斯歸附大唐後一直對唐王朝友善,多次派遣使者來長安朝貢。唐高宗時期,還主動提出本族區域內有流落在外的中原人士,請唐高宗派遣使者帶回。唐高宗也算夠意思,派人帶了很多金帛,凡是想回中原的就贖回來。

但唐高宗時期起,唐王朝基本上停止了對外擴張,武則天時期蒙古高原上的後突厥興起,原本大唐羈縻地區的堅昆都督府重新被突厥人控制。包括黠戛斯,以及當時同樣屬於大唐羈縻勢力的鐵勒九姓各部落,這些親唐派都成了後突厥重點打擊的物件。

為了尋找共同對抗後突厥的盟友,黠戛斯再次冒著千難萬險來到了長安,於景龍二年(708年)見到了唐中宗。也就是這次,唐中宗承認了雙方有同宗之情。

形勢已經不同了,後突厥當時已經成為蒙古高原霸主,實力不在當年東突厥之下。唐中宗也想重施當年李世民故技,在敵人身後扶持親唐勢力,於是對黠戛斯表示出特殊的熱情。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之後幾方果然開始聯合攻打後突厥,唐朝名將張仁願趁後突厥主力西征之際,在河曲一帶出兵突襲,佔領了漠南的大片土地,並修建了三座受降城,把唐王朝北方防線前推了數百里。

局面開始好轉,唐中宗雖然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在對外方面也敢想敢幹,景龍四年(710年)下了《命呂休璟等北伐制》,正式對後突厥宣戰。主將為呂休璟、張仁願、郭虔瓘【guàn】等一時名將,率領西起碎葉城、東至關中的唐軍以及各羈縻勢力軍隊,總兵力高達六十萬,是一場唐王朝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其中,黠戛斯從後突厥背後出兵,是主力部隊之一。

可惜,唐中宗在北伐詔書釋出一個月後死去,韋后和安樂公主專權,北伐計劃不了了之。而後突厥得到了喘息之機,藉機再次西征,黠戛斯可汗被殺,黠戛斯再次陷入沉寂。

之後唐王朝的開元盛世,李隆基多次發動了對後突厥的北伐戰爭,但大都以失敗或無功而返告終,黠戛斯雖然努力配合,但都未能取得效果。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黠戛斯是回鶻汗國背後的尖刀】

回鶻汗國興起後,黠戛斯成為回鶻向西擴張的障礙,雙方爆發了長達百餘年的戰爭。在回鶻武功最盛的初期,黠戛斯也是被多次擊敗,雖然仍然能夠控制劍水流域,但被回鶻、吐蕃等勢力阻隔,無法與大唐取得聯絡。

當時回鶻正在與吐蕃爭奪西域,西北方向又有黠戛斯的威脅,國力消耗很大,這也是回鶻立國百多年一直能夠與大唐保持相對友好關係的基礎。

這百多年,回鶻雖然在吐蕃面前始終佔不到便宜,但對黠戛斯還是一直佔優,多次西征大破黠戛斯。但黠戛斯這個民族也非常有韌性,就如之前在匈奴、鮮卑、柔然、東西突厥面前一樣,始終要保持獨立,即使多次被擊敗仍然頑強的活了下來。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回鶻汗國的滅亡,黠戛斯的輝煌】

唐王朝進入中唐,唐憲宗時期,回鶻汗國已經在長期內亂和對外戰爭中被嚴重削弱,而這時黠戛斯開始加強了攻勢,聯合了契丹、奚、室韋、韃靼等周邊民族,形成了一個反回鶻汗國的五族聯盟。

這次戰爭持續了二十年,直到唐武宗在位時期,黠戛斯在回鶻帶路黨的帶領下,攻破了回鶻汗國牙帳,回鶻汗國解體。之後回鶻汗國殘部一部西遷,一部在烏介可汗等人率領下南遷,準備從大唐借兵借糧復國。

成為蒙古高原新霸主的黠戛斯表示出對唐王朝充分的友善。

在攻破回鶻汗國牙帳時,黠戛斯得到了唐王朝和親回鶻的太和公主,之後立刻派遣使者護送太和公主南返,可惜途中被回鶻截獲,黠戛斯使者被殺,太和公主也重新落入回鶻手中,成為回鶻與唐王朝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這時,唐王朝有兩個選擇,一是保持與回鶻的盟友關係,支援回鶻復國,與黠戛斯為敵;二是放棄回鶻,承認黠戛斯對蒙古高原的統治地位。

當時唐王朝是唐武宗在位,還有晚唐最傑出的政治家李德裕為宰相,經過慎重的考慮和觀察,最終選擇了第二條道路。

這個過程持續了數年之久,南遷的回鶻勢力仍然表現得囂張跋扈,並出兵襲擾擄掠大唐邊境。直到會昌二年(842年),黠戛斯的使者來到大唐,才使唐王朝下定了決心。

會昌三年(843年),回鶻殘餘勢力南侵大唐,唐武宗正式對回鶻宣戰,各路唐軍齊進,奪回了太和公主,乾淨利落的消滅了回鶻南侵勢力。回鶻雖然仍有殘餘東奔西逃以求復國,但大勢已去,幾年後徹底滅亡。

這是唐王朝後百年最大的一次對外戰爭勝利,黠戛斯能夠保持與唐王朝的友好,同宗之誼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就是這次戰爭勝利。

就如宋金滅遼,要是宋王朝能幹淨利落的打幾場勝仗,至少會讓金國南征放緩幾年,甚至會徹底斷了與大宋為敵的想法。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曇花一現的大黠戛斯汗國】

當時的唐王朝也已經處在全面戰略收縮階段,黠戛斯曾經提議雙方共同攻打吐蕃佔領的西域,李德裕根據當時唐王朝實際情況予以拒絕。晚唐不是盛唐,在西域維持數萬駐軍是唐王朝國力無法承擔的。

在黠戛斯提出要求大唐冊封的時候,李德裕考慮當時回鶻殘部尚未完全被消滅,很謹慎的推脫了一段時間,直到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才下詔書封黠戛斯可汗為宗英雄武明誠可汗,其中強調了“

族稱宗姓

”,把黠戛斯當做同宗看待。

這封詔書尚未發出,唐武宗就去世,並且當時黠戛斯的五族聯盟也有破裂趨勢,原本奚、室韋等盟友先後收留了回鶻殘餘勢力,這是想徹底消滅回鶻殘餘的黠戛斯及唐王朝都不能允許的。

於是,雙方跟隨著回鶻末代可汗的腳步,聯合共同攻打奚族,唐軍在名將張仲武率領下大破奚族,黠戛斯攻打室韋取得了勝利。

到此,回鶻南遷勢力才徹底被滅絕。

但黠戛斯在蒙古高原局勢也不樂觀,東方有奚、室韋、契丹、韃靼等敵人,西方還有葛邏祿和回鶻西遷勢力,黠戛斯已經難以維持統治。當契丹崛起於蒙古高原後,黠戛斯只得再一次退回劍水流域。

大黠戛斯汗國只存在了十餘年,這也是這個民族兩千年曆史中最輝煌的十餘年。

晚唐時期草原上取代回鶻的霸主,大黠戛斯汗國,僅僅存在了十餘年

草原上有很多曾經強盛一時的遊牧民族,初唐的薛延陀汗國就是典型例子,國家與民族一起消亡。黠戛斯與他們不同,雖然國家滅亡,但能夠全身而退,種族得以儲存,也許這就是漢人血脈中的智慧和堅韌起了作用。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