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這是黃葉飄落、風動殘荷的初冬。我第一次來這裡,不知怎麼的,竟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走過割了稻子,還留有稻茬的田間地頭,忽然感覺神情愉悅,歲月靜好。這裡是巨嶼鎮花竹嶺村,我是隨卡卡和周老師來這裡走走的。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花竹嶺村前的飛雲江

花竹嶺村位於巨嶼鎮北部,由上垟、下垟、新園龜洞坑、馱腳降等自然村組成,前傍飛雲江,水流溫婉平靜,緩緩向前;後依高山,樹木經風歷雨,無聲守護。幾十戶人家零散地點綴在這青山秀水之間,安靜而又清新。路邊是密集的竹子林,風吹過,竹子彎了彎腰,村子便有了一種無以言說的美感。一位大爺說:這裡村前是江,村後是山,有花有竹,故名花竹嶺。

翻開《會稽夏氏宗譜》,裡面錄有清乾隆年間泰順縣詩人翁秀峰《詠花竹嶺》一詩:地名花竹嶺,花竹四時開。竹綠鳳凰至,花紅蝴蝶來。哦,原來這裡的花與竹已經相伴著美了幾百年了。

老屋·訴說曾經的輝煌

到了花竹嶺村辦公樓,村長夏克瘦拿出《夏氏族譜》,給我們講起夏姓村民的來源。據《夏氏族譜》記載:始祖夏定邦於宋真宗時由閩入浙,遊飛雲江,鹹平元年(998)入贅方前方宅知州方景如之女,生有三子,分居潭湖、花竹嶺,建立基業。後又有同來者葉祥寶入贅王家。就這樣,時光清清淺淺地流著,花竹嶺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一代又一代平靜地生活著,勞作著。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夏氏“文元”祖宅

一行人說著走著,來到了夏氏“文元”祖宅。這是四面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夏氏先賢第廿六世孫夏齊寶建立。門前外坦立有清咸豐年間貢生旗杆石四對,門口上懸“文元”橫匾一方。從豎立著的“夏氏文元祖宅紀念碑”上所刻的文字得知:夏齊寶之子夏昌堯恩賚鄉飲賓(多偏指德高望重者),長孫慶康為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中成績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咸豐九年欽授五品銜;次孫慶高,恩賚八品;三孫慶選,咸豐九年授貢元(對貢生的尊稱)。咸豐十年,欽賜“文元”旗匾。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夏氏“文元”祖宅樓

我們跨過門檻進入裡屋。夏氏“文元”祖宅建築保持傳統的江南民居特色,多開間,道坦空闊,人處其中,並沒有壓抑感,卻有一種令人舒適的親和感。主人向我們介紹:老屋由正屋、廂房、前屋組成合院式兩層木構建築。前屋單層,建於塊石壘砌的臺基上,面闊三開間帶左右耳房。正屋面闊七開間,明間進深六柱十二檁。於是,我掰著手指頭,一根柱子一根柱子地數,數完了,再仔細檢視那粗大的木柱,古樸的石墩,厚重的木門和精美的木雕窗欞。百年的風雨侵蝕,已然刷去這房子的霸氣,但那一身的風骨猶存。北側的一處門板已經爛掉了一部分,一隻菜籃被丟在一旁,門檻也高低不平,似乎還有刀劈的痕跡。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書,說是門檻越高,這戶人家的地位就越顯赫。那麼,這門檻應該是承載著家族興旺、永享富貴的希望吧。而如今,它只能靜靜地躺在這裡,一任時間無情地衝刷了。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夏氏“文元”祖宅年久失修

我和卡卡走上一隻木梯子,站在二樓走廊向外望,不遠處的簷口施有勾頭、滴水。移步向前,只見曬穀簟和稻桶都隨意地丟棄一旁,顯然已經很久沒被使用了,其上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牛軛也躺在一邊,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當年曾經的一切。再往前走,只見一個房間的地板已經缺了好幾塊,剩餘的幾塊也搖搖欲墜。樓下有人在喊:“不要過去,危險。”於是,我們停下了腳步。

下了樓,主人帶我們從後門的一處臺階向上走,盡頭是一排白牆木門的房子,只有一層。房子的右側是一堵黃泥牆,房頂和瓦片都不見了。東邊還有一間小房子。主人介紹:當年,夏家在白牆木門的房子裡辦私塾,請先生教孩子們讀書,這裡經常書聲琅琅。那間小房子是小姐的閨房。因了這樣的讀書環境,夏氏一門人才輩出,邑里譽為:德品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現本宅後裔或就讀大學後工作,或經商而遷居外地居多,皆因薪火熾延,綿而有繼。我不禁多看了幾眼閨房:古時候,玉壺人稱大家閨秀為東樓小姐,難怪這閨房要建在東邊。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夏氏“文元”祖宅老物件

在村子裡走著, 看見一堵牆上張貼的《村史村情》教育一欄有這樣一段話:花竹嶺辦學始於清光緒葵未年(1883),校址原在文昌閣,由本地秀才夏雲龍出銀80元,移至花竹嶺。至1982年,有教師5人,學生100多人。1997年停辦,併入巨嶼鎮中心小學。

據悉:花竹嶺村的老屋除了夏氏“文元”祖宅,還有夏盛堯民居、夏衍元民居和夏慶高民居等,均建於清代。夏盛堯民居由門臺、正屋、廂房組成合院式木構建築,底前為雙步廊,懸山頂。抗戰期間,劉英和張明越等革命烈士曾在此民居開過會。夏衍元民居由廂房、正屋組成兩層木構建築,門上用直欞窗,浮雕花草圖案。夏慶高民居正屋面闊七開間,穿鬥式結構,西廂房兩間,牆為毛石砌築。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路邊的竹子林

旗杆石、古屋、曬穀簟、稻桶……這些留存在花竹嶺村的碎片,它們所代表的歷史已經退場,延續的只是後人的懷念。這些窗欞上精美的圖案,這些粗大的石墩,這些厚重的木門讓我相信,幾百年前,為了這些宅院,曾有多少能工巧匠聚集在這裡描圖繪畫,精雕細琢。只是最終繁華落幕,唯有這些高超的技藝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時間深處熠熠生輝。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夏盛堯民居

茶亭·見證當年的一切

夏氏“文元”祖宅的上首就是花竹嶺茶亭,出了大門,走了100多步就到了。

據《古韻尋蹤》記載:花竹嶺茶亭坐西朝東,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單層木構建築,面闊五開間,明間進深五柱九檁,穿鬥抬梁式結構,正間設神龕,次間砌有灶臺,用於燒茶水,前設鴨頸椅,可供行人休憩。茶亭位於泰順至溫州交通官道上,南通泰順、平陽、珊溪,北連大嶨、瑞安、溫州。

家住花竹嶺茶亭邊上的村民包美華說,她嫁到這裡已經50多年了,茶亭前面的這條路原先是卵石鋪就的,前幾年,村裡將其改為條石鋪設。原先這條路上的人來來往往,每天絡繹不絕,上至泰順,下至溫州,種地的、經商的、走親訪友的都要經過這個亭子。累了,就歇歇腳;渴了,就喝婉茶。天氣熱的時候,亭子裡的鴨頸椅上坐滿了人,大家互相打著招呼,開開玩笑,可熱鬧了。

茶亭的正面入口處立著一塊石碑,碑身陳舊,依稀能辨認出是“瑞安縣公署佈告第五十三號”碑文,時間為中華民國二年(1913)九月九日,瑞安知事(中華民國初期對縣一級最高行政官的稱呼)莫章達為禁竊耕牛而立的。碑高85釐米,寬55釐米。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禁竊耕牛”石碑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花竹嶺茶亭

碑文大意為:民等均居住五十四都花竹嶺等處,耕種為業,近因世風不古,莠民浮動,每窺農戶養有耕牛,往往勾串匪徒,深夜偷竊,非屠宰明賣,即窩藏勒贖。弱者事主,查之蹤跡,量自無能,任被勒贖。強者事主,挾有能力,強制執行。查偷竊耕牛,非只妨礙農務,且有釀禍之媒。該鄉派出所警察,駐寓大嶨,與民地僻居遠離,呼應不及,民等地方集議,養牛之家,各出一丁,每夜輪防巡守,使盜賊稍知有備,不敢擅竊,倘有前項情弊,追查蹤跡,一經獲住,即送西鄉警察,解送追辦,以此辦理,實為農務裨益,免釀事端,即乞出示禁止,一面令行警察,輔助辦理。耕牛為農家所需,豈容匪徒偷竊。爾等務須安分營生,勿蹈前轍,如再有違犯,一經拿獲,遞交警察,解送來案,定即按律嚴辦不貸,其各謹遵勿違。

據悉,從那以後,盜竊耕牛現象不再出現。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花竹嶺茶亭前小路

我撫摸著石碑上的文字,靜靜地聽村民聊著前塵往事,內心感慨萬千:茶亭、鴨頸椅、粗茶、談笑,這生活多平淡、多愜意、多閒適。時光在這裡是柔軟的,是緩慢的,不用趕上班,不用趕著去接送孩子,溢滿身心的只有這無邊的清風,只有這溫暖的陽光,只有這一片片的竹子林。

渡口·擺渡歡樂的日子

出了茶亭,我們決定前往江邊走走。到了花竹嶺亭邊上,正在聊天的幾位村民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交談中得知,江邊有一個渡口,為花竹嶺渡。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村民在花竹嶺亭裡聊天

於是,我們沿著公路向前走了大約50多米,然後朝江邊走去,只見水裡有一隻半浮半沉的舊船,這就是渡口了吧。不知怎麼的,我突然想起了唐代詩人韋應物所寫的“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詩,這裡應該是“野渡無人舟半沉”了。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花竹嶺渡口

鄉村的渡口,最是詩意所在。江水湍湍而流,江面上漂著一隻渡船,船上坐著過江的男女老少,大家互相打著招呼,東家長西家短地聊著,說笑聲在江面上迴盪,這就是渡口。1996年10月,我去過一趟珊溪鎮東龍鄉竹臺垟自然村,那是我另一半的家鄉。從東龍鄉政府至竹臺垟,我就是坐著渡船去的,定格在我記憶中的渡口就是這個樣子。而今,隨著經濟與交通的快速發展,渡口漸漸地消失在歷史深處。

江邊空無一人,我們便沿著溪灘往前走。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花開了,那長條形的葉片和蓬蓬的穗狀花,悽悽地蔓延著,在冬陽的照耀下肆意地開放著,一片連著一片。幾株六耳鈴開滿粉紫色的花朵,在風中搖曳著。多美的村落呀,多美的溪灘呀,難怪當年夏氏先人會選擇在這裡居住。

旅行見聞錄:文成這個美麗的地方,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1995年花竹嶺渡船 | 溪石·攝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於是我們轉身往回走。到了渡口對面的公路上方,一位大嬸笑意盈盈地和我們打招呼。閒聊中得知,這渡口的對面是孔龍村。當年,渡船是花竹嶺村和孔龍村的交通要道,而眼前的這間小屋就是當年擺渡人所居住的房子。一樓的前面房間設有兩排可供休憩的長椅,後面房間是廚房,樓上是臥室。當年,只要有人需要渡江,擺渡人就會應聲而出,拿起竹篙,撐起渡船。渡口熱鬧非凡,渡一擔擔青菜,渡一籠籠雞鴨,渡一簍簍新鮮的水產,渡一船船天真可愛的少年,渡一張張淳樸村民的笑臉,渡一個個平常而歡快的日子。

“後來呀,你看,村口那裡建起了一座橋,渡口也就失去了作用,渡船也沒了。這間房子也沒人住了。”大嬸說著說著,停了下來,那神情似乎有點高興,又有點失落。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渡口喚船人獨立,一蓑煙雨溼黃昏。”宋代孫覿所描寫的鄉村美景以及煙雨黃昏中悠然獨立的擺渡人形象,這畫面也是許多年前花竹嶺渡口的寫照。在花竹嶺村,這給人留下至深印象,足以入畫的景緻已經消失了,我們再也見不到了。

在飛雲江畔,在青山綠水之間,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她的名字叫花竹嶺。她有自己的閒適,有自己的安然,無論你何時走向她,得志也罷,失意也罷,那一對對旗杆石,那一扇扇木雕窗欞,那一張張鴨頸椅,那一朵朵蘆葦花,以及那一隻半浮半沉的船,都能讓你的靈魂得以安放。

原標題《花竹嶺:花竹相伴歲月有你真好》

文/胡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