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幾乎大家都讀錯音,不怪大家,因為老師們都教錯了

古詩是我們祖國古代文學的一顆明珠,儘管過去了上千年,如今讀起來依然非常優雅。

詩要朗朗上口,就要合轍押韻。

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很多漢字古代發音和現代不一樣。因此,很多按照現代漢語發音讀出來的古詩聽起來並不押韻,然後就會給我們講它們的古代發音。

這首詩幾乎大家都讀錯音,不怪大家,因為老師們都教錯了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斜這個字。我們知道,現代漢語裡,斜的發音和“鞋”相同,但是放在故事裡並不押韻。為什麼呢?因為古代漢語裡,斜的發音和“霞”相同。

比如“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等等,都是按照古代發音讀起來,才會發現很押韻。

另外還有一首詩,我們也比較熟悉,其中也有發音押韻問題的,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這首詩大家非常熟悉,很多畢業很久的人也依然能夠背誦地很流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相信幾乎所有的語文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會給大家講:這首詩讀起來不押韻,是因為有一個字古代發音和現在不一樣。這裡的衰應該發“催”的音。來,同學們和我念~

然後大家一起開始念。

小生那時候就在想,這樣一來,前兩句的確押韻了,最後一句怎麼不押韻呢????

這首詩幾乎大家都讀錯音,不怪大家,因為老師們都教錯了

直到上了高中的時候,我的高中語文老師終於解答了我的疑問。原來,這首詩的確有字發音和古代不一樣,但是問題不是出在衰這個字上,而是回這個字。

回字在古代發音和現在並不一樣,應該是“懷”的發音。而衰字,完全不需要改動發音。

原來如此!

這樣一來,《回鄉偶書》整首詩就都押韻了。

後來學的古詩越來越多,發現幾乎句尾是“回”字的古詩幾乎都不押韻,如果用古代發音,就幾乎都押韻了。

原來,這麼多年以來,我們背誦《回鄉偶書》,都背錯了!

後來小生自己再回想這首詩的時候,還發現有另一個問題:對古詩比較熟悉的看官應該都知道,一般來說(是一般),除了第一句之外,所有單數句的句尾那個字的平仄都應該和韻腳相反。

拿《回鄉偶書》為例,第三句末尾是識,平聲,而韻腳“ai”是仄聲,這並不合轍。

這首詩幾乎大家都讀錯音,不怪大家,因為老師們都教錯了

我思考了一下,想起來學過的一個成語,叫做“博聞強識”。如果大家高中語文還沒有忘記的話應該知道,這裡的識發音應該是“至”的音,仄聲。我想,古代漢語裡,識這個字應該就是這樣的發音。

如果大家感興趣,在別的詩詞裡就會發現,如果識這個字在句尾的話,按照我猜測的古代發音,應該就都合轍押韻了。

(宣告:回字古代發音沒問題,識字雖然小生沒查文獻,但應該也沒問題)

當然了,在學術界,很多專家也是爭論不休,認為我們生活在現代,就應該用現代的發音;也有人認為,我們就應該用古代的發音。

小生認為,不論是為了讀著朗朗上口,還是降低背誦難度(我覺得不押韻的詩真的相對更難背誦),這樣的字還是用古代發音比較好一些。而平時說話聊天,我們就用現代發音,這並不矛盾。

那麼,大家覺得應不應該用古代發音呢?如果你的孩子背誦《回鄉偶書》,你會為他指出老師的錯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