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如何評價胡林翼和左宗棠

1860年是個多事之秋。在中國的北方,清廷最倚重的戰略力量僧格林沁一敗再敗,咸豐帝逃出了京城,背後火光沖天;在中國的南邊,江南大營第二次潰敗,大清正規軍被太平軍踩在地方用力摩擦。於是,曾國藩與胡林翼、左宗棠一齊上了前線,在湖北、在安徽、在江西,加上一條大江 ,三巨頭鋪開在中國的東南,這可能是當時中國歷史上最為寬闊的戰略正面,箭在弦上。

曾國藩如何評價胡林翼和左宗棠

(富厚堂 曾國藩的鄉間侯府)

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帶的是地方武裝,而非國家經制之兵,換哪位皇帝看著都害怕。這也是到今天為止,很多人都會詢問曾國藩為啥不造反的原因。現在的人太聰明瞭,腦子裡滿是股份公司思維,誰強誰有話語權,用更快的速度解決越快的問題,於是,人快到飛起,目標是什麼來不及去想了。

曾,胡、左,他們仨自己也害怕,自籌部隊、自籌資金、自己謀劃大局,怎麼看都是雞蛋隨時會掉地上,唯一的優勢就是朝廷基本不過問,因為無力過問。曾國藩統籌大局,在皖南祁門居中,兼顧長江北岸和安慶,順江建瓴而下是戰略根本;胡林翼居左翼,固皖中並經略皖北,配合安慶和防禦太平軍對湖北的進攻;左宗棠首次帶兵,襄贊曾國藩,從湖南組織了五千人馬,固皖南的同時,意圖蘇浙。 他們的對面,是陳玉成、李秀成、以及太平天國的各路王,旌旗招展勢頭正猛。

曾國藩如何評價胡林翼和左宗棠

(湘江的黃昏)

曾國藩起手就敗。鮑超部隊、張運蘭部隊,李元度部隊,三支部隊在他指揮下配合迎剿,看上去頗有章法,互為犄角互保糧道,可是戰事剛起,不過十天寧國失手,之後李元度丟了歙縣,幾千部隊幾天就全完了,皖南戰局一團糟。

曾國藩如何評價胡林翼和左宗棠

左宗棠信中直言曾國藩皖南用兵“未得機勢”,這句結論很見功夫,曾國藩也很是服氣,確實看起來佈置的全對,但結果全錯了。曾國藩是個善於總結的人,他一再反思自己用兵在“患其太呆、患其太怯。”所謂“長慮卻顧,因謹慎而拙滯。”以上這些都對,但曾國藩是儒者,術智機警肯定比不了左宗棠,因此歷事越多,越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激流勇退為心。這一點,胡林翼和左宗棠是非常明白的。

戰事紛繁往來信件如飛,三位朋友之間能直言相箴、相互提攜,本就是人生美事。曾國藩對左宗棠的軍事才略極為欽服,對其“蠻性”直言不諱,時時擔心其蠻性發作,因而處處也陪著小心。這年的四月,曾國藩安排人送左宗棠回湖南,也不知送行的人哪句話說錯了,左宗棠將曾國藩送的盤纏直接擲還,鬧得好不尷尬。好在他倆中間有胡林翼,經常做做思想工作轉圜關係。後來胡林翼早逝,曾與左之間,也就沒有友好相處的緩衝地帶了。左宗棠從這一年離開湖南的幕府帶兵後,真正就走上了開掛的人生道路。

胡林翼是曾國藩的貴人,他們相互間沒有秘密。要人要錢,曾國藩也幾乎沒啥不好意思的,鮑超是胡林翼軍中第一悍將,也給了曾國藩,徽州兵敗曾國藩緊急求調李續宜,胡林翼也砸鍋賣鐵支援了。在評論胡時,曾國藩說“胡中丞(胡林翼)於久經謀定之局,每至臨事而變其初計。。。。大抵宮保(胡林翼)德性之堅定,遠勝於往年,而主意之不甚堅定,猶不免往年遊疑之見。左季翁(左宗棠)謂其多謀少斷,良為不誣。”這一點倒是很符合胡林翼的人生定位,否則以曾國藩的“儒緩”是難以成事的,二人相得益彰,胡林翼就是站在曾國藩背後的那個人。

好漢三個幫,籬笆三個樁,戰爭中這三人單獨哪一位,其實都不是太平軍的對手,他們三人能夠坦誠相待,相互箴規和配合,以大局為重、社稷蒼生為念,才是勝利的原因。

成敗已成過往,不過,他們之間交往的那些細節,很有溫度,也值得現在的聰明人們好好琢磨。

曾國藩如何評價胡林翼和左宗棠

(路邊的燒烤與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