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寂滅相是什麼意思

四法印有小乘四法印、大乘四法印。小乘四法印是苦、空、無常、無我,或者說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求皆苦、涅槃寂靜。而大乘的四法印和小乘的四法印對苦、空、無常、無我和涅槃的理解是天壤之別的。

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大乘的四法印是什麼呢?首先看無常。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小乘講無常,講的是有生滅的無常;大乘講的是無生滅的無常。什麼叫有生滅的無常呢?比如說看見花開花落,認為這是無常,這是小乘的認識。大乘的認識是什麼呢?根本就沒有這個花,談不上這個花的開和落,並不是同一朵花在花開花落。大乘明白並沒有同一朵花在花開花落,也並沒有一個人在生老病死,沒有這個人存在,這就是大乘和小乘的微妙區別。學佛人要好好去體會這種無常義的區別。

再給大家強調一遍,小乘認為的無常:有這個東西,但是這個東西在變化,所以是無常的。實際上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但是他們只能理解到這一步了。大乘的無常: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不能指認任何一個主語(東西)出現,不能指認任何一個主體存在,因為一旦有主體存在,這個主體就必須得是恆常的或者說是存在的,有主體就不可能變化,有變化就不可能是有主體。 所以,在這一點上大乘講的空和小乘講的空是根本性的不同。

小乘講那種空,根源於有基本粒子存在,基本粒子組合出來的東西不存在。大乘法講的不生不滅是指:沒有這個東西,所以無從談論生滅。不是說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而是並沒有一個東西在生滅,大家千萬記住了這句話的語序。諸法畢竟不生不滅的意思是並沒有任何一法存在生滅的問題,而不是有一個法不生滅。 這地方如果大家不能夠非常敏銳的領悟到的話,就沒有辦法領悟大乘法。這裡講了大乘和小乘的無常的區別。

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五受陰就是五受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對五蘊要洞達,空無所起,這才是苦義。小乘講的苦是什麼呢?是五蘊幻生的這種自我的感受、感覺,總是變化的,所以這是一種苦。小乘的苦裡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是根源於無常的。認為這個五蘊身老是變滅、變壞,所以覺得這是一種苦。實際上根本原因是因為小乘理解的無常。所以小乘的苦義,認為五蘊是有的,但是五蘊老變,所以苦。但是大乘告訴大家,這個五蘊就沒有,就沒有這個五蘊的幻生,本來就沒有這個五蘊幻生的自我的這種認識,就不應該有這種認識,這種認識就是個大誤解,本來就沒有,這是大乘的苦義。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小乘講的空是什麼呢?是講諸法有,但是諸法和合而成的任何一法,都是不恆常的,所以是空的。就是基本粒子是存在的,但是基本粒子所構成的比方說一個桌子、板凳是空的,這個空義還是根源於無常義。但是大乘講的是什麼呢?基本粒子也不存在,根本就沒有你認為存在的任何一法,是畢竟無所有,這是大乘真正的空義。

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無我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什麼叫於我和無我是不二?意思是,一般在形容自我的時候,會說這個自我存在或者自我不存在,會有謂語和賓語,大家會把關注點放在謂語和賓語的形容詞上,往往忽略這個主語是否存在。這個主語裡的自我就不存在,所以,無論說存在還是不存在都是戲論。這裡要好好體會,整個大乘的法義都可以歸納為:主語沒有辦法指認,沒有辦法存在,從這兒去領悟。所以於我也好,無我也好,是不二的,意思是根本就不能指認任何主語,這才是真正的無我義,也就是真正的空,也就是真正的無常,這是大乘的空義。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小乘的寂滅,是說現在是生的,將來要求滅。小乘認為我是因為無明而生的煩惱,然後有各種業力的推動,所以我是在延續的,我是在這個變化中的(認為有生了),將來要透過修行,求到寂滅義,求到涅槃,這是小乘的修法、小乘的認識。大乘是說,現在包括你在內的一切法本來就是涅槃的,涅槃就是無生,沒有出生過,幹嘛要求寂滅?本來在一切相上就是寂滅相,這個寂滅相就是諸法的實相,諸法實相也就是寂滅相,也就是空相,也就是無常相,也就是無我相。這就是大乘最深妙的地方。

小乘佛法的四法印與大乘佛法四法印有巨大差別

維摩詰長者給比丘眾講了這番法的時候,那些比丘一下子就解脫了,當時就領悟了:哎喲,原來這完全是夢幻泡影呀,那還有什麼法可修呀?有什麼佛可成呀?有什麼菩提道可行呀?有什麼涅槃可證呀?有什麼煩惱可離呀?本來就沒有。一下子就覺悟到是一場夢了,心一下就解脫了。這就是《心經》裡講的,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最上乘的解脫實際上是靠智慧解脫的,而且這個智慧是非常究竟、圓滿、通達的。

無著菩薩是唯識學的大師、大菩薩。唯識學是最精密的、最繁瑣的,是佛教裡非常高階的一門法,他是千部論的論主,他可以問出無窮的問題,引導眾生得以解悟,得解,能夠理解,但任何理解都不如一悟,千解不如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