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黑。遠山眉黛,浩瀚夜空。運墨而五色生。

黑色,中國的正統色之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黑,火所燻之色也。”中華民族對於黑色的審美,已經達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從新石器時代的黑陶,到水墨書法、陶瓷黑釉的產生,以及歷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漢文化都潛心於表達黑色之美。

黑釉瓷器由青釉瓷器演變而來。最早的黑釉瓷出現在東漢中晚期的東南窯場,此時黑釉並不穩定,與青瓷同窯燒製,含鐵量約為4%~5%,所以是否定義為黑釉器還是含鐵量偏高的青瓷器,仍可商榷。兩晉開始出現真正的黑瓷,浙江西部的德清窯在東晉時期燒製的黑釉器釉面滋潤光澤,色黑如漆,幾可與漆器媲美。此時釉料中含鐵量為8%左右,大大超過青釉器含鐵量,可見已經正式形成黑釉專用配方。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東晉德清窯黑釉唾壺

南北朝時期黑釉燒製技術傳入北方,河北、河南一些窯場開始燒製黑釉器,河北贊皇縣東魏李希宗墓中所出土的黑釉瓷器就應該是當時河北地方窯口所燒製的。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唐黃堡窯黑釉剔花填白花卉紋執壺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五代耀州窯黑釉執壺

進入隋唐以後,黑釉器在北方各窯場大行其道,陝西黃堡窯、山西渾源窯以及河北、河南的許多窯場均開始批次燒製黑釉器,四川地區的邛窯、成都窯均有唐代黑釉瓷標本發現。而在南方,黑釉器燒製技術經由婺州窯、甌窯而南下,影響了福建東南一帶的窯場,在閩北、閩東均出現燒製黑釉器的古瓷窯。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唐長沙窯黑釉橫柄壺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唐長沙窯黑釉橫柄壺 模印“張家注子”銘款

兩宋和夏遼金時代,黑釉瓷迎來了發展高峰,各主要黑釉瓷窯場均湧現出大量精美的作品。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窯場是北方的磁州窯及磁州窯系,南方的建窯和吉州窯。而最具有風情特色的是西夏黑釉瓷器。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北宋耀州窯黑釉執壺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宋代白覆輪黑釉折沿爐

磁州窯始於隋唐,有兩處主要窯區,一處在觀臺鎮,一處在彭城鎮。磁州窯是宋金時北方最為龐大且燒製瓷器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窯場,主要供給民間日用瓷市場,暫未發現有皇家貢器。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金磁州窯系黑釉剔花酒罈

磁州窯系則包括了燒製磁州窯型別瓷器的幾處重要窯場,如河南鶴壁窯、扒村窯、當陽峪窯,山西北部地區的渾源窯、大同窯等。

宋金磁州窯系黑釉瓷主要產品有各類黑釉剔花、黑釉刻花、黑釉貼花、黑釉瀝粉出筋和黑釉油滴瓷器等。

磁州窯黑釉剔花器通常形體碩大,過釉待釉層稍幹後直接剔去部分釉面而形成花紋,立體感強,極具視覺衝擊效果。刻花器中有許多精彩之作,保留下大量的當時社會生活場景,生動活潑而富於情趣。黑釉油滴與南方建盞有異曲同工之妙,黑底色襯銀白色或赭紅色之油滴斑點,變化萬千。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金磁州窯系黑釉鐵繡花加剔刻紋玉壺春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金代黑釉油滴碗(側視)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金代黑釉油滴碗(俯視)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金代山西窯口黑釉鷓鴣斑託盞

西夏是北宋時期党項人建立的割據政權,全盛時期其版圖南至青海湖、東接黃河西岸、北達外蒙古,西抵嘉峪關外,是當時與宋、遼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過去對西夏瓷器的認識僅為寧夏銀川附近的靈武窯(包括磁窯堡窯和回民巷窯),近年來隨著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斷展開,已經發現了其他一些生產西夏陶瓷器的地域,如銀川西郊缸瓷井、甘肅武威、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等,此外在接近外蒙古邊界地域也發現有古瓷窯痕跡。這些發現充分證明,西夏的手工業特別是制瓷業也是十分發達的。研究西夏文化的著名學者史金波先生在他的《西夏社會》一書中這樣描述西夏瓷器:“瓷窯堡所出瓷器表明,這裡的瓷器沒有從低階向高階的發展過程,是突然興盛起來的。其原因應是西夏僱傭了熟悉制瓷的漢族匠人,直接利用了中原漢族地區先進的制瓷技術,使西夏制瓷業一步到位,達到當時的最高水平……表現出西夏文化與中原文化、技術的密切交流。”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西夏黑釉剔花人面梅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西夏磁州窯系黑釉刻花梅瓶 (編者注:可能為金代山西窯場)

入元以後,隨著社會文化大環境的變化,黑釉瓷器生產逐漸式微,南方窯口基本停燒,而北方除一些大的窯口還在維持一定規模的生產之外,其他窯口紛紛停產或轉產,黑釉器不復當年之風光。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元魯山窯黑釉貼花罐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元山西窯口黑釉剔花填白彩吐嚕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元山西窯口黑釉油滴雙系罐

明清以後,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彩繪瓷佔據了主導地位,黑釉則完全演變成彩繪瓷的陪襯,如清代的黑地彩繪瓷、黑地素三彩等。作為一個單獨的瓷品,黑釉器已經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明永樂黑釉雙耳帶銘爐 景德鎮考古所發掘品

▌建窯

在中國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陽山區所產建盞堪稱一朵奇葩,也是古人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和聰明才智,因地制宜創造奇蹟的典範。

建窯器的美是很獨特的,是反向思維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中國陶瓷自始燒以來,就一直按照傳統審美的思路發展,在器物的外觀上追求顏色的清淺,故有由黑變醬、再青、再白、再透明而無色的變化規律;對器物的形體則追求秀雅輕薄,在保證實用功能基礎上強化其裝飾性。而建窯器則恰恰走了一條相反的路子:顏色深沉,形體厚重,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典範。而且建窯器胎土、釉料、製作工藝不變,器具外觀卻千變萬化,完全是在製作過程中自然形成,是自身氣質的表現,這也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所推崇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自元以降,建窯已經湮沒了數百年,直到20世紀初年,日本人山本由定找到建窯的窯址並做了詳細考察,由此揭開了建窯神秘的面紗。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普拉瑪教授也到達建陽水吉建窯窯址考察,在回國後發表了詳細的考察文章。這些活動讓建窯重新回到了當代人的視野之中。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北宋建窯銀兔毫曜斑盞

建窯始於唐,燒製青釉和黑釉,但由於其瓷土磁石等材料富含鐵而難以去除,因此無論是青釉還是黑釉均無甚出彩之處。直到進入北宋,建窯的工匠們終於發現原來自己的弱點可以變成優點,這就是充分利用原材料富含鐵的特點而專攻黑釉瓷,並由此創造出一個劃時代的奇蹟。

建窯主要燒製各種生活用具,或者可以說是專攻燒製各類茶盞,因此目前所見到的建窯器主要就是各類茶盞,其他型別的器物十分少見。建窯的茶盞看似單一卻千變萬化,大致可歸納為四種類型,即點、線、面、變。

點:就是各類點狀油滴以及鷓鴣斑盞。油滴又可細分為星斑油滴、雨點油滴和鱗片油滴三種。星斑油滴外觀如閃耀的星星,周邊帶有芒。雨點油滴如雨天之後,在玻璃窗上可看到雨點乾枯之後留下的痕跡一般,如同一串串的珠子。鱗片油滴顧名思義如魚鱗般呈片狀,層層疊疊,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裝飾性。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宋建窯黑釉銀兔毫曜變敞口盞

線:包括了各類兔毫絲以及俗稱“西瓜皮”的鐵鏽斑。所謂兔毫絲,是在黑或褐色釉釉層中透射出均勻細密、狀若兔毫的自然結晶釉紋,故名。兔毫絲形成的機理與胎釉含鐵成分高有極大的關係,是在高溫燒製過程中,釉受熱產生的氣泡將熔入釉中的鐵微粒帶至釉面,向下垂流,冷卻時金屬介質結晶並留在釉層表面,形成了細長似兔毫的條紋。建窯工匠最大的功績就是發明了能控制併產生黑釉兔毫絲的特殊工藝。

兔毫又可分為金兔毫和銀兔毫,顧名思義,金兔毫呈褐黃色,銀兔毫呈銀灰色。金兔毫更為多見,形成也較為容易。銀兔毫的成因更為複雜一些,它是由於鐵錳離子結晶形成的。金兔毫的毫絲較平直,銀兔毫的毫絲往往凸出於釉面之上,以手捫之有立體感。在窯址考察發掘之中也可以看到,金兔毫標本遍佈原野,而銀兔毫標本則如鳳毛麟角,十分難覓。

“西瓜皮”非建窯獨有工藝,與北方窯口黑釉鐵鏽花的工藝是一致的。

面:就是釉面呈單一顏色而無任何裝飾。建窯的單色由淺入深,直至純黑色,有非常豐富的中間色調,其中最為名貴的就是純黑色建盞。燒純黑釉要高溫且要求窯內完全呈現無氧氣氛。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由於南方燒造瓷器的窯爐是龍窯,氣密性不佳,很容易流入空氣,因此要燒製純黑釉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古黑釉瓷器,絕大部分都帶有暗褐色或者醬色,部分呈鱔魚黃色,就是因為窯內氣氛不容易做到完全無氧。正因為如此,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評價:“盞色貴青黑”。青黑就是漆黑,或稱“紺黑”。

變:就是各種窯變。如果說建窯窯工的智慧創造出了油滴斑、兔毫絲、純黑釉盞,這是人類生產技術的創造發明所產生的特殊裝飾效果,那麼窯變則完全是渾然天成的,不受任何控制的。窯變的外觀千變萬化,每一種窯變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曜變是日本人對特殊窯變建窯盞的稱呼,在日本出光美術館和靜嘉堂藏有3件曜變盞,盞上帶有不規則圓形的斑點,在不同的光線下折射出不同色彩的光芒。日本人將這3件建盞定為“國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宋建窯黑釉執壺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宋建窯刻“供御”銘盞標本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宋建窯刻“進盞”銘盞標本

建窯的工藝非常獨特,建窯器的美也非常獨特,難怪建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被皇帝所看重並親自點評其產品的瓷窯。中國古陶瓷學會終身名譽會長葉文程先生曾這樣描述建窯:如果要重新評選中國古代五大名窯,建窯可能不會入選,但是如果要評中國古代八大名窯,那麼建窯就肯定能夠入選。欣賞建窯器,並不在其外表,而在其內涵與氣質。

在建窯黑釉器傑出成就的影響之下,福建地區有很多窯口也燒製黑釉器,其中武夷山遇林亭窯的黑釉描金盞也是名品。

▌吉州窯

吉州窯是江西南部地區一座歷史名窯,坐落在吉安縣永和鎮。永和鎮乃古東昌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故名為吉州窯,又稱永和窯,始於五代,盛於兩宋,沒於元。明《東昌志》載:“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周顯德初,謂之高唐鄉臨江裡瓷窯團,有團軍主之。及宋寑盛,景德中為鎮市,置監鎮司,掌磁窯煙火事,闢坊巷六街三市,附而居者至數千家。”這段記載十分清楚地陳述了吉州窯的發展情況。而《吉安縣誌》卷八載:“宋末,(吉州窯)土盡窯變,故移之浮樑。”《青原山志》卷二也說:“宋時開窯取雞崗、龍度膩土作器,四方鱗集,炳火數千家。宋末土盡窯變,故多之餘幹。”明代早期人曹昭在其《格古要論》中說:“(吉州窯)今其窯尚有遺蹟,永樂年中掘有遺物。”可見宋末吉州窯已漸衰落,或還有不成規模的個體行為繼續,而元代終於停燒。到了明早期就只剩下一片廢窯遺址了。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南宋吉州窯黑陶剔花梅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南宋吉州窯黑釉彩繪月影梅紋碗

在中國陶瓷史上,吉州窯十分重要,因為其發明了多種獨特的裝飾手法,其中黑釉木葉貼花裝飾僅見於吉州窯。目前所見傳世吉州窯木葉貼花器有單葉的、雙葉的,還有三葉分檔的,以單葉為最多。吉州窯出產大量的彩繪與釉裝飾瓷器,與北方磁州窯系的彩繪有許多共通之處。此外還有虎皮斑、月影梅、剪紙貼花、釉面剔刻花等等,多以民間常見生活現象以及傳統的吉祥圖案入畫,如蓮池鴛鴦紋、折枝牡丹紋、雙鴨戲水紋、喜(鵲)上眉(梅)梢紋、躍鹿靈芝紋等。這也說明吉州窯瓷器銷售市場是在國內,且產品定位主要是面向民間。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南宋吉州窯黑釉褐斑(玳瑁釉)梅瓶

玄色之妙:黑釉瓷的發展演變

南宋吉州窯木葉紋盞

吉州窯器大多瓷化程度低,以指叩之,其聲暗啞,如擊朽木,明顯系火溫不足所致。小到碗、盤、杯、碟,大到梅瓶、玉壺春、長方枕,無一不是如此。當然也見有高溫器物如玳瑁斑三足爐、黑釉塑乳釘紋爐等,但十分少見。個別器物火溫不足可以理解,但吉州窯器普遍火溫不足,這就不是偶然的現象了。吉州窯周邊地區其他窯場均無這種情況出現,如其南之七里鎮窯、大湖江窯,其北之豐城洪州窯,其東之南豐窯乃至閩西建寧、泰寧、光澤窯等,均無此現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三次對吉州窯址進行科學發掘,發現吉州窯所用龍窯與江南其他地區的龍窯並無二致,匣缽裝燒方法也相同,這就排除了工藝製作上的因素。那麼,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窯工們故意為之還是另有原因?也是值得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