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唐朝貞觀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張玄素為銀青光祿大夫,兼任太子左庶子,專門教導太子李承乾。幾日後,東宮內發生了一件“摔鼓”的大事。

原來,太子李承乾喜歡擊鼓飲宴,東宮內經常鼓聲如雷。張玄素身為太子的老師,實在看不下去,出面勸太子。

李承乾被張玄素一頓數落,極為不耐煩,在怒火之下,李承乾命人將鼓取來,當著張玄素的面把鼓摔毀,場面一度異常尷尬。《資治通鑑·唐紀十一》雲:

太子嘗於宮中擊鼓,玄素叩閣切諫;太子出其鼓,對玄素毀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太子身為儲君,左庶子身為東宮的老師,二人本應該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如今鬧到這一步,可見矛盾積累已久。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張玄素是如何將太子“逼”到牆角的。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1/6。你在哪裡做小吏

貞觀年間,張玄素擔任刑部令史,唐太宗曾和張玄素曾有一次對話,讓張玄素倍感羞辱。

上嘗對朝臣問之曰:“卿在隋何官?”對曰:“縣尉。”又問:“未為尉時何官?”對曰:“流外。”又問:“何曹?”玄素恥之,出閣殆不能步,色如死灰。(《資治通鑑》)

李世民和張玄素拉家常,問張玄素:“你以前在隋朝的時候做什麼官?”

張玄素答:“縣尉。”縣尉的品級是八品下,隋唐時期,縣尉在縣衙內位居縣令、縣丞、主簿之後,可以說為位卑言輕。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李世民追問:“在做縣尉之前,你做什麼官?”

張玄素很不好意思地說:“九品之外未入流。”隋唐官職一共分九品,在九品之外,就算不入流了。

張玄素本以為對話就此結束了,沒想到李世民還問:“那到底是哪一曹的小吏呢?”

如此追問,張玄素面如死灰,出門的時候都邁不開步了。

小吏出身,為何讓張玄素引以為恥呢?因為隋末唐初是門閥士族的時代,有一個良好的家世,比能力更重要。正因為這,唐朝初年的“五姓七望”才讓人高攀不起。張玄素小吏出身,還一再被李世民追問,彷彿被人可以羞辱一般。

2/6。這個小吏不能殺

張玄素說自己是不入流的小吏,到底是什麼小吏呢?《新唐書》記載:

張玄素,蒲州虞鄉人。仕隋,為景城縣戶曹。

隋朝末年,張玄素擔任景城縣(河北滄州境內)的戶曹。“曹”是指古代辦事的官署,也就是說,張玄素是縣衙內負責戶籍的辦事小吏。雖然他是小吏出身,但品性高潔,深受百姓愛戴。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攻下景城,縣衙內的官員悉數被抓獲,包括張玄素。竇建德視隋朝官員如仇人,打算將這些官吏全部殺掉。可當竇建德要殺張玄素時,城中竟然自發來了上千位百姓為張玄素求情。《新唐書·張玄素傳》:

執將殺之,邑人千餘號泣請代,曰:“此清吏,殺之是無天也……”

因為張玄素是個清官,百姓才願意為他請願,竇建德連忙命人將張玄素鬆綁,並且讓他在自己麾下做官。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張玄素雖然只是不入流的小吏,但堅持自己是隋朝臣子的立場,不願為竇建德效力。後來聽聞隋煬帝楊廣已經被宇文化及所殺,才勉強接受竇建德的任命。

張玄素在竇建德麾下勤勤懇懇,很快被升為黃門侍郎。

3/6。我給太宗提點意見

公元621年,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被李世民打敗,張玄素被俘虜。因為張玄素聲名在外,被李淵任命為錄事參軍。李世民即位後,親自召見張玄素,李世民問張玄素:“隋朝為何滅亡啊?”

張玄素答:“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皇帝親理政務。如果什麼事情都由皇帝管,皇帝做出的錯誤決定大臣們又不敢反駁,久而久之,皇帝的錯誤政令漸漸增多,國家必然滅亡。所以,聖明的君主要培養賢良的臣子來治理天下。”

李世民覺得張玄素的話說的很有道理,升他為給事中。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公元630年,李世民準備南巡洛陽,於是下令修築洛陽皇宮。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眾所周知,隋煬帝登基時,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修大運河,第二是徵高句麗,第三就是修洛陽皇宮。最終,百姓不堪重負,隋朝江山滿目瘡痍。

此時,張玄素給李世民上疏,勸李世民不要步隋煬帝的後塵。李世民怒問:“難道我不如隋煬帝?”

張玄素正色回答:“如果你如此做,就是和隋煬帝一樣的君王。”

李世民陷入沉思,最後對房玄齡說:

“今玄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張玄素性格耿直,直言敢諫,不怕得罪李世民。幸運的是,李世民從諫如流,最終聽取了張玄素的意見。這件事也讓李世民對張玄素有了深入瞭解,接下來對他委以重任。

4/6。這個太子不聽話

基於對張玄素的瞭解,李世民認為此人忠直,值得委以重任。李世民任命張玄素為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輔佐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唐會要》曾評價李承乾“丰姿峻嶷、仁孝純深”,從小備受李世民疼愛。為了培養李承乾,李世民先後派遣房玄齡、陸德明、孔穎達、李綱、于志寧、杜正倫、魏徵等數位名臣任職東宮。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但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李承乾逐漸生出叛逆思想,李世民不得不多處尋訪賢德之人,放置在東宮,以輔佐太子,越是這樣,李承乾越是覺得壓力太大,更加惶恐。

張玄素初來東宮時,發現李承乾有厭學心理,張玄素勸道: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苟違天道.人神同棄。(出自《舊唐書》)

李承乾不聽勸告。貞觀十三年,李承乾逐漸染上了打獵、喝酒等嗜好,張玄素勸道:

騎射畋遊,褻戲酣歌,悅耳目,移情靈,不可以御。(《新唐書》)

李承乾想停止一天的學業,張玄素又勸道:

學文以飾其表。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反反覆覆勸了很多次,李承乾叛逆心理已起,張玄素的話他不想聽,但又因為張玄素是父親李世民派來的,他又沒辦法,於是二人關係逐漸疏遠。

5/6。把太子逼到牆角

這一切,唐太宗李世民都看在眼裡,李世民認為張玄素是稱職的,只要張玄素堅持下去,太子一定會聽從張玄素的建議。貞觀十四年,李世民加封張玄素為銀青光祿大夫,兼太子左庶子。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在唐朝東宮,雖然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少師等職,但這些職位大多是掛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東宮官員。真正任職於東宮的官員,分文武兩類,武將最大的官職是太子左內率,文官最大的官職是太子左庶子。前者是負責戍衛東宮和太子的安全,後者相當於東宮的政務大管家,同時也是太子的老師。李世民任命張玄素為太子太子左庶子,本想讓張玄素當好太子的老師,卻直接造成以下局面:

(一)張玄素深感肩上擔子之重,所以戰戰兢兢,更加勤勉的勸諫李承乾。

(二)李承乾本身就厭煩張玄素的勸諫,現在張玄素又升任太子左庶子,讓李承乾更加無法接受,但他又不能辭退張玄素。

李承乾為了躲避張玄素等賓客,一度閉門不出,整日在房內飲宴。張玄素幾次上門,讓太子以國事為重,不要整日沉迷於和宮女飲宴,李承乾越聽越氣,乾脆不和張玄素說話。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後來,就發生了開篇的那件事情,李承乾在東宮愈加煩惱,於是擊鼓夜宴,張玄素敲門阻止李承乾,李承乾把鼓鼓毀掉了。

注意,太子並不是因為虛心接受張玄素的勸告,而毀鼓明志,《新唐書》雲:

太子出鼓,對玄素破之!

就這要把鼓摔在張玄素跟前,表達抗議!

摔鼓事件,表達李承乾內心對張玄素的抗拒,同時,也表明,一個當朝太子被東宮官員逼到了牆角,接下來,李承乾幹了一件極為大膽的事情,史曰:

太子諱其切,夜遣戶奴以騎楇狙擊,危脫死。

李承乾為了擺脫張玄素,竟然派人在夜裡暗殺張玄素,張玄素差點命喪李承乾之手。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6/6。論張玄素之過

李承乾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因為害怕弟弟李泰危及到太子之位,所以鋌而走險,蓄謀發動叛變,最終東窗事發,被李世民所廢。從歷史角度看,李承乾毫無疑問是一位失敗的太子。

正是因為李承乾是一位扶不起來的太子,所以後人都認為張玄素是無辜的。史學大家宋祁在《新唐書》中評價張玄素:

承乾之惡,根著於心,而歸責玄素,其何救哉?此士亹辭不能傅太子,諒矣。

張玄素的同事、貞觀年間的著名宰相魏徵也曾為張玄素說話,魏徵說:

張公論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這種觀點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點,都認為李承乾昏聵無能,張玄素已經盡到了一個東宮臣子的本分,即使最後李承乾被廢,也不能怪張玄素。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筆者認為,李承乾固然有錯,但也不能說明張玄素是正確的。長孫皇后去世之時,李承乾尚只有17歲,因為身為儲君,畏懼東宮,內無慈母溝通,外有兄弟象徵,李承乾實際上是孤獨的。

根據《舊唐書》等記載,不管是于志寧、還是李百藥、孔穎達等人,都反覆給李承乾提建議。而且態度一個比一個語言犀利、態度兇狠,導致李承乾不知所措,愈發抗拒諫言,遂產生叛逆心理。而張玄素到東宮後,比于志寧等人有過之而不及,讓李承乾無力承受,在李世民把張玄素晉升為太子左庶子之後,李承乾徹底被逼到牆角,他派人暗殺張玄素就是最好的說明。

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古人教導別人,講究因材施教,因時而異。張玄素忽略了李承乾的心理教育,而一味進諫,這種做法,定然不能將李承乾糾正到正途的。但張玄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李承乾“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

李承乾在父親、老師、弟弟的各種壓力下,心理問題更加嚴重,所以釀成大錯。

張玄素,一個將唐朝太子“逼”到牆角的男人

李世民把李承乾託付給張玄素,李承乾因為張玄素而更加叛逆,最終走上不歸路,焉能說張玄素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