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必定會用別的方式還回去

表叔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子不打不成器”,從小就對兒子要求嚴格。成績考的好,不表揚,而是會舉例:比上次高了幾分,你要努力,你看張大爺家的小軍差一點就滿分。考試成績下降,開始指責:你怎麼搞的,別人都是往上升,你不升就算了反而下降?

孩子只要一狡辯,脫鞋就打,時間長了,孩子成績越來越低,表叔一看成績單就血壓升高,孩子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苦。

結果,孩子早早就輟學了。也不是不想念,而是成績實在上不去,高中考不上,職業高中不知道幹什麼,孩子迷茫,大人也沒方向。

孩子長大了,打不動了,回頭看看,表叔覺得這半輩子都為了孩子,為什麼孩子還是不爭氣?

而張大爺家的小軍呢,考上了重點高中,未來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兩個一般大的孩子人生差距就此拉開。

愛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必定會用別的方式還回去

父母不努力,孩子沒出路

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紀錄片《出路》,記錄了三個身處不同環境的人。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出路各不相同。

紀錄片中那個小時候夢想去北京上大學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輟學,嫁給了她的表哥,重複著她母親的生活。

那個父親遺願讓考大學的孩子,雖然幸苦,但也有了選擇自己命運的能力和機會。

那個父母能給最好教育的孩子不僅有選擇的機會,還有做自己能力。

愛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必定會用別的方式還回去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點

表叔是不努力嗎?不,他很努力,一天到晚沒閒著。那麼,表叔不忙的時候在幹什麼?

看電視,看手機,找人聊天侃大山。

同樣是打工,張大爺業餘幹什麼呢?

看書,和孩子聊天,幫老婆做家務。

在表叔的觀念中,我掙錢供你念書,念得好不好那是你的事,供孩子上學就是盡義務。

孩子早戀了,表叔一看學習成績也就那樣了,氣的不知道該幹什麼了:老師說的我都抬不起頭,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孩子,能上學就好好上學,不能上學回家和你爸我一樣賣苦力,你看人家女兒還跟你嗎?你看看你,要是我閨女我不會讓跟你的……

張大爺是怎麼做的呢?

孩子早戀,他說:我兒子眼光不錯,那女娃長得挺俊的,如果你好好上學將來考個好大學女娃就有福了,跟著你也不吃虧是不?

愛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必定會用別的方式還回去

孩子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父母的?

問孩子,孩子也有怨氣。起初他也想好好學,問題是不知道怎麼才能學好,後來就跟不上了。

人家小軍考得好,那是人家父母給力,上補習班父母接送,考試父母必定有一人在門口等著,從來不打小軍。你看看他們動不動就打罵,他們要有人家父母的一半就好了,再說我這麼笨,都是讓他們給打的。

看看,父母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羨慕別人家父母,問誰誰都沒錯。

打孩子後果很嚴重,不要動不動就動手,有些地方更是不能打

後背

,容易脊柱受損,嚴重的話會引起癱瘓。

腦袋

,人的行為是由大腦神經控制的,打頭容易讓大腦受到震盪,使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發育,再說遇到危險大人都知道保護頭部,小孩的頭更不能打。

打臉

:人要臉,樹要皮,大人都懂,為什麼就不能給孩子留自尊?

愛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必定會用別的方式還回去

孩子都愛模仿大人,本意的教育會事與願違

打孩子容易出現三種情況:

一:膽小怕事

遇到事情,孩子第一想到的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會被責怪,本能的就躲在別人後邊不去主動,不主動的結果就是沒機會。

二:模仿暴力

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模仿父母的行為,你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就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周圍的人,因為父母就是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覺得這沒毛病。

三:自暴自棄

反真你們都不看好我,都是這麼認為的,那就這樣吧,我就是這個樣子的,愛咋地咋地。

後記:

孩子出現問題父母第一時間應該去找原因,而不是去責怪孩子。雖然責怪孩子是讓自己身心省力的行為,但卻並沒有解決事情,反而讓事情發展的越加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