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之中的春秋歷史:表裡山河——晉文公的猶豫跟彷徨

上文講到,魯國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晉國使用計謀激怒了楚國,使得楚國終於放棄了對宋國的包圍,主力轉而北上尋求與晉國決戰,晉國使出了“退避三舍”這一成語技能,後退九十里,四月初一日,晉軍駐紮在了衛國境內的城濮,第二天晉楚兩國爆發了著名的城濮之戰。

成語之中的春秋歷史:表裡山河——晉文公的猶豫跟彷徨

在之後的幾百年內晉、楚兩國還會爆發無數次或大或小的戰爭,但是城濮之戰卻是兩國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戰,雖然彼此都沒有什麼經驗,但是兩國的統帥戰前的心態卻截然不同。楚國方面的最高統帥是令尹成得臣,字子玉,在四月初二開戰之前就揚言:“今日必無晉矣”,這句話信達雅的翻譯過來就是:晉國今天肯定要完蛋了!

相較於楚國方面的信心滿滿,晉國方面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就顯得信心不足了,尤其是晉國的國君晉文公。信心往往跟實力有直接關係,雖然有秦國、齊國、宋國派來的援軍,但晉國方面的兵力也只有兩萬多人,楚國方面卻有四萬多人,加上楚軍背靠著險要的地方紮營,佔據地利,所以戰前的晉文公十分的猶豫。

作為跟隨晉文公流亡了十幾年的心腹,狐偃敏銳的發覺了晉文公心中疑慮,統帥如果沒有必勝的信念,往往會影響到之後的戰局,於是狐偃去勸說晉文公,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詳細的記錄下了狐偃當時的話,子犯進諫說:“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成語“表裡山河”自此而來,用來形容國境內大山大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之中的春秋歷史:表裡山河——晉文公的猶豫跟彷徨

上面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出戰吧!戰而得勝,一定稱霸諸侯;如果不勝,我國外有大河(黃河),內有高山,楚國也沒有辦法妨害我們。晉國的位置大約就在現在的山西省,西邊是黃土高原,南邊是奔騰的千里黃河,東部則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是山西地區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所以晉國的地理是典型的易守難攻,狐偃因此用“表裡山河”這句話來寬慰彷徨中的晉文公。

當然一句“表裡山河”是完全無法打消晉文公的疑慮的,就在當晚晉文公夢見同楚成王摔♂跤,被楚成王打倒在地,還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腦髓。正常人夢到這種場景肯定會心裡不安,更何況還是第二天就要打仗的微妙時間點,不知道半夜裡在床上驚醒的晉文公是一種什麼心情,反正這天晚上他沒有去找周公解夢,反而找來了狐偃,狐半仙對這個夢的解讀是:“這是大吉大利啊!夢中您的臉朝天意思是我們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則表示在伏罪!明天我們一定能吃雞(刪)!“。不知道是因為狐半仙的態度太過誠懇還是晉文公讀書太少,又或者是已經騎虎難下,總之,四月二日天亮之後,晉文公終於下定決心跟楚國決戰!

一戰而定晉國百年霸業!

成語之中的春秋歷史:表裡山河——晉文公的猶豫跟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