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2導彈,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潘興2彈道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準確地說,是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的複合制導技術。

潘興2導彈,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那麼潘興2為什麼要採取這樣一個雙椎體的設計呢?我們要先從彈道導彈的基本原理說起,所謂彈道導彈,導彈發射出去以後經過慣性制導,像拋物線一樣地沿著一個彈道前進和降落。它的好處是速度非常快,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是沒有阻力的,返回大氣層的時候,速度能達到十幾馬赫,但是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精度不足。

因為在升空和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會和空氣有激烈的摩擦,再加上彈道導彈射程非常遠,一個小小的誤差就會積累到非常大。有些誤差是當時的製造工藝難以避免的,比如說陀螺儀是慣性制導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他本身是有機械誤差的。

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所以要讓彈道導彈能夠修正自己的軌跡,就要往這個導彈裡面加兩個東西。一個就是雷達,使得你能看到自己的目標,但是你能看到自己目標不行。你還要調整自己的飛行軌跡。這就需要氣動舵。所謂氣動舵使得彈頭可以調整自己的飛行姿態。

如果在傳統錐體彈頭上安裝氣動舵,就會面臨高速下阻力過大的問題,而潘興創造性的使用了雙錐體。雙錐體結構彈頭則可以形成一道激波,讓氣動舵躲在激波後方,從而大幅度降低高速下的彈頭阻力,讓彈頭在30公里以下的大氣層內進行精確控制,大幅度水平方向移動成為可能,從而為彈頭實現再入後精確末制導和水平方向大幅度機動創造條件。

潘興2導彈,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現在潘興2導彈有了雷達,也有了氣動舵,可以調整自己的軌跡,但是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黑障。所謂黑障就是導彈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因為速度太高和空氣摩擦形成高溫等離子區域,導致無線電訊號衰竭,甚至中斷。在這段區域雷達就算開機也無法工作,美國人克服黑障的問題非常簡單,也非常實用,就是降低飛行速度等出了黑障,再將導彈雷達在開機工作。

潘興2導彈彈頭一般是以12到14馬赫的速度載入大氣層,那經過黑障區域速度會降到六至八馬赫。等彈頭一出黑障區,立刻透過空氣舵改變飛行姿態,將彈頭拉起,進行平飛。你在這個時候雷達開機工作,當彈頭下降到目標上方預定高度是速度降到五馬赫,開始末端飛行。

大約在15公里的高度,雷達相關器系統開始工作,天線以2轉每秒的速度繞垂直穩定軸轉動,對目標地區地形進行圓掃,掃描範圍在4。5公里高度為35平方公里,雷達提供高度修正和影象回波訊號,計算機將影象變成目標區的128×128數字影象,相關器將該實測影象與預儲存基準影象進行比較,後者為256×256,比較後得到擊中目標所需要的位置修正量。

潘興2距今接近50年了

潘興2是1970年代設計的,距離現在已經接近50年了。那個時候電子計算機和雷達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潘新二當時理念非常先進,命中精度能達到30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美國通常的彈道導彈一般精度在1千米左右,最好能達到500米。潘興2從準備到發射只需要5分鐘,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彈道導彈。

潘興2於 1974年開始研製,1979年開始生產,1983年正式裝備部隊。採用兩級固體火箭,最大射程1800公里,可以搭載核彈頭,他主要針對當時華約各國在歐洲各大交通樞紐,指揮所以及重要的戰略目標,由於效能太過優秀成為了華約的眼中釘之後,美國和蘇聯簽訂的中導條約。

潘興2導彈,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雷達制導的彈道導彈

而潘興而成為蘇聯主要的針對物件。1985年潘興2開始服役三年之後,1988年潘興2就已經開始退役了,到1991年全部退役。

潘興2這款導彈的出現,使得彈道導彈精確制導成為可能。但是因為受限於當時計算機處理能力和雷達技術,潘興沒有攻擊移動目標的能力。而計算機和雷達技術在潘興退役之後的20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可以說,美國在老潘興導彈的基礎上換裝現在的雷達制導技術,就完全能夠達到攻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但是因為中導條約,美國不能發展500公里到5000公里的中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