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器七千陳湛露,翠蛾三百舞靈風”。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禮玉”文化始終貫穿於民族文化發展的整個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華夏祖先就已經大量使用玉禮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璧】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爾雅·釋器》記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使用範圍大增,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琮】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造型最大、製作最精、紋飾最美的玉琮,有“玉琮王”之稱,出自國家寶藏浙江省博物館。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圭】一種條片形且有三角形尖首的玉器真正的玉圭見於商代,有兩種形式,一種平首,圭身飾雙鉤弦紋,另一種尖首平端,近似後代的圭。戰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國的作品。清代偽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璋】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的形狀,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璋的種類據《周禮》中記載有: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5種。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納為三類:第一類“赤璋”是禮南方之神的;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類“中璋、牙璋”是作符節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瑪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禮器。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琥】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和傳世的多為虎形,有圓雕、浮雕和平面線刻的虎紋。據文獻記載,琥是以白虎的身份來禮西方。清代學者孔廣森認為“琥做虎形,疑未必然。六玉之名,半圭為璋,半壁為璜,琥當為半瓊耳。“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玉璜】外形可分兩種,一種是半圓形片狀,圓心處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種是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兩端打孔,以便繫繩佩戴。玉璜從新石器早期早期開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徵,並僅限於個人飾件體現其社會地位的象徵性。步入良渚時期後,琮、璧和鉞開始超越個人飾件的範疇,成為重要的社會權力象徵,標誌社會複雜化程序加速,社會成員的地位、等級和財富分化明顯加劇。當象徵男性權力的琮和璧開始流行,璜作為女性的象徵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於男性之下。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禮器

中國古代玉器中,禮器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古人萬物有靈的觀念,玉是山川賦予的精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神鬼的靈性。《周禮》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就是最好的佐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一窗寒歷史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