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讓人挖開徐茂公的墳,見到對方衣物,為何罵徐茂公狡詐?

武則天讓人挖開徐茂公的墳,見到對方衣物,為何罵徐茂公狡詐?

徐茂公其實是演義小說裡的寫法,這“茂公”兩字都是別字,正確的寫法是“懋功”;而且,“懋功”只是他的表字,原名叫世勣。

徐世勣是個牛人,原則性非常強。

他在晚年曾不無自豪地說:“我年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殺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殺人;年二十,便為天下大將,用兵以救人死。”

十七歲那年,他和單雄信等人一起擁護翟讓上瓦崗山起義。

後來李密在瓦崗山上與翟讓火併,殺了翟讓。

單雄信見勢不好,馬上跪地投降。

徐世勣不降,轉身就走,後脖子中了一刀,差點喪命。

李密愛惜他是人才,釋而不殺,幫他包紮了傷口,並讓他去管理黎陽諾大一塊地盤。

武則天讓人挖開徐茂公的墳,見到對方衣物,為何罵徐茂公狡詐?

李淵向徐世勣招降。徐世勣在李密已降的前提下,同意出降,但他不願把黎陽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上呈以換取富貴,明確向李淵說好,黎陽的人眾土宇,皆屬李密所有,功勞應該記在李密帳下。

李淵因此大讚:“世勣真純臣也。”任命他為萊州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後又加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賜李姓。從此,徐懋功即改名為李世勣。後來李密叛亡,李世勣痛哭之餘,也不避嫌,上表請李淵批准自己把李密的屍首縫合,並以君臣之禮厚葬李密。

李淵再次大讚:“世勣真純臣也。”

李世勣的好友在瓦崗軍崩盤後降了王世充,與李唐為敵,終被李世民俘獲。

李世勣出於義氣,願意獻出自己的官爵,以換取單雄信的性命。遭到拒絕後,就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下,為兄弟送行,並收養了單雄信的兒子。

李世民準備發動玄武門事變,想把李世勣拉進自己的核心圈子裡。但李世勣認為這是皇家家事,不願意插手。

李世民登位後,按照禮法,李世勣應該要避諱李世民諱的。

但李世民生性灑脫,認為只要“世”、“民”二字不連稱,壓根就用不著避諱。

李世民非常欣賞李世勣做人的原則性,讓他做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同中書門下三品,負責東宮事務。

李世民誠懇地告訴李世勣:“我知道你不會辜負我的。”

李世民駕崩後,唐高宗因為武則天曾是太宗侍女的原因,為了不失掉孝子之名,於永徽二年下令全面避“世”與“民”之諱,李世勣才不得已去掉了“世”字,成了李勣。

唐高宗想廢掉王皇后、選立武昭儀武則天,又擔心大臣反對,向李勣徵詢意見。

李勣仍堅持他的原則,認為這是皇家家事,旁人不應該插手。

武則天讓人挖開徐茂公的墳,見到對方衣物,為何罵徐茂公狡詐?

李勣的孫子李敬業自幼善於騎射,曾隨祖父征戰,衝鋒陷陣,勇猛無比。

李勣雖愛其才幹,卻對其做事易衝動、愛出風頭的特點極為反感,晚年頗預感地說:“這小子太愛逞強了,日後,破我家業的,一定是他。”

據載,李勣為了除去這個禍根,曾在一次圍獵中,乘李敬業入林逐獸,命人四下放火燒林,想將徐敬業燒死林中。

哪知李敬業有急智,見大火滾滾滾而來,拔刀將所乘坐騎殺死,自己藏身於馬腹之中,躲過了葬身火海的噩運。

李勣驚奇之餘,又搖頭嘆息不已。

唐高宗駕崩,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稱制,不久廢中宗李顯,另立豫王李旦為帝,其要篡奪李唐之心,路人皆知。

李敬業大為不滿,在揚州起兵造反,但功敗垂成,兵沒身死。

武則天惱怒之下,下令奪回“李”姓,並滅其全族。

甚至開棺戮徐世勣之屍。

徐世勣墓被開啟,裡面陪葬品寥寥無幾,非常清貧孤寒。

武則天大感意外,嘆息不已。

至於“武則天罵徐世勣狡詐”之說,史不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