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往事之子嬰秦三世子嬰類似扶蘇,空有才華卻無法駕馭局勢!

秦三世子嬰類似扶蘇,空有才華卻無法駕馭局勢。

秦國往事之子嬰秦三世子嬰類似扶蘇,空有才華卻無法駕馭局勢!

秦三世子嬰曾規勸過胡亥,說明他挺喜歡這位侄子,也反推出他可能並沒有殺害這位兄弟。他可是處決了18位兄弟,這種泯滅人性的事,只有瘋子才會做得出來。

當然,從側面也推斷出秦始皇在教育兒子上的失敗。如果是為了上位而互相謀害情有可原,畢竟政治從來都是殘酷的,可繼位後這種操作的實屬少見。

秦二世受恩師趙高蠱惑,那麼就順理成章了。一個太監,人格畸形,報復心強,又不是他的親人,他當然冷眼旁觀看著悲劇發生,心中還暗叫一個爽字,誰叫你嬴家宮刑了我。子嬰作為嬴家悲劇的見證人,他繼位後替所有亡故的叔伯們報仇雪恨,必是頭等大事。國仇家恨,始於趙高。世上若無趙高,秦也不會速滅,嬴家也不會落得手足相殘無一生還的下場。

同樣,秦始皇生前犯下的暴政,在死後報應在子嗣身上,正應了“天理迴圈,因果不爽”的道理。

子嬰接手秦二世的爛推子,除了有能力收拾趙高外,對於各地的起義軍則毫無鎮壓的能力。於是,他繼位後不久,便被劉邦破了都城咸陽,成了俘虜。

當然,以劉邦的寬厚,他並不想殺害這位秦三世,畢竟他也是被扶上位的,並未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於是,劉邦又做了個順水人情,給子嬰求了個王的封號。可這種好的待遇並未維持太久,等項羽來以咸陽後,又以替叔叔項梁報仇為名殺害了子嬰。

子嬰就這麼從歷史上被抹去了,頗有幾分落魄。

如果讓子嬰成為秦二世,秦國哪怕最終仍難逃覆滅,也不會如此短暫。歷史不會給扶蘇、子嬰機會,所有的結果都名冥冥之中註定。

其實秦朝三世而亡,除了暴政以外,原諸侯國的實力仍在,它們仍蠢蠢欲動伺機反撲。秦朝只是名義上統一了全國,東周原封地的諸侯國並未完全被融合成一個整體。一旦有陳勝、吳廣這樣的人揭竿而起,必然會有響應。如果秦朝統一後實行仁政,與民休息,或許能避免這種結果。但這種全國性的諸侯國整合是需要時間的,可能是數十年或百年才能完成。

秦二世的操作顯然背道而馳,從唐太宗和雍正帝上臺後的施政可見,若是扶蘇或子嬰繼位,或許秦國雖無萬世帝位可傳,但十幾代還是可能的。

人的能力相差不大,難成為帝王的,雖有運氣成分,但背後的實力不容小覷,只要假以時日以仁德治國,還是能創造漢、唐這樣的盛世。

只能說秦朝運氣太差,讓趙高和胡亥站了出來,使扶蘇和子嬰都沒有機會拯救它的頹敗。短短十五年,歷經三代便消失於歷史長河中,使一代霸主未完全萬世豪言壯語豪言壯語。

有人說秦朝滅亡因暴政,這是不準確的。秦朝如果只是因暴政而亡,那它也不可能走到統一全國的那天。暴政是秦興起的原因,敗亡有天命的成份,這是不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