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及“占城國”背後的歷史隱秘

王舍城在印度什麼地方

若通讀我以前發表的文章,六十億人把“鄭和下西洋”列為商貿交流是一種皮毛之解,鄭和之“和”也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和親”。所謂的“和親”未必指世俗婚姻,其真實的含義即兩個超級部族組成聯合政府。因中華女王統領世界,故這個聯合政府稱之為大中華政府。《二十四史》中讓我們歡欣鼓舞的盛世,通常都是“鄭和”的結果。無“鄭和”則意味著各國自行其事,要麼侵略他國,要麼奴役百姓,《二十四史》中民不聊生的時代基本是沒有“鄭和”的年代。

政治聯姻是由來已久的事,《山海經》中帝俊和“羲和”搞的就是政治聯姻,“鄭和”不過是古老的政治模式的延續。明代重在講述“下西洋”,而從沒說過中國人第一次“下西洋”,今全球人解讀“鄭和”是第一位下西洋的人是錯誤的。“徐福東渡”四個字足以說明東西方對於古中國人來說就不是一條路。如果徐福沒在西方生活過,何談“東渡”?

閒話少敘,接著聊“鄭和”。網上找不到《瀛涯攬勝》全文,暫時就《星槎攬勝》和《西洋番國志》來進行探討。兩位當事人,都是“鄭和下西洋”的親歷者,卻無一例外都把“占城國”當成首站進行描述,這說明在他們心目中,占城國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但對於“占城國”,《明史》卻以“占城”言之,顯然寫作者的視角不同所致。

在沒講述“占城國”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下鄭和下西洋這個整體事件。所謂的“鄭和七下西洋”跟我們通常理解的次數沒關係,這一點《洪保藏壽銘》說的很清楚,“天干”第七支叫“上章”,這個“七”指“上章”。“下西洋”也不單是“跑海路”的意思,而是指“海域”,那片海域統稱“下西洋”。“鄭和”二字在告訴你這是兩個治理機構建立聯盟政府。“洪保”之“保”表示“保安、警衛”,楊慶之“慶”表示“福澤”也即“福水”,賜的這兩個名字都在說明他們的部族從屬及居住地。解讀這些支系及部族分佈需要更多的史料,暫不細敘。總之,“鄭和”二字是“三寶”和“三寶”建立聯盟的特定標誌,惟有“三保”和“三寶”和親才能稱為“鄭和”,其他的則稱別的“和”。說清這個比羅複雜,但你理解《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指古中國共有三個支系,其中第三支男部叫“三保”,女部叫“三寶”,他們是古往今來根正苗紅的“婚族”又成親了也即又搞軍政聯盟了就行。這是“龍鳳呈祥”的標誌,是“和平”的標誌。這是古中國人最大的嚮往。

“鄭和下西洋”及“占城國”背後的歷史隱秘

左頁“龍江寶船廠”右下角“英國”二字作何解?《鄭和航海圖》首頁出現“英國”二字你自個想船廠在哪裡?

《星搓攬勝-占城國》:“(永樂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統領官兵,駕駛海船四十八號,往諸番國開讀賞賜,十月到福建長樂太平港泊。十二月,福建五虎門開洋,張十二帆,順風十晝夜,至占城國。臨海有港曰新洲,西抵交趾,北連中國。他番寶船到彼,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足穿玳瑁履,腰束八寶方帶,如妝塑金剛狀。乘象,前後擁隨番兵五百餘,或執鋒刃短槍,或舞皮牌,捶善鼓,吹椰笛殼筒。其部領乘馬出郊迎接詔賞,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奉貢方物。”

太平港指哪裡暫不解,但從名字上看與“太平洋”有關。熟悉“鄭和下西洋的人”都知道,不管《瀛涯攬勝》還是明代其他史料,對寶船的描述都是“六十三號、十二帆”。”文中稱鄭和駕駛的是“海船四十八號”,則告訴我們鄭和代表的是“海”字號。海船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兩個月後,變成了“福建五虎門開洋、張十二帆”則在告訴我們“聯盟”已經完成,寶船則成為航隊的“首”字號。因雙方已成為一體,這就如同民間的“恩愛夫妻”,討論誰說了算沒意義,但有一點需要說明,若分治,一定是“三寶”說了算。《二十四史》背後隱藏著“女王治”,這個一般人看不出來。《二十四史》及其他中國史籍總是“若隱若現”有個“西王母”,這是為什麼?乾隆乾大爺夠牛的吧?可在清代弘曆的詩中卻對“奉皇太后”

畢躬畢敬,這是為什麼?“奉皇太后”在宋、元、清等朝代都在直接下詔書,這是為什麼?“皇帝”真的是一把手嗎?為什麼羅馬史書稱“皇帝”是“大將軍”,如果這是西方表述,哪來這麼多“西王母”和“奉皇太后”?再者我在其他文章已論述亞歷山大定都羅馬即咸陽是我們的一任秦始皇,羅馬的“定製”就是《二十四史》的“定製”,這個可成為鐵論。秦始皇“養食客三千”討論政務就是“羅馬議會制”,“議會制”就是古代中國人開創的,這個可以零疑問。

關於鄭和等人行駛的路線圖,以前我說過,這裡不再討論。

“他番寶船到彼”及“酋長”郊迎,說明這個酋長管著很多國家。現在我們明白他們為何每次都先來“占城國”了,這裡是“州駐地”。“他番寶船”指從別處開來的“寶船”。“酋長”郊郊外跪迎,說明從屬關係異常清晰。從酋長對待“寶船”的態度來看,所謂的“下西洋”已變得異常清晰。這是兩支中國軍隊集中在一起處理各番國事務,清除“異端統治”。

《星槎攬勝-占城國》:臨海有港曰新洲,西抵交趾,北連中國。

史料顯示,新洲指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所在的範圍。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這些名字中有“新”又有“洲”,“新洲”二字顯然指這一帶。今新加坡是一個比北京大不了多少的小國,但從它的一系列“舊稱”來看,它絕對擁有不一般的歷史。“洲”、“星島”、“獅城”說明它古代是個權力中心。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戰略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東吳將領康泰在《吳時外國傳》以“蒲羅中”之名稱呼新加坡島,其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明朝稱新加坡為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 1320年,元朝曾派人到“龍牙門”找大象,有人指來是今馬六甲“吉寶海港”。1330年前後,中國人汪大淵來此,稱新加坡為“龍頭”,並說已有中國人在此居住。在1365年,《爪哇史頌》除了稱新加坡淡馬錫,還叫他海城。14世紀,室利佛逝王子拜裡米蘇拉在新加坡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後被葡萄牙人1613年焚燬據點。18世紀至1824年,新加坡歸屬柔佛王國。

“鄭和下西洋”及“占城國”背後的歷史隱秘

中國公主“漢寶麗”

我對“鄭和下西洋”的關注,緣於多年前對中國公主“漢麗寶”的考察。馬來西亞經典史書記載了這位中國公主,而中國人卻看不到此方面的記載,實在令人驚詫。對鄭和的破譯,純屬捎草打兔子,他身上鎖著“漢麗寶”的密碼,我沒法繞開他從別的地方解讀。從地中海到今中國地界,包括中東在內,至少在咸豐帝之前都是中國中央直屬地盤,這裡也隨便給大家交待一下背景常識。韓國人搞的地圖區域很大,把今中國地也包含在內,這未必錯。這隻能證明,韓國從古到今都是中國的一個“縣”,他們所謂的國王,在大中華的治理機構中,也就是一個縣長。我毫無貶低韓國的意思,中國古文解釋得很清楚,“國”就是“縣”。神州又被稱為“赤縣神州”,這麼大個“州”都曾是縣制,它那點國土算個屁?看《明實錄》即知,遼東巡撫管著今山東以北至俄羅斯等國廣闊的土地,這裡面的“國級單位”只是個“基層單位”而已。好好看看明代的“山東志”,看山東布政司是不是歸“遼東”管?我說《二十四史》是世界通史它必是,這個有必要討論嗎?若你能看出來,會在人工版“中國地理圖志”上搗傢伙子?完備的小中華疆域就是一張實景世界山河地理圖,嘀咕啥呢?

在古籍中,東南亞還出現一個地名,叫“金洲”,或譯金地。但這個地名是運動的,有時指緬甸南部,有時指馬來半島,有時指蘇門答臘島,又有說是東南亞所有區域的統稱。這個“金洲”顯然就是費信所說的“新洲”。域名能夠運動,我當然知道怎麼回事,這裡不討論地名運動問題,單就馬來半島一帶的區域曾叫作“金洲”來進行研究。在歷史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直被視作一個整體。

資料:“馬來西亞簡稱“大馬”,主要城市包括吉隆坡、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等。據中國國籍記載,在明、清、民國的華人來這裡之前,在這裡經商、暫住的中國人自稱“唐人”而不稱“華人”,後來華人多了才統稱“華人”。明代有大量叛軍和回民遷居南海一帶(即馬來群島),這應當指鄭和剿滅的三佛齊國。鄭和曾多次在滿剌伽(指馬來半島)停留,後來將滿剌伽,巨港,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也安置了數位回民為當地領袖,巨港有施進卿,泗水有數位;爪哇島的九大領袖被統稱“九大聖人”。據載滿剌伽王拜裡迷蘇剌接受波斯伊斯蘭頭銜而沒有歸依回教,還曾一度引起爭議。《明史》卷三百二十五曾載,當年鄭和護送滿剌伽王拜裡迷蘇剌和大量大明人員,人數五百,在滿剌伽定居下來。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導著馬來西亞,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輸入該國。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國、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三佛齊覆滅後後,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於公元前14-15世紀在馬來半島落地生根,該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王國覆滅後,末位蘇丹兒子建立了柔佛王國。當時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小國家,包括亞齊、汶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綜合史料,我給大家用講一下拜裡米蘇剌。他是1400年從蘇門答臘而來的落難王子,在馬六甲河釁背靠一棵樹打獵時受鼠鹿反擊他的獵狗的啟示,認為這是塊福地,於是在此立國。他背靠的那棵樹叫滿加剌,故取名滿加剌。永樂七年,他曾帶著妻兒五百人去明政府進貢。永樂九年時鄭和送他回國在送他的諸多物品中,其中一個是後來名揚四海的“鶴年養生茶”,也即“中國寶茶”。據記載,鄭和每次“出洋”都帶著“中國寶茶”。

中、馬兩國的記錄其實大致差不多。《馬來紀事》只說“一位偉大的船長”帶著漢麗寶上岸而沒說“船長”的名字,明史記載“鄭和”隨馬六甲國王回來,“人數五百”、“定居”都對,但其中說到鄭和送給馬六甲國王“中國寶茶”,又說鄭和不管到哪裡航行都帶著“中國寶茶”。其實這就是中國傳統的“結繩記事”之事,也即“神傳語言”,他在告訴你馬六甲國王拜裡米蘇剌本身就是鄭和也即“三保”。俄羅斯人稱中國人“茶壺”,“中國寶茶”即指“漢麗寶”。《馬來紀事》稱“漢麗寶”是1459年上岸的,與中國史書的時間對不上。在這裡我也說明一下,時間應是我們讀不透《二十四史》的最大障礙,在談“奉皇太后”時我曾引原文告訴大家,在明朝成立之前,清朝就已存在了。“秦”本身也是“清”的意思,所以按時間排序來讀《二十四史》是錯誤的。《二十四史》更像一個關聯朝代混雜的部落族。

《明史》稱馬六甲國王是帶著“妻兒”進貢的,這個也不難解釋,鄭和在中國建有“天妃宮”,“漢麗寶”在馬六甲王國也只能以“妃”的身份出現。所謂的“妻”、“妃”有部族通婚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政治稱呼”,從在海上航行的船叫“寶船”來看,“漢麗寶”是馬六甲王國的主導者。在這裡也特別提醒一下大家,無論“鄭和”、“漢麗寶”,還是“天妃”都是一個稱號,所謂的鄭和“死”應指“漢寶麗”直接亮名頭執政,那也就是說,在“宣德”時代,親自處理世界政務的是“中國皇后”,也即《馬來紀事》說的“漢麗寶”。此破譯是否正確咱們一點點找證據。

馬六甲國王自稱是亞里山大的六世孫,我透過中國“鄭氏家譜”和“賽氏家譜”也曾破譯出鄭和、馬六甲國王、漢麗寶三人的總譜。今弄清“鄭和”就是“馬六甲國王”,咱們還看一下這個譜記載的都是些什麼內容。

資料記載,拜裡米蘇剌是室利佛逝嶽帝王朝的一個苗裔。佛逝國是蘇門答臘也即在今東南亞巨港的一個王朝,中國史書稱它是改“幹陀利國”的名字而成,又稱三佛齊國,中國史籍早期也曾稱它“已利鼻國”。三佛齊國興起於公元前650年中國唐高宗時代。唐代高僧義淨曾到“佛逝”國取經,停留六個月。後梁道明奪取三佛齊國的政權後仍以三佛齊國為國名。再之後就是鄭和下西洋滅三佛齊國的事蹟了。

幹陀利國又稱斤陀利、乾陀利、幹拖利、近陁利, 或誤作於陁利、於陀利,《梁書》卷五四稱“幹陁利國,在南海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對於幹陀利國,隋朝留下一個“乾陀利治鬼方”的藥名,該國顯然不是一般的古老。《鄭和家譜》稱他們是“白帝真君”的後代,所謂的“拜裡米蘇剌”是“嶽帝苗裔”當然說的是“太白真君”。今中國人看不懂《二十四史》,按野說把神佛列為想象的人物等於自絕“祖譜”,這等於在變相說自己是不知來路的野種,實在是荒唐。“拜裡米蘇剌”只是個名義上的教徒,這說明“馬六甲國王”和“漢麗寶”或者說“鄭和”只是名義上的回教徒。馬六甲國王統稱“蘇丹”,該記載足以說明,凡古國王名“蘇丹”的王族後裔都不是真正的“回回”,他們或佛或道或基督,都有自己的宗教。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加里曼丹島有的地方寫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婆羅洲北部。馬來西亞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

透過中古地名對照,可知臨海指“南中國海”。馬六甲被稱為“古巨衝之地”,巨港之名顯然由此而得。中國史書老是嘮裡嘮叨唸叨不停的“舊港”也應指這裡。

費信稱“新洲”“西抵交趾,北連中國”,馬來西亞半島北面是“泰國”,這說明泰國或指往北的地盤是“古中國”。古中國當然不止這麼小,這顯然是個地理圖解,是小中華的地標。待將來做部族對接,會把東南亞諸國放到南北美洲重新論證。我曾根據明代興濟崇真宮佔地三十八頃指出泰國曼德勒宮是興濟崇真宮,也即弘治張皇后的行宮,從這裡看我的破譯也是對的。古文顯示東南亞一帶有個東輝國,其都“占城”是星相之城,這在告訴你西方星相學和東方星宿學是一夥人搞的。伏羲號稱泰帝,泰國之名不用說也從這裡獲得。馬六甲顯然就是中國史書所說的“交趾”地標,中國曆朝歷代跟“交趾”撕巴個沒完,除了這裡具有戰略意義,還因為這裡是祖居地。

這裡再重複一下,我們是神仙的後代,神仙是對我們祖先群體的稱呼,其實六十億人都是神仙的後代,只是有“別種”有“正種”,不要再弱智了,《鄭氏家譜》能夠對接“太白真君”,別的譜一樣能對接神仙祖先。不敢做對接的,必是暴徒的後代。把天譜全部開啟,毀掉“華夏文明”的暴徒自現,“夏商周”的都城也就自己出來了!

在費信的描述中,“占城國”沒有標誌性資訊,所謂的“巨象”、“棋楠香”、 “十月曆”、“吃檳榔”、“腐菜”等,都無法對他進行地域性確定。彝族和美洲瑪雅人用“十月曆”,但這裡沒有寫水晶球,而彝族自個也沒建國,也只能從“元戎持使節”這句破譯“占城國”是大月氏搞的國家。大月氏被中國古書稱為“西戎”,也被西方史籍稱為賽人。中國人基本都知道“西戎”是“彝人”後裔,我以前採用的“賽氏總族譜”顯然是彝人的分譜。中國人既弄不清古文中的高階學說為何稱“彝倫”,也不懂墳頭裡扒出來的金鼎為何稱“彝鼎”,“彝”就是部族的“標誌”,凡與“彝”字有關的書籍及部族,皆是這一群體的分支。好好研究吧,到最後沒準你會發現你是以色列人,以色列十二部族就是伏羲十二部族。你更沒準會發現你就是“巴比倫之囚”的後人。

費信用“其語燕鴻”來描述“占城人”說話。燕是夏季鳥,鴻是冬季鳥,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暫推斷他們說“英漢”雙語。明朝是靠英國公家族支撐的王朝,我已根據明《鄭和航海圖》上的“英國”二字破譯出今英國白金漢宮是明代英國公府,這是作“英漢”二語推斷的直接依據。

與費信的《星槎勝覽》廣為流傳不同,鞏珍的《西洋番國志》並不流行。《西洋番國志》開篇收錄了永樂十八年、十九年、宣德五年三份敕文,談的都是去“忽魯謨斯國”,但開篇描述的也是“占城國”。有趣的是,永樂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下文出發,是以太監楊慶為首,而永樂十九年十月十六日返回的時候,卻“敕內監鄭和、孔和卜花、唐觀保”,並明言“讓內官洪和等送各番國使臣返還”。這顯然在告訴我們,太監是外圍的,在“金陵”辦公,而內監是在“燕京”辦公。以前的文章我曾破譯出“燕京”指英法葡萄牙一帶,金陵可想而知,也不是今南京。這是一個世界級國家,南北二都安排必有利於掌控世界局勢。敕文抄錄如下: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敕”:太監楊慶等往忽魯謨廝等國公幹---合用各色綸絲沙棉等物,並給賜各番王人等綸絲各件。敕至即令各衙門按原定數目支給---毋得纖毫透漏。故敕。

大家注意看,上面沒提鄭和,也沒提洪保。也沒說下西洋,只是說去忽魯謨斯等國公幹。帶去的是綸絲、沙棉等物。綸絲是較粗的絲線,顯然對各番王來說,這是好東西。關於楊慶,情況跟鄭和差不多,也是明軍徵雲南抓去的孩子,後因永樂功升太監。

永樂十九年十月十六日“敕”:內官鄭和、孔和卜花、唐觀保。今遣內官洪保等送各番國使臣回還,合同賞賜並帶去銀兩段匹銅錢等物。敕至既依照坐去數目關付給之---其官軍原關糧賞,買到香等物,仍照依人數關給。該用軍器等項,並隨舡合用油麻等物,令各該庫分衙門逐一如原料數目支給。就令太監鄭和眼同打撥,就撥海舡二支與之裝載同去。仍發落各門官仔細點檢放出, 不許纖毫夾帶透露。故敕。一下西洋去的內官合用油醬茶酒油燭等件,照人數依例關支。

永樂十九年的敕文都是頒發給內官的,這裡提到依照“坐去數目”付給他們,並讓洪保送他們回去。詔文很微妙,之後又提出軍官的糧賞按原來的數字發放,軍器等物也按原來的數字發給,還令鄭和開兩支海船跟他們一塊去,同時還說一下西洋的內官使用的生活用品,也一塊支付。這一切都是說明,南京和北京發生了一塊內鬥,“孔和卜花”沒找到具體介紹,這顯然對於明朝來說不是一個一般的名字,她或是“漢麗寶”的另一個稱呼。跟鄭和的情況一樣,楊慶的“慶”字也是賜的。一年一個詔文,都是以“永樂”的名文發放,這在告訴我們,永樂年間雙頭治理,有兩個“永樂”在行事。這說明永樂年間的政權聯盟是表面的,不具有牢固的基礎。楊慶等人帶著大使到忽魯謨斯“公幹”顯然是引大軍而至,應當是陰溝裡翻船,被永樂十分年發敕文的“永樂”給做了。

《明史》始終強調明朝“永樂年間”和“嘉靖年間”南京和北京各有一個班底在辦公,這個大家都清楚。

“鄭和下西洋”及“占城國”背後的歷史隱秘

為何把朱棣畫成這樣?

我們接著尋找雙方內戰的證據。

宣德五年五月初四日“敕”:守備太監楊慶、羅智、唐觀保、大使袁誠 。今命太監關和等往西洋忽魯謀斯等國公幹, 大小舡六十一隻, 該關領原交南京入庫各衙門一應錢糧並賞賜番王頭目等彩幣等物,及原阿丹等六國進貢方物給賜價鈔買到綸絲等件,並原下西洋官兵買到瓷器鐵鍋人情物件,及隨舡合用軍火器紙剳油燭柴炭並內官內使年例油燭等物,敕至,爾等即照數放支與太監鄭和、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監洪保等關領前去應用,不許稽緩。故敕。

鞏珍為何在開卷列三份敕書?其必有特殊用意。作為“下西洋”的隨行官員,寫書乃政治任務,各書怎麼安排,透露什麼內容,那完全是一個班底考究的結果,絕不像尋常書籍胡寫胡印。永樂十八年的敕書寫作“忽魯謨廝等國”,宣德五年寫作“忽魯謀斯等國”,對於國名漢譯都發生了變化。不僅如此,派往忽魯謀斯等國的太監叫“關河”,而“鄭和”則是他運送物品的接收人。“關和”移交給鄭和的是“磁器”、“鐵鍋”等人情物品,這些物品顯然是內鬥被扣留的。永樂十九年敕書提到了“一下西洋的宦官”,這說明起初的“聯盟”是失敗的。《南京守備太監楊慶墓誌銘》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明代宦官楊慶墓誌銘》:楊公慶宣德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奉」敕差來鎮守南京其年四月十九日到遂病不能視事。以七月二十二日終於三山裡第,壽年六十有四---

單看這個墓誌銘,一點毛病都沒有。但結合上面的“敕文”則知有天大的毛病。永樂十八年,墓主是“太監楊慶”,宣德五年“五月四日”,他是“南京守備太監楊慶”,但到了墓誌銘,他是宣德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被“差來”當南京守備一個月後即“四月十九日”他就病得上不班了,又過三個月他人就沒了。敕文和墓誌對不上仗,鞏珍又專門在書中亮給我們看,毫無疑問在告訴我們楊慶被被處死的。楊慶墓開啟後,裡面有一個像似隨意放的鑿子,我認為在告訴大家他是被處死的。

鞏珍也把“占城國”排到第一位進行描述,但他寫的“占城國”跟費信寫的“占城國”有相同點,但也有很大的差異。費信寫的“占城國”詳和而又富有現代氣質,而鞏珍描述的“占城國”則透著蠻荒之氣。而且,兩個占城國所處的位置也不對。

《西洋番國志》:占城國,即佛釋所謂王舍城也。在廣州大海西南,自福建五虎門往西南行,順風十日可至。其國南至真臘,西南交趾,東北俱大海。國之東北百里有海口名新洲港,岸上有一石塔,諸處船望見塔即收港。港口設寨,番名設北奈。寨內番人五十家,有二頭目主之。西南百里即王城,番名稱佔,其城以石壘,開四門,各有守者。”

從地理描述看,鞏珍和費信寫的沒什麼區別,但對國王的裝扮描述鞏珍寫的更像個初級版:“國王鎖里人,崇信佛教。頭以金為冠,系三山玲瓏山,其狀與中國雜戲中粉扮者所戴冠同”,“跣足(光腳)”或乘象,或駕二黃牛車。相較而言,這裡法律嚴苛,且人還要分等級。

查閱王舍城,位於令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傑吉爾鎮,是印度次大陸公元前6-4世紀摩揭國早期都城。老城毀於火災,新城建於老城北方4000米處。現在該地的旅遊景點有“竹林精舍”,與鞏珍所寫“觀音竹”相符。公園5世紀法顯在《佛國記》中稱王舍新城是“阿闍世王”所造,並稱五里山谷內有“沙芊王舊城”。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上茅宮城,摩揭陁國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據佛典記載,公元前494年摩揭陀國發生了一場極其血腥的王權爭奪戰,頻毗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Ajàtasatru,意譯:未生怨王),把父王關押起來,不給飯吃,母后每天悄悄送去食物,最後以兒子登基為結束。關押父王的監獄,在舊王舍城內。這一年正是《二十四史》中夫差拿住勾踐關押之年,兩個事件極其相似,也許寫的是一回事。

鞏珍寫的“占城國”與費信所寫的物品大致相同,但也有差異,比如國王乘“二黃牛車”這是沒有的。“馬”像“驢”大及“雞”袖珍到可以在手裡把玩,都是費信所沒有寫及的。兩個“占城國”相比,可以得出結論,鞏珍寫的是一個古老的“占城國”,費信寫的是一個相對現代的“占城國”。

“鄭和下西洋”及“占城國”背後的歷史隱秘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遠古印章。中國的圖章稱“印章”,你就不考究一下此二字。

查閱如同驢一樣大的馬,得知巴布亞紐幾內亞出產,這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國家,是大洋洲第二大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極樂鳥被認為來自天堂的神鳥,又名“天堂鳥”、“太陽鳥”、“女神鳥”。自 500多年起,西歐婦女就以它們的飾羽作為帽飾。該國8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是亞洲東南部人民向太平洋地區航海或遷移的一個重要跳板。1545年,葡萄牙人奧爾蒂斯·德雷特斯到達該島北部,見當地居民膚色和頭髮和西非幾內亞灣沿岸的黑人十分相似,兩地自然景色和氣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幾內亞。從此就稱這裡為巴布亞紐幾內亞。該國新幾內亞島又被稱為鱷魚之都。

我之所以如此詳盡地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因為鞏珍寫的占城國王雖然也是頭戴金冠,但“光著腳”,更像一個沙漠國王。幾內亞位於西亞,也是一個緊挨著大洋洲的國家,因礦產豐富,被稱為“地址國家”。幾內亞得名有兩個,一個是柏柏爾人語所說“黑人的國家”,一是本地女人被稱作“幾內亞”形成誤傳。這些線索似乎在表明,珍鞏寫的“古城國”是老國,是個被毀滅掉的幅圓遼闊的大國。

關於鞏珍所說的可以在手中把玩的袖珍雞,現馬來西亞的“鈴瓏雞”跟它極為類似。據說這是馬來西亞野鳥與日本矮腳雞雜交而成。如同大秦婆羅門雞是美國雞和中國雞雜交而成一樣,“鈴瓏雞”也找不到雜交於何年的記載。

我為何關注這些無素?因為日本《古事記》記錄了很多遠古參與“天國毀滅之戰”的記錄,其中提到了與“鱷魚”合作,也提到了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陰間“黃泉大道”。“黃泉大道”真有其址,陰間成為“死亡”的象徵也不可能是空談。印度河南岸有很多古遺存,皆毀滅於遠古核子大戰,而占城國是否是白帝真君最初建的國家而毀滅於日本人祖先之手,則需要詳盡論證。

對於“楊慶墓”,也需要重新解讀,墓葬隨意不說,且裡面古怪地埋著共11種31枚錢幣,這些錢幣從唐代開元通寶到洪武通寶都有,居然沒有洪熙通寶和宣德通寶。這表明錢幣具有特殊含義。楊慶之死,包含著巨大的歷史隱密。綜合考慮上述元素,可知鞏珍描述的是被佔領時的“占城國”,而費信寫的則是老城毀滅後的“占城國”。

從三份“敕文”和“新舊占城國”來看,“和親”之旅歷經滄桑及充滿了血腥內戰。歷史沒我們想的這麼複雜,也不是我們理解的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