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文化術語怎麼說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很多常用語,這些語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流行很廣。可是,有五個常用語被後人誤傳了千年,有的變了樣,有的甚至與本意完全相反,你知道這些常用語是怎麼被後人誤傳的嗎?如果不知,很有必要看一看,否則,有人會笑你無知,是哪5個常用語被誤傳了呢?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第一個,“

不到黃河心不死”

,形容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決心,也可以理解為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到黃河心不死

”原話是

“不到烏江心不死”

。不到烏江心不死,講的是秦漢時期,項羽兵敗,含恨自盡的地方烏江,可後人怎麼把烏江說成了黃河?據傳,是一個富家小姐與一個窮小子的戀情,他們的戀情被小姐父親知道後,窮小子被小姐的父親丟進了黃河由此演變而來的。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第二個、“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細想一下這句話,有點讓人不能接受,為了打狼,而不惜讓孩子冒著性命的危險,這種做法也未免太不實際了。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話是“

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意思是打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這句話是怎麼演變的呢?原來,在我國一些方言中,“鞋子”一直被讀成“haizi孩子”,時間一長,人們就說成了“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了。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第三個: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意思是三個人的智慧,能頂上諸葛亮的聰明。也可以說,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原話是

“三個臭裨將,頂一個諸葛亮”,

意思是三個亂裨將(裨將:指副將)也能發揮出諸葛亮的智慧,怎麼被後人誤傳的原因是“皮匠”是“裨將”的諧音造成的。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第四個:

三個臭裨將

意思是女子嫁什麼就隨什麼。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原話是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稀”指少年,“叟”指老者。古人的婚姻只能由父母安排,男女兩人在結婚前都不知道對方是老是少,是美是醜,等到成親時, 無論是老是少只能認命了。這句常用語被誤傳也是因為“稀”“雞”、“叟”“狗”的諧音而造成的。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第五個,“

“嫁稀隨稀,嫁叟隨叟”。

”,其意為,器量小的人不是君子,不狠毒的人不是大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原話是: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指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做丈夫和君子,器量小的人不是君子,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度”“毒”還是因為諧音而被誤傳的。

看了誤傳千年的5個常用語,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以上五句都是被後人誤傳了千年的常用語,現在你知道願話後,有何感想呢?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你是不是在應用這些常用語時感到有點難以取捨了?按願意用吧,可人們已經習慣了,如果不用吧,又感覺那些被誤傳了的常用語用起來有點彆扭。到底怎麼用呢?那只有見仁見智了,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裝糊塗。不知各位怎麼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問題?歡迎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