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只因對扶蘇並不滿意,他真正中意的是此人

據說,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只因對扶蘇不滿意,他真正中意的其實另有其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秦始皇對扶蘇這個長子,充滿了忌憚。因為扶蘇本身就代表著楚氏外戚集團重新崛起的希望,對朝政要務更自有主張,屢次悖逆秦始皇的政治舉措。實際上,他已成為反對郡縣制、反對焚書坑儒,反對北修長城南伐百越、反對沉重賦稅和徭役、反對大修宮室和驪山陵墓的那些勢力集團的代表人物。

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只因對扶蘇並不滿意,他真正中意的是此人

秦始皇感受到了扶蘇的直接威脅,卻沒有斷然廢掉扶蘇,就是源於扶蘇是各方反對秦政制度集團的共同代表,斷然處置並非萬全之策。所以,秦始皇選擇了先放逐扶蘇去邊疆做監軍,調虎離山之後,再一步步削弱其勢力。

古訓雲“五大不在邊”所以,如果復甦當真是君主十分屬意的繼承人,是絕不可能讓他久居邊塞的。再者,當秦始皇病重之時,還將蒙毅這個親信重臣派遣出外,同樣證明了直到此時,秦始皇依舊沒有考慮過傳位扶蘇,才會特意將已成為扶蘇重要盟友的蒙毅支開。

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只因對扶蘇並不滿意,他真正中意的是此人

對此,《趙正書》中這樣記載: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殺其兄扶蘇、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隸臣高以為郎中令。原來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馮去疾等親信近臣的提議,選擇幼子胡亥即位。

試想,如果扶蘇做了皇帝,秦始皇一生心血草創的大一統帝國的各項制度,都可能被自有主張的扶蘇推翻,秦始皇生前竭力打擊的外戚勢力、宗室勢力、儒家士人勢力,都可能捲土重來,那麼自以為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始皇帝,又豈能容忍和甘心?

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只因對扶蘇並不滿意,他真正中意的是此人

至於《史記》關於“沙丘之變”趙高、李斯、胡亥等人篡改遺詔、謀奪皇位的宮廷密謀,這種本該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事,太史公又因何得知?兩相對比,反而是《趙正書》這種後世考古出土的記載,更符合秦始皇當初的作風。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