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資治通鑑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三家分晉因是誰,不忌言行惹是非

欲知其中曲直事,且聽資治紅與黑

前文中說到:此時的晉國已經由智伯(智襄子)、魏駒(魏桓子)、韓虎(韓康子)、趙無恤(趙襄子)控制。

而且智伯(智襄子)基本上一家獨大,掌握晉國大權。

《資治通鑑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有一天,智伯與韓康子,魏桓子在藍臺這個地方喝酒,席間,智伯戲弄韓康子,又侮辱韓家家相段規。

事後,智氏家臣智國聽說此事,就進諫智伯說到“主公咱是不是得提防提防?激怒人家了又不加以防範,會不會隱藏著什麼災難?”

智伯搖搖頭、不屑道:“我就是災難。我不給他們降臨災難就不錯了,誰還敢給我帶來災難?”

智國趕緊勸說:“這話不妥當吧?《夏書》中說:‘一個人屢次三番有所失誤,結下的仇怨太多,好多估計已不在明處顯現了,應該在它沒有表現時就提防。’賢德的人能在處理小事時謹言慎行,所以不會招致大禍。現在主公一次宴會就開罪了人家的家主和家相,又不戒備,還說:‘他們不敢的。’這種態度恐怕不行吧?連蚊蟲螞蟻都能害人,何況是主君和家相呢!”

智伯不聽。

聰爸嘚吧嘚

雖說可以推脫為藉著酒勁,智伯戲弄了韓氏族長、侮辱韓氏家相

但被戲弄韓氏及看戲的魏氏卻偏偏都沒有什麼反應,可見此時韓氏、魏氏要麼已然雌伏於淫威之下,要麼就是暗懷心思、以圖後謀。

我們還可以看到,藍臺宴請只有智、韓、魏三家族聚會,沒有趙家,可見三家可能已形成一個小團體,而這個團體明顯是以智氏馬首是瞻。

又基於智伯掌權前期對趙氏的積怨,倘若現在趙氏再次觸怒智伯,智伯必裹挾韓魏兩家滅趙,這是時勢發展必然。

現在缺的只是一個由頭,一個藉口。

《資治通鑑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不久,智伯向韓康子要求割讓領地。

韓康子不想給。

聰爸嘚吧嘚

由頭和藉口它來了~~

韓氏家相段規(上文中藍臺宴請時受辱的家相)說:

“智伯這個人貪財好利,剛愎自用,如果不給,一定討伐我們,不如姑且給他。他拿到地的話更加狂妄,一定又會向別人索要;別人如果不給,他必定向人動武用兵,這樣我們就可以免於禍患而伺機行動了。”

韓康子說:“好主意。”

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萬戶居民的領地。

聰爸嘚吧嘚:

段規說的“別人”不是別人就是趙襄子趙無恤吧

可見這幫人沒一個是笨人啊,都沒安什麼好心思。

智伯得到韓氏割讓的土地,大喜,依葫蘆畫瓢,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

魏桓子也不想給。

魏氏家相任章問:“為什麼不給呢?”

魏桓子說:“無緣無故來要地,所以不給。”

魏氏家相任章說:

“智伯無緣無故強索他人領地,一定會引起其他大夫官員的警懼;不如我們先給智伯領地,他一定會驕傲。他驕傲的話就會輕敵,我們被迫害的幾家必定會因為警懼而互相親近相互團結抵禦;用精誠團結之兵來對付狂妄輕敵的智伯,智家的命運一定不會長久了。《周書》說:‘要打敗敵人,必須暫時聽從他;要奪取敵人利益,必須先給他一些好處。’主公不如先答應智伯的要求,讓他驕傲自大,然後我們可以選擇盟友共同圖謀,又何必單獨以我們作智伯的靶子呢!”

魏桓子說:“你說的對。”

也割送給智伯一個有萬戶居民的領地。

聰爸嘚吧嘚:

任章說的“其他大夫官員”恐怕說的是韓康子吧。

估計這韓、魏兩家的家相平時沒少往來,兩人所出的計策不約而同,都是勸家主暫且隱忍,別站出來當靶子,以便選擇最有利局勢。

進,有真實的歷史後續走向可見

退,也可以苟活於智氏之下。

都是左右逢源老奸巨猾之輩。

《資治通鑑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拿到韓魏兩家的割地後,智伯又向趙襄子要蔡和皋狼的領地。

趙襄子拒絕不給。

聰爸嘚吧嘚:

智伯也終於顯現出狼子野心,趙無恤也是年輕氣盛,寧折不屈。

不過智伯可能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藉口,一個師出有名;

估計智伯也在想:要到地了,後面更可以得寸進尺,沒要到地,正好能借機攻打趙國,韓魏都趴下當“狗”了,你趙氏居然想站著當“人”?

對於趙襄子來說,其實有兩種處理措施,一是硬槓,寧折不屈,一是學韓魏兩家選擇忍辱苟活,這一切都得取決於當前的形勢情。

透過《史記》等其他史實記載,趙襄子也曾當面受辱於智伯而毫不在意過,也是沉著穩重能忍辱負重之人,但鑑於此時一來智氏與趙氏間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調和的情況,二來應該也看穿了智氏索地背後隱藏的危機。

趙襄子如果同意給地,正如《六國論》中所言,以地事“智”,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趙襄子斷然拒絕也有可能是看穿了這點,而並不是一昧的年輕氣盛。

另:《六國論》中“以地事秦”說的就是秦國周邊的韓魏楚三國。

如果仔細研究《資治通鑑紀事本末》中,秦國滅韓魏楚三國的紀事本末全文,韓魏楚此三家割地賄秦的次數之頻繁,數量之大實在是令人咋舌,而蘇洵的短短數句,描述之貼切,剖析之深刻讓人不禁拍案叫絕歎為觀止。

戰國時期這種“今日割五城,明天割十城”的做法與我們現在的概念裡一寸江山一寸血,寸土寸金的疆土底線有相當大的衝突。

追根溯源,是因為當時的諸侯與諸侯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個理念:

天下還是大周朝的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周王朝的,大家都是從同一條根中發散出來的,民眾也不會有太大的牴觸,諸侯心理上也沒有太大的負擔,因此割地起來非常的“爽快”。

而且由於秦漢之前也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人們也沒有一個民族的意識。

等到大一統之後,對於領土的完整,對於“開疆拓土”這個可享萬世功名的戰績才有了極其深刻的重視和認知,可以說,有了民族意識之後的中華民族,才有了心中秉持的底線,才有了凝聚賢才的根基,才有了真正屹立世界五千年不倒而且能延續至今的真正魂脈。

因篇幅太長,因此按情節發展分成了4篇,未完待續,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