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將灌嬰傳奇「三」:勇冠諸將

漢雍之戰,爆發於漢元年五月,是歷史上劉邦反攻三秦的最重要戰役,也是漢軍立威的第一戰。

所以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漢王劉邦可以說是傾其所有精銳,畢其功於一役,因此作為漢王心腹的中謁者灌嬰便也很自然隨軍參戰。

【從還定三秦,下櫟陽,降塞王。還圍章邯於廢丘,未拔。從東出臨晉關,擊降殷王,定其地。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賜嬰爵列侯,號昌文侯,食杜平鄉。《漢書·灌嬰傳》】

之後短短的數月裡,灌嬰可以說是徹底釋放了他的鋒芒。

三秦之戰中,灌嬰一馬當先迫降塞王。東出函谷關後,灌嬰又是率領小股精銳先登活捉殷王。攻入西楚境內,灌嬰更是正面突破楚軍大將龍且所構築的防線。

到此,雖然灌嬰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中謁者,雖然灌嬰的一系列戰功都只是靠著作為基層軍官奮力拼殺才得到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漢王劉邦對他的器重。

因此就在漢軍攻入彭城後不久,灌嬰便正式受封列侯,號昌文侯。

而此時的灌嬰,才不到二十五歲(疑似)。

所以說當時的灌嬰雖然不是漢軍中軍職最高的,也不是戰功最卓越的,但絕對是漢軍中最年輕的列侯。

要不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灌嬰是兩年前才剛剛加入到劉邦麾下的,恐怕很多人都懷疑灌嬰是不是劉邦親兒子了。

但話又說回來,劉邦對於灌嬰的喜歡,又何嘗沒有父親對兒子的那般喜愛。

從中涓到郎中,再到如今的中謁者,按理說灌嬰憑著他的軍功早就能到將軍了,再次也能當個都尉,可為何劉邦就是要一直把他留在身邊呢?若非是對灌嬰有著更加遠大的期望,若非是對灌嬰極其的欣賞,劉邦何至於此?

所以不客氣說,當時的劉邦應該也確實是有一種生子當如灌嬰的想法,所以才給灌嬰開了二十封侯的先例。

劉邦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激勵漢軍中更多的少年們奮進立功,但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劉邦是真的想要嘉獎灌嬰。

但還是那句話,灌嬰實在是太年輕了,相比沛縣將領們而言,他的年齡真的太小了,所以劉邦可能也一時拿不準,不知道該怎麼用灌嬰,因此就只能在前期把灌嬰留在身邊,並在特殊時期讓其擔任全軍的先鋒,作為特別突擊力量而存在。

不過可能劉邦也沒時間考慮該如何用灌嬰的這個問題了,因為就在灌嬰封侯後不久,隨著彭城大敗,漢軍全面潰退,之前積累的大量精銳力量也就此損耗一空。

緊接著當劉邦帶著殘部回到滎陽準備再戰時,面對的就是氣勢洶洶的西楚來犯之兵,同時這支軍隊也是項羽最引以為傲的西楚鐵騎。

當此之時,劉邦便只能從全軍選取騎兵將領,組建一支真正可以與西楚鐵騎對抗的漢軍騎兵部隊。

一開始選人時,倒也沒遇到什麼太大問題,因為全軍上下都推舉故秦騎士李必和駱甲。

可緊隨其後的難題就來了,一方面確實是如李必和駱甲說的,他們畢竟是秦人,而漢軍中大都為山東六國之人,所以害怕他們不服;但另一方面,一山不容二虎,一軍沒有二帥,李必和駱甲雖然都很優秀,但也只能選一個當騎將,不可能選兩個。

因此無奈之下,劉邦就只能再重新選一個騎將了。

如此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擺到面前了,原本的漢軍大將們肯定是不能用,畢竟劉邦也知道他們的情況,能力雖然也有優秀的,但對指揮騎兵終究還是不太行,否則漢軍之前也不會敗的那麼慘了。

可到底該選誰呢?

忽然,劉邦看到了灌嬰,他的心中突然就萌發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難道真的要讓這個不到二十五歲的青年去帶領人心浮動的漢軍騎兵與天下最為強大的西楚鐵騎作戰嗎? 要是放到之前,劉邦或許壓根就不會想到這個問題,畢竟派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去領軍作戰,這不是扯淡嗎?

可如今已經淪落成這樣了,再敗又能敗到哪去呢?何況灌嬰也不差,二十封侯早已名震天下,無非就是年齡小點罷了,怕啥,大不了輸了退回函谷關就是了。

於是就這樣,楚漢時期最年輕的一員騎將便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漢書·灌嬰傳》】

中大夫,這是一個看起來好像平平無奇的官職。但如果換一個名稱,可能今人就比較熟悉了,那就是在秦漢諸大夫中秩位最高的光祿大夫。

雖然看上去還是一個文官,但因為中大夫是直屬漢王的近臣中地位幾乎是最高的,所以灌嬰以中大夫領郎中騎兵,就代表了灌嬰是代替漢王領軍,就好像是拿著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一般。

故而從灌嬰接掌郎中騎兵開始,諸騎將便無敢不聽令者。

何況灌嬰本身也算是沙場宿將,雖然年齡小,但跟著劉邦那麼久了,該懂的不該懂的也都懂了。

再加上灌嬰之前又沒領過軍,突然率領這麼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雖然可能就只有萬騎左右,但對於灌嬰而言也是一支非常龐大的軍隊了。

所以,初掌大權的灌嬰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向天下人證明,他是真正有能力指揮這支騎兵部隊的。

可能當時灌嬰麾下的郎中騎兵中有不少軍官就是被西楚鐵騎擊敗過的,多少還有懼怕之心,但看著灌嬰這位年輕統帥的雄心壯志,哪怕部分人依舊很懼怕,但也只能是在灌嬰的指揮下,開始對西楚鐵騎發起第一輪反擊。

漢初名將灌嬰傳奇「三」:勇冠諸將

有心算無心之下,再加上灌嬰本身就是年輕氣盛,陣前衝鋒更是從未怕過誰。

因此漢軍郎中騎兵居然在灌嬰的帶領下真的就打贏了這場神奇的反擊戰,雖然可能戰果並不輝煌,但西楚鐵騎的銳氣也一下被停滯住了。

眼見灌嬰居然真的能夠帶領漢軍騎兵擊敗西楚鐵騎,劉邦自是無比高興,於是便立刻又給予了灌嬰新的作戰命令,那就是繞過西楚軍隊後方切斷其糧草供應。

按說灌嬰本該一下的,但是在首戰即大勝的局面下,灌嬰便不再猶豫,徹底放飛自我,帶著郎中騎兵直插西楚後方,從陽武到襄邑,連斬西楚右司馬和騎將各一人。

期間又在東郡燕縣以西擊敗柘公王武,斬其樓煩將五人和連尹一人;之後又於白馬縣一帶擊破王武麾下大將桓嬰,斬其都尉一人。

接連幾番戰鬥,灌嬰在漢軍騎兵中的地位便徹底穩如泰山。

於是隨著西魏王魏豹反漢,劉邦便又下令灌嬰所屬郎中騎兵受左丞相韓信節制,跟隨其東征伐魏。

西魏國本身並不算弱國,但因為此次伐魏之戰中韓信以突襲贏得了對魏的主動權,而後不過幾仗,便很輕鬆攻滅了西魏國。

所以灌嬰在此戰中,又接連斬殺樓煩將五人、連尹一人、都尉一人;最後又親自護送劉邦到雒陽,並領軍北上與韓信軍會師趙國邯鄲城。

至此,灌嬰在漢軍騎兵中的地位便徹底穩如泰山。

於是劉邦再一次為灌嬰加官,受封御史大夫。

二十封侯已然是名震天下了,而灌嬰二十便能接掌御史大夫,成為漢政權的核心領導人物之一,足見劉邦對於灌嬰的器重,而灌嬰所表現出的卓越能力給予漢軍諸臣的震撼以至於當灌嬰成為御史大夫後,大家居然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是啊,年少的灌嬰所展現的卓越指揮能力,別說是漢軍諸將了,就算是天下諸將,又有誰能與之一敵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