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不知道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一股新興勢力的悄然崛起,改變並決定了以後中國兩千年的文化根基,這股新興勢力就是“士”,也就是所謂的“君子”。無論是那一本史書,在春秋之前,上面所記載的所有人物,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基本上都是貴族。

從堯舜禹的神話時代,到平王遷都,無一例外。有人可能會說姜尚、伊尹不都是國君在路上隨便抓來的老頭嗎,他們應該是平民吧,錯!在那個時代,只有貴族才會有姓名,而且“姜”和“伊”都是大姓,是標標準準的貴族。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考察古代中國的立國精神,至少有如下幾根砥柱:天下為公的立國理念,士族集團的領導,尚武重教的觀念。中國歷史上的治世和亂世,都與這幾個立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漢唐之盛世,是這幾個理念發揚光大的產物;晉、宋、明之衰弱,是這幾個理念遭荒廢的結果。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春秋戰國時期是貴族精神和尚武精神最為濃烈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們,上至君王將相下至商人遊俠、漁夫村婦,多有光明磊落的人生風範,有慷慨悲歌的豪俠氣概和勇武人格。在“國際”交涉中,對有損於國家利益者,他們不畏強暴、以生死相爭,如華元、曹沫、藺相如、毛遂、

唐雎

等人。

如果身死而有益於國家,他們甘願赴死而無怨無悔,如鄭叔詹、安陵、寵高、侯贏、樊於期、荊軻等人。對於尊長,他們常忠實服從。

但若有損於國家大計或名譽,雖出自尊長,必抗命不從,但事定之後,也不能原諒自己的犯上之罪,而常自殺以謝罪,如鬻喉、先軫、魏絳等人。不幸犯罪,慨然負責、坦率接受懲罰,決不鼠竄逃刑,如慶鄭、鷹然等人。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為完成職業使命,不辭萬難,甚至以死相赴,如齊太史兄弟,及李釁、申鳴、孟勝等人。受人之恩,以死報答,如北郭騷、豫讓、聶政、荊軻等人。

朋友有急難相托,不惜犧牲一切乃至生命加以救助,如信陵君、虞卿等人。他人的災難,雖然與我無關,但大義所在、大局所關,願意為其赴湯蹈火,如魯仲連、墨子、墨家鉅子孟勝及其為楚國守城而死的180名弟子等人。

與人共事,而一死可以為其保密、助其成功,則自願赴死而無悔,如田光、江上漁父、溧陽世子等人。戰敗,寧死不為俘,如項羽、田橫等人。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兩方道義相沖突,導致進退皆錯,不能兩全,則擇其尤合於義者為之,但事過之後自殺身殉,以表明不得已,如鋤鹿、奮揚、予蘭子等人。

1904年,梁啟超遊日本,痛感國家衰弱,且聽聞歐洲和日本人常評論說:國之歷史,不武之歷史也;中國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乃奮發著述《中國之武士道》一書。中國之武士道,也就是中國士的精神。梁啟超在書中選取了七十多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作為“中國武土道”精神的體現者,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身份、地位迥異,有俠客、有刺客,既有君主、將軍、宰相、太子這樣的顯貴高官,也有地方官員、陪臣、謀士、士兵,還有僕人、漁夫、民婦、屠夫等社會下層的普通人。他們重朋友、重道義、重名譽、重然諾,輕生死、淡功名、有血性、有個性,除暴安良、扶危濟困、急人所難、行俠仗義,可殺而不可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梁啟超認為自黃帝以來,華夏族就是靠武力征服夷蠻在這廣博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並且自有正史開始的五百年間,卓越的尚武人物不計其數,他從“穆然以思”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中國民族之不武,則第二之天性也”。

梁啟超眼中的所謂中國武士道,不是某種身份如武土、俠客、刺客,也不是某些行為如生猛、魯莽、講義氣、敢拼命,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剛健昂揚、積極果敢、有原則、有堅持、不苟且、不委瑣的生活態度。

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是“士”的精神!

梁啟超所生活的時代,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原來,虎虎有生氣的“士”,才是華夏本來的性格和麵目。《中國之武士道》以空谷足音般陌生而又熟悉的話語告訴我們:中華的尚武傳統源遠流長,中國有自己的武士道傳統和武士道精神。只是年代久遠,那些豪俠氣概和勇武人格已經湮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