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戈方鼎其上的銘文,對於當代書寫愛好者的借鑑意義

杜嶺方鼎有銘文嗎

冬戈方鼎是西周中期出土的青銅器,拋開該鼎作為文物的價值,其上的銘文對於今天的書法愛好者也能起到積極地影響作用,冬戈方鼎的銘文極富美感,如果詳細描述此鼎的書寫感,大概可以用厚重、流美、方圓互用而變化生動來形容,筆畫省簡而能滿密,筆勢收斂而意蘊綿長。

冬戈方鼎其上的銘文,對於當代書寫愛好者的借鑑意義

初觀方正平實,再品則巧媚爭呈,玩味不盡,久久遊心於其中。臨之易得,而神意難肖;讀帖之妙,遠勝操觚。與古人晤對,常有貌合神離之憾,而欲推擴此心,又得親和無間之意。可以說,只要能於平常閒雅中領略無限奇觀,復以平實沉潛之筆出之,當得彷彿。

冬戈方鼎其上的銘文,對於當代書寫愛好者的借鑑意義

臨《冬戈方鼎》 區域性

換言之,要用心去體會,而不是侷限於所見。傳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有云:“‘損謂有餘,子知之乎?’曰:‘嘗蒙所授,豈不謂趣長筆短,長使意氣有餘,畫若不足之謂乎?’曰:‘然。’”其中關鍵在於“筆短”而能“趣長”,“意氣有餘”是保障。用今天的話來轉述,是筆畫短而富有張力,短是損減,損減而能讓人覺得“有餘”,即成象外之境、象外之象。臨帖之要,首在審美解悟。所得既少,臨之則扞格不入;所得若多,則臨之即能手眼相合、心手相應。

冬戈方鼎其上的銘文,對於當代書寫愛好者的借鑑意義

西周時青銅器銘文 圖源網路

如果平日注重讀帖,能細緻入微,臨帖時自覺地甄別、驗證所得,不斷積累經驗,才能做到入古、得古、古化為我。筆者(叢文俊)所臨,乃取他用殘紙,界格縱長,致使篇章舒朗,且未循其弧曲,意趣遂異。也就是說,篇章稍有變化,風格亦隨之有所轉移,觀者較之拓本自明,不贅。

冬戈方鼎其上的銘文,對於當代書寫愛好者的借鑑意義

臨西周《冬戈方鼎》 66cm×52cm 紙本 2018年

冬戈方鼎的銘文對於書法愛好者將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常年臨摹有助於書法風格的提高,冬戈方鼎的銘文其書寫風格是大篆書體演進的發端,對於此類銘文的研究及臨摹不僅有利於形成獨特的金文美感,對於篆書修為的提高也將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