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你可能想象不到!

​​

​​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晉陶淵明《詠貧士》之四:“安貧守賤者,自古有 黔婁 。”後黔婁就成為貧士的代稱。他還在《五柳先生傳》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由來炊火絕,窮死一 黔婁 。”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那麼,黔婁何許也?黔婁是魯國人,他生活的時代是戰國時期,這時的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等級制度也漸趨崩潰,但最大的亮點是學術思想蓬勃發展,形成“百家爭鳴”的鼎盛局面,各國諸侯紛紛將才智之士網羅在自己的身邊,平民開始攀登政治舞臺,動輒形成“布衣卿相”的局面。孟子的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這種“布衣卿相”給予了極好的論說:“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

黔婁是一位有大學問的人,他曾著書四篇,闡明道家的主旨,儘管家徒四壁,然而卻勵志修節,安貧樂道,不事王候,視榮華富貴如過眼煙雲,不參予那種爭名逐利的行列,當時對他的評價極高。

黔婁出身於貧寒的平民家庭,但黔婁夫人施良娣 ,卻是貴族出身,知書達禮,聰明伶俐,秀外慧中。他的父親官居“太祝”,所謂“太祝”,就是為帝王家掌握鬼神祭祀的官職,與“太宗”、“卜正”、“太史”同列,“太祝”代表主祭者向鬼神致辭,“太宗”管理詞廟及安排祭祀的事務,“卜正”專司占卜吉凶,“太史”記錄時事,觀察天象,保護文書,在商周時期,迷信鬼神的時代,這是四種非常重要的官職,並在當時備受世人尊重。

施良梯的父親就是魯國的“太祝”。祭祀鬼神是一種清貴而受人尊敬的職業,何況施良梯才貌雙佳,要找一位乘龍快婿易如反掌,然而她卻偏偏拒絕了王孫公子的追求,而看中了平民布衣的黔婁子。看來,施良娣還真是王寶釧的榜樣。

施良娣要嫁黔婁子,當時在魯國是爆炸性新聞,絕對的網紅。她的決定遭到家人全體反對,多次勸解、告誡 :嫁給黔婁子,貧困過一生 。無奈施良娣心志已堅,百折不回。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原來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女子在孃家毫無宗法地位,更沒有任何繼承權。所以女子的孃家聲勢地位不論如何顯赫,你一旦出嫁就毫無相干,只看你夫家的情況,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孃家只是你的暫住地,夫家才是永久的歸宿,女子出嫁以後都要隨丈夫姓,自己根本沒有獨立人格,所以一生的貴賤苦樂從此決定。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施良娣終於地如願以嘗成為黔婁夫人,從貴族嬌女變成平民妻子,脫下綺羅換布衣,洗盡鉛華插荊釵。男女晨興同耕種,夫妻帶月荷鋤歸。衣食住行,皆自己出,夫唱婦隨,親蜜無間。形如同林之鳥,影似連理之枝。齊看花開花落,共剪窗前明燭。真的是幸福生活比蜜甜!但真實情況是幸福其實更多是精神上的,畢竟當時勞動力低下,”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情況不在少數,”貧賤夫妻百事哀“也是社會常態,黔婁夫婦也僅能勉強度日。但他們自得其樂,無怨無悔,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黔婁子》四篇旨在闡揚道家法理,由伏羲氏憑天降河圖神龜顯示八卦之數,而研究天地生成的道理,重在從天地執行的氣教,來求得宇宙變化的理教。其內涵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數學”部分,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再化為六十四卦再成三百八十四爻,作為包羅宇宙一切的事物的“常數”;另一為“化學”部分,如五行、陰陽、奇偶、順逆、本末,始終,為構成宇宙一切的“變理”。黔婁子認為:‘數學”,總攝萬物之數,是萬物的”,“化學”以成萬物之形,是萬物的“質”,先天而生其性,後天而成其質,從無形而生有形,為一切事物生成演化的步驟。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開始《黔婁子》一書,由於調子定得太高,玄之又玄,理論未能聯絡實際,曲高和寡,大家不推崇不理解。自從施良娣成為黔婁夫人後,她便利用以前平臺優勢,施展渾身絕學,或枕畔私語,或採桑閒話,或地頭俏言,或田間問侯,透過“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不斷把陰陽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輸給丈夫,認為天地之間先有陰陽,有陰陽則再有感應,有感應則有變化,有變化再有感應,如此迴圈激盪,變化無窮,使吉、兇、得、失之象得以明瞭,萬事萬物之理得以涵蓋,宇宙天人之際得以探究。

黔婁根據夫人的高見,重新修訂以前所寫的“老四篇”論著,洞悉自然社會人生生克助消之道,闡明“常的無定便是變,變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既可驗證人的“變態心理”,更可驗證人的“常態行為”。新版一出,轟動齊魯朝野,士子們悉心研究,奉它為圭臬;國君與卿大夫用它治國安邦,對黔婁的修行非常心儀。魯共公想立他為宰相,黔婁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絕;魯共公又賜他三千鍾粟米,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他又以無功不受祿而拒絕。所以,人們對黔婁先生的高風亮節更加敬服。

恰逢一次連年荒旱,巨風肆虐,黔婁和夫人衣食為艱,達官顯貴紛紛饋贈,也被婉言謝絕,迫於生計,他們遷居齊都臨淄,設館授徒,自食其力。齊威王聽說高士黔婁來到齊國,就想聘他為國卿,也遭拒絕。

黔婁雖未在齊國擔任官職,但齊威王對他十分尊敬,齊國一有重大事故或外敵來犯,齊威王總到黔婁住處就教,多能化險為夷,可見黔婁德才兼備,理論實踐並重,修道高深,真正賢人。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一代賢人黔婁先生去世時,巨大的聲望引得孔子的高足曾參(曾子)前往弔祭,看到黔婁停屍在破窗之下,身著舊袍,墊著爛草蓆,蓋的短衾竟不能蔽體,不禁為之心酸,由於其數學學得不錯,知道長方形對角線大於長和寬兩邊長,靈機一動,遂建議:“斜爾其被則斂矣!”意思是說把衾被斜過來蓋就可以蓋住黔婁先生的全身了。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不料,黔婁夫人卻答道:“斜之有餘,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意思是斜著有餘,不如正著不足的好。先生活著的時候,就是因為不願意邪(斜)才會有此景狀。活著的時候都沒有邪(斜),死了卻因小事而邪(斜),這不是先生的意思。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曾參無言以對,深感慚愧,旋即又嗟嘆道:“先生之終,何以為諡?”因為古人死後,總愛根據他一生的事蹟,用一兩個字加以概括,這就叫“諡”。除朝廷外,一般有頭有臉的人,照樣可由親友或者家人贈諡,以慰死者在天之靈。

曾參的問話剛結束,黔婁夫人立即回答:“以康為諡。”

曾子聽到這話,心中大惑不解,禁不住問道:“先生活著的時候,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先生去世後,布被都無法遮蓋首足,沒有酒肉作為祭奠之物。活著的時候未得生活的美好,死了以後又不見有什麼榮耀,有什麼可高興的,還諡為‘康’?”

黔婁夫人正色道:“先生在日,魯君欲任為相,辭而不受;齊君欲聘為卿,亦辭而不受,是有餘貴也。魯君嘗賜粟三千鍾,齊君亦屢欲予以報酬,均辭而不受,是有餘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慼慼於貧困,不汲汲於富貴,求仁得仁,求義得義,以康為諡,誰曰不宜!”意思是說,先生活著的時候,國君曾想將國家大事交給先生處理,讓他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先生拒絕而不願意接受,這是先生高貴有餘的明證;國君曾經給先生賜粟三千鍾,先生辭謝未曾接受,這是先生富裕有餘的事實。黔婁先生,對於平淡甘之如飴;黔婁先生,對於卑微安之若泰;黔婁先生,不因為貧賤而憂愁哀傷;黔婁先生,不因為富貴而忘形得意。先生求仁得仁,求義得義,諡他為‘康’,不是很合適麼?曾參聽罷,受到極大的感動,連呼:“唯斯人也,而有斯婦!”只有黔婁這樣的人,才會有施良娣這樣的夫人!

劉向在“魯黔婁妻”篇未讚道:“黔婁既死,妻獨主喪,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賤甘淡,不求豐美,屍不掩體,猶諡曰康。”

喪事畢,黔婁夫人繼承夫君遺志,設館授徒,專心教化,仁慈儉約,為賢慧妻子樹立了一個可貴的典範。

“娶女當如黔婁妻,生子當如孫仲謀” 黔婁的妻子到底有多好?

黔婁夫婦為什麼會那麼做呢?現今我們很難理解黔婁夫婦當時的行為。實際上黔婁棄繁華富貴如敝履,與他的信仰有關,道家學派,痛恨不平等的社會,鄙視富貴利祿。”著名人物莊子講過:“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名言,也曾拒絕楚國等諸侯國要他作相國的請求,過清貧而逍遙的生活。所以黔婁的行為並不荒誕,他反映了一種社會思潮和古賢人信仰的純粹。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夫人、貴族小姐施良娣。她既有二黃(諸葛亮之妻黃月英、郭靖之妻黃蓉)驚世之才,還王寶釧驚人之貌和長期寒窯堅守之德,唯實不易!